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69篇
  免费   1511篇
  国内免费   687篇
耳鼻咽喉   144篇
儿科学   152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997篇
口腔科学   276篇
临床医学   3920篇
内科学   2209篇
皮肤病学   199篇
神经病学   783篇
特种医学   8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861篇
综合类   7533篇
预防医学   3103篇
眼科学   353篇
药学   3034篇
  33篇
中国医学   2872篇
肿瘤学   529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544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475篇
  2020年   491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632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1657篇
  2013年   1248篇
  2012年   1343篇
  2011年   1474篇
  2010年   1344篇
  2009年   1329篇
  2008年   1466篇
  2007年   1608篇
  2006年   1464篇
  2005年   1597篇
  2004年   1434篇
  2003年   1182篇
  2002年   887篇
  2001年   924篇
  2000年   823篇
  1999年   706篇
  1998年   619篇
  1997年   562篇
  1996年   515篇
  1995年   410篇
  1994年   371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治疗重度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南京中大医院江北院区骨科收治的重度Pilon骨折患者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18~65岁,平均35.5岁;Ruedi-AllgowerⅡ型39例,Ⅲ型61例。按照不同固定方法分为常规固定组和单侧外固定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并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侧外固定组住院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6.50±1.50)d、(132.56±10.25)d、(14.16±0.69)周,均短于常规固定组(19.25±2.35)d、(198.65±16.58)d、(17.58±1.50)周(t/P=6.975/0.001、23.970/0.001、14.650/0.001)。治疗后3个月,单侧外固定组踝关节Mazur评分为(85.67±6.59)分,显著高于常规固定组(62.78±3.45)分,VAS评分为(2.23±0.36)分,低于常规固定组(4.59±0.89)分(t/P=21.760/0.001、17.380/0.001);单侧外固定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7.29±0.16)°、(28.36±1.23)°、(19.68±0.16)°、(16.89±2.12)°,均高于常规固定组(10.62±1.25)°、(21.57±2.58)°、(14.36±1.62)°、(14.25±0.57)°(t/P=37.430/0.001、16.800/0.001、23.110/0.001、8.503/0.001)。单侧外固定组治疗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常规固定组74.00%(χ^2/P=4.336/0.037)。单侧外固定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常规固定组的18.00%(χ^2/P=5.005/0.025)。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重度Pilon骨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踝关节活动度,恢复患者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5.
6.
肿瘤治疗已经进入数字治疗时代。数字治疗是数字健康的重要部分,它是应用数字技术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人工智能分析由生物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资料,远距离控制肿瘤患者进行虚拟治疗和数字临床试验,模拟现实在线治疗帮助肿瘤患者采取健康行为,这些技术正在改变现有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后Pilon骨折患者9例,其中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2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2(12~2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7.1(3~12)个月。8例伤口一期愈合, 1例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良好。采用AOFAS的踝关节-后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平均81.8(63~95)分。末次随访时2例患者出现了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长距离行走疼痛。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后Pilon骨折效果确切,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CRF)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66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类型以及患者当时的治疗措施、后续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6例患者共实施了720次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心律失常184次.治疗结果显效42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8.5%.治疗无效患者停止血液透析,后续症状逐渐缓解,未有死亡病例.结论:CRF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时应该积极祛除诱因、对症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停止透析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病理改变和足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GK大鼠40只,采用醋酸脱氧皮质酮-盐皮下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丹蛭降糖胶囊低剂量组[0.54 g/(kg·d)]、高剂量组[1.08 g/(kg·d)]、缬沙坦组[10 mg/(kg·d)],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同周龄正常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0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微量蛋白(U-mAlb)。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球p-mTOR、p-S6K1、Beclin-1、LC3和Nephrin蛋白的表达,HE染色和PAS染色后于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电镜下观察各组亚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G、SCr、BUN、U-mAlb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蛭降糖胶囊低、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U-mAlb水平降低(P<0.01)。模型组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沉积,足细胞损伤,各用药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足细胞内有较多自噬体形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mTOR、p-S6K1的表达增高,Nephrin、Beclin-1和LC3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p-mTOR、p-S6K1的表达下降,Nephrin、Beclin-1和LC3的表达增高(P<0.01)。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Beclin1、LC3Ⅱ/LC3Ⅰ水平较丹蛭降糖胶囊低剂量组升高(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具有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U-mAIb、足细胞损伤及相关肾脏病理改变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S6K1信号通路进而提高足细胞的自噬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