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PCT,并收集患者其他实验室和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因肝硬化、细菌感染有无、不同CTP评分和不同疾病转归的血清PCT差异.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患者(P<0.05);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酒精性肝病组、肿瘤组和其他组)血清PCT水平和阳性率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细菌感染的肝硬化患者PCT水平[0.48(0.10~1.25)ng/ml]显著高于未发生感染者[0.07 (0.05~0.18)ng/ml] (P<0.05);CTP评分C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A和B级者,且病情恶化的患者血清PCT亦显著高于好转者(均P<0.05).结论 血清PCT检测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的监测,且与肝功能储备状态和预后相关,但可能与肝硬化的病因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余姚市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的感染和耐药状况,以及感染人群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分离/鉴定/计数/药敏一体化试剂盒,检测支原体的培养阳性率和耐药状况。结果896例患者标本中检出解脲支原体阳性495例、人型支原体阳性23例,女性解脲支原体检出率65.00%,男性检出率46.64%,感染者主要为22 ̄39岁的中青年人。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率相对较低,但耐药谱广,解脲支原体的耐药情况目前尚可,但仍需合理选择抗生素。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中,解脲支原体是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其检出及药敏试验能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发病占男性不育症的8%~10%,因其与免疫因素有关,故治疗大多采用免疫抑制剂,但副作用较大,疗效并不理想.我们自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用自拟精宁汤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6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追踪观察支原体检出率和耐药状况及药敏谱改变情况,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方法对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鉴定计数及药物敏感试验,试剂采用珠海黑马试剂,按要求进行操作并观察结果,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解脲支原体(UU)的男、女检出率分别为44.73%、54.49%;人型支原体(MH)男女检出率分别为3.11%、17.78%。UU耐药率,红霉素63.57%、环丙沙星62.32%、氧氟沙星47.41%、罗红霉素34.91%;MH对多种抗生素呈高耐药性,耐药率红霉素98.01%、阿齐霉素92.43%、罗红霉素86.06%、环丙沙星82.50%。结论女性UU阳性检出率有下降,MH阳性检出率增加;支原体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药敏试验方便临床医师了解医院耐药谱的变化,并对临床准确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具有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胱抑素C(Cys C)检测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足月产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04例作为观察组,按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日龄大小分组,选同期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新生儿血清β2-MG、Cys C、Cr、BUN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观察组)的血清Cr、BUN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大(P均﹥0.05);而血清β2-MG和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分组的组间差异不大(P均﹥0.05)。观察组血清β2-MG和Cys C水平与Cr、BUN水平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P均<0.05),而β2-MG与Cys C之间高度相关(r=0.760,P<0.05)。结论:血清β2-MG和Cys C是较Cr、BUN更为敏感、准确的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浓度纤维蛋白原(Fib)标本对美国库尔特ACL-advance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STAGO-ST4半自动血凝仪对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的影响。方法将低浓度Fib标本分为3个区域(1.1~2.0、0.6~1.0及0.1~0.5 g/L),分别在两仪器上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Fib在0.6~2.0g/L时,PTI、NR、APTT比值两仪器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Fib在0.1~0.5g/L时,PTI、NR、APTT、APTT比值两仪器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不同仪器极低Fib标本凝血结果存在一定差异,APTT比值对差异有一定的纠正作用,值得临床实验室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即以前的嗜麦芽假单胞菌,后又称嗜麦芽黄单胞菌,1993年改为现名.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由于住院患者接受大量广谱、超广谱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和介入性的医疗操作等,使该菌成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重要病原菌,近年来在临床标本分离中有上升的趋势.现将2006年1月-2007年6月从本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12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