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介绍神经导航结合内窥镜经蝶显微切除18例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操作技巧及经验.方法18例大型垂体腺瘤,手术采用神经导航结合内窥镜辅助经蝶显微外科,术中应用导航或导航棒定位,指导手术操作,以内窥镜辅助处理位于显微镜盲区的病灶.结果本组全切除7例,占38.9%.结论神经导航经蝶显微手术仍是一种较为实用手术,神经导航显微外科辅助内窥镜手术定位准确,减少显微镜盲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鞍区肿瘤切除术中视功能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手术对视力的影响因素,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有视功能障碍的鞍区肿瘤患者126例(男57例,女69例)进行视力统计,结合手术当中视神经、视交叉和供血血管解剖特点分析。结果126例鞍区肿瘤患者共186只眼有视功能障碍,术后视力好转134只眼(72.1%),未变39只眼(21.0%),变差13只眼(6.9%),其中4只眼全盲。结论幕上鞍区显微手术中可清楚显露鞍区的重要结构,术中仔细分离视神经和视交叉,并保护其血液供应是减少术后视功能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SK-3β抑制剂(LiCl)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增殖作用,为下一步治疗脑胶质瘤提供临床治疗靶点。方法应用MTT法,HE染色法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来观察LiCL对人胶质细胞瘤株U-251增值的抑制作用、量效关系。结果LiCL对人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药物作用时间为24、48h的IC50分别为138.98mg/ml、53.15mg/ml,且呈良好的量效关系,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LiCL是有效的、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在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治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4-2005 年导航引导与非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患者57例,对所有病例分别统计术前年龄、肿瘤大小、手术麻醉时间、切除肿瘤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MRI提示肿瘤全切程度,结果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结果的差异。结果导航组与非导航组中患者年龄、肿瘤大小、麻醉时间、手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手术时间及术后3 个月复查MRI提示肿瘤全切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提高了垂体腺瘤患者肿瘤的全切率,缩短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桥脑小脑角巨大肿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桥脑小脑角肿瘤切除手术中如何进行多方面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以更好地保护神纤功能。方法选收2004~2005年我院桥脑小脑角巨大肿瘤患者57例,采取乙状窦后入路对肿瘤进行切除.并分为传统临护组和综合监护组件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护。术后一周分别从肿瘤切除程度.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听觉功能.而肌功能和吞咽功能五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传统监护组和综合监护组术前术后功能的变化,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监护组监护结果的差异。结果 与传统监护组相比.综合监护组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减低肢体运动感觉功能缺失,保护了后组颅神经的功能,而在听觉功能、而肌功能和吞叫功能的保护方面两者则无差异、结论对于大型听冲经瘤患者,进行多方面综合的术中电生理监护可以更好地保护神神功能,而听觉诱发电化则较少能代表术中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磁共振脑血管成像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脑梗塞18例,脑AVM26例,脑动脉瘤6例。结果表明磁共振脑血管成像对脑AVM及脑动脉瘤具很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针对脑CT提示肿瘤而临床疑为脑血管病变的病例,头部MRA可作为进一步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鞍区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5年12月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鞍区肿瘤96例术后并发症,包括经蝶窦入路34例,单额下入路17例,扩大翼点入路39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4例,颞下入路2例。结果水电解质紊乱有34例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包括尿崩症、低血钠、高血钠等,占35.4%;意识障碍共6例,占6.3%,其中2例昏迷死亡;高热:11例,占11.5%;视力减退4例,占4.2%;上消化道出血6例,占6.3%,其中颅咽管瘤3例;其他包括动眼神经麻痹2例,脑梗死2例。结论熟悉鞍区肿瘤显微解剖和提高手术技巧,尽量避免术中牵拉、损伤鞍区正常组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电解质、监测尿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防治鞍区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组分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胶质细胞瘤株U-251的细胞毒作用、量效关系等,并与VM-26进行比较。结果丹参酮ⅡA对人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24小时的IC50为5.12mg/ml,且呈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丹参酮ⅡA能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与VM-26相比较,丹参酮ⅡA是有效的、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处伤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好转,治愈15例,占36%,死亡13例,占31%。结论迅速纠正并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伤情以及合理地选择手术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