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总结27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切除手术淋巴结的转移方向和部位.结果 270例胸段食管癌手术共清扫和检出淋巴结1137枚,癌转移淋巴结403枚,转移率35.44%,转移的方向以横向为主,转移的部位以食管旁组和纵隔组为最多.结论 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多存在跳跃性,食管旁淋巴结阴性并不能否定无远处转移,胸中上段食管癌应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应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重视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胸外伤患者急性期的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5~2011-10收治的32例急性期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中,29例(90.6%)经恰当的治疗后痊愈(包括极少部分有残疾而存活者),死亡3例(9.4%).结论 重症胸外伤患者急性期的处理关键是及时有效的处理血气胸及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贲门癌术式不同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贲门癌患者80例,分别行经腹根治术与经胸根治术,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腹术优于经胸术淋巴结平均清扫的数量(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心肺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组和经腹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下降的体重量和术后第3d、5d 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胸组和经腹组1、3、5年生存期对照,经腹组明显优于经胸组(P<0.05).结论选择贲门癌手术治疗的方法时,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以切口的选择利于肿瘤的彻底根治为目的,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手术安全性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科2003年10月-2007年11月对不宜使用传统方法或已经使用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138例病理性瘢痕患者,选用瘢痕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已是成熟模式,术后并发症逐渐下降,术后病人的生存率逐步提高。但是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反流(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仍然偏高,影响着术后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我科近年来应用吻合器进行食管-胃机械吻合620例,吻合口瘘发生率0.32%,吻合口反流14.68%,而需要每天服抗反流药者仅占7.1%。结论无吻合口狭窄病例,明显降低了食管-胃吻合口三大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和常规剖胸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今后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前瞻性选取本院胸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60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剖胸组行常规剖胸肺癌根治术,胸腔镜组行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无瘤生存情况.结果 剖胸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0%,胸腔镜组中9例延长切口后完成手术,无中转剖胸手术者;胸腔镜组切口长度、开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剖胸组(P>0.05),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剖胸组(P<0.05),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方面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剖胸组的33.33% (P<0.05);胸腔镜组无瘤生存率为96.67%,明显高于剖胸组的80.00% (P<0.05).结论 全胸腔镜手术可完成解剖性肺叶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达到标准肺癌根治术的要求,且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总结27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切除手术淋巴结的转移方向和部位.结果 270例胸段食管癌手术共清扫和检出淋巴结1137枚,癌转移淋巴结403枚,转移率35.44%,转移的方向以横向为主,转移的部位以食管旁组和纵隔组为最多.结论 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多存在跳跃性,食管旁淋巴结阴性并不能否定无远处转移,胸中上段食管癌应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应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重视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针对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200例进行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资料,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及预防。结果:有很多的因素是导致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尤其是高龄人群(≥62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低血钾症以及术前肺功能消退和心电图异常都是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结论:综合分析患者术前的基本状况,对术后造成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及早正确的处理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按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55例,术后早期行空肠内营养支持;全肠外营养组(TPN)55例,术后即经中心静脉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费用等,同时于术后第13、7、天测定电解质、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 EEN组与TPN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1.0±1.5)d(,13.2±1.3)d;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分别为:(64.7±10.5)h(,76.9±15.1)h;排便时间分别为(4.5±1.5)d(,6.0±0.8)d;住院费用分别为(2.2±0.3)万(,2.5±0.4)万。EEN组术后第1、37、d电解质波动值变化小,TPN组电解质随补液量变化而变化较大;淋巴细胞值、血清白蛋白值氮、血清肌酐、血清尿素在术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影响小、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