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腔隙性脑梗死的MRI与CT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比较MRI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经临床、MRI诊断明确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小、部位、数量进行统计。结果:①120例行MRI检查患者共发现病灶890个,最多见于豆状核(占40.8%),其次为放射冠、丘脑、内囊、尾状核、桥脑,可为圆形、椭圆形、条索状病灶。②32例既做CT,又做MRI患者中,MRI检出的病灶数为CT的5.1倍,其中绝大多数CT漏检病灶直径≤5mm或位于幕下。结论:①腔隙性脑梗死常为多发,且第一次临床发病时多数患者颅内已存在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②腔隙性脑梗死灶易为CT忽略,尤其是幕下病灶或≤5mm的病灶,这是造成既往文献报道腔隙性脑梗死好发部位差异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③尽管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较小(≤10mm),但大部分(60.0%)急性期存在在周边水肿,需要相应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应用二维超声观察临床诊断脂肪肝患者120例,在实时二维超声下,利用肝脏与肾脏的回声强度作对比,克服了因消化道气体干扰及肥胖等原因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脂肪肝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附8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方法:利用螺旋CT对疑有股骨头坏死的86例患者进行扫描.结果:86例患者发现107个股骨头出现缺血性坏死,并表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同病理时期的CT表现.结论:螺旋CT扫描能较早的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能显示病变范围,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自制CT定位帽在小骨窗穿刺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制CT定位帽并用于5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结果术前均能对快速颅表面病灶定位,准确性高,且能避开重要功能区和大血管及静脉窦等结构。结论自制CT定位帽用于小骨窗穿刺术能最大限度减轻穿刺对周围脑组织的二次损伤和再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肢体病变定位方法,分析磁共振检查肢体病变定位器准确性。方法利用磁共振检查肢体病变定位器对38例患者肢体病变准确定位,施行穿刺或手术治疗。结果所有被检查患者肢体病变定位准确,对手术或穿刺治疗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结论磁共振检查肢体病变定位器在肢体占位性病变检查中,定位准确,有利于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背景:以往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只限于检查病变,对病变影像定位、定性等,而不能做到直观表面定位,为了更好的帮助临床准确定位就需要一种装置,在检查病变同时做到准确定位。目的:分析磁共振检查躯体骨骼及软组织病变定位器准确性。方法:检索磁共振检查躯体骨骼及软组织病变的定位研究与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词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定位(location),诊断(diagnosis),躯体病变(bodylesions),占位性病变(space-occupying lesions),定位器(locator),神经系统疾病(nervous system disease),神经外科(neurosurgery)",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结果与结论:磁共振扫描前将定位器固定于可疑病变部位,透过该定位器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做好表面定位,患者在定位下分别实施穿刺、手术、放疗。使用磁共振检查躯体病变定位器均能快速定位,准确性高,且能避开大血管、神经及韧带等重要功能区;对手术或穿刺治疗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磁共振检查肢体病变定位器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固定方便、使用安全,结构合理,技术创新,能确定病变的精确空间位置,克服了手术中寻找病灶难的问题,有利于查找微小的病变,或者是在某个序列不能很好显示的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分型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62例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及腰穿结果进行临床分型,共分为4型:Ⅰ型为轻度单纯性脑挫裂伤,Ⅱ型为中度局限性脑挫裂伤,Ⅲ型为重度多处脑挫裂伤,Ⅳ型为特重度广泛脑挫裂伤。对每型的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Ⅱ型690例,均治愈,其中,12例伴发脑水肿,7例手术,5例保守治疗,均最后痊愈;Ⅲ型242例,治愈35例,轻残121例,重残36例、植物生存13例、死亡8例;Ⅳ型130例。治愈11例、轻残14例、重残56例、植物生存28例、死亡21例。结论分型级别越高,预后越差。脑挫裂伤分型对临床评估伤情和预后、指导观察和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大脑镰、小脑幕旁硬膜下血肿的发现率明显提高。但由于这类血肿仅有少数文献报道,因此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多数被误认为大脑镰钙化影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本文收集大脑镰、小脑幕旁硬膜下血肿的88例,结合有关文献对其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讨论CT诊断以及与大脑镰钙化影、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病,肥大的腺样体可导致鼻咽腔、气道结构的狭窄,从而引起呼吸不畅,导致呼吸睡眠障碍,同时可合并副鼻窦炎以及中耳乳突炎,引起听力下降[1]。搜集我院2000~2006年58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与49例正常者的CT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及诊断标准。1材料与方法1·1腺样体肥大组58例患者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2~14岁,中位年龄7·6岁,均具备以下条件:①有腺样体肥大的相关症状,如反复鼻塞流涕、反复咳嗽、咽异物感、打鼾、张口呼吸、听力下降等。②鼻咽镜发现腺样体黏膜充血及表面纵沟改变或有分泌物。③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