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饮食防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武汉市卫生局余丽莉,韩世秀,黄小燕武汉市妇幼保健院龚建华,胡荣华为掌握我市5岁以F儿童死亡率、主要死因及死因顺位,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干预措施,确定儿童保健工作重点.我们对本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姜黄素衍生物FM0807体内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FM0807的体内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棉球植人法诱发慢性肉芽肿等炎症模型,探讨姜黄素衍生物FM0807的体内抗炎作用;结果姜黄素衍生物FM0807高、中、低各剂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棉球植人法诱发慢性肉芽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姜黄素衍生物FM0807对急、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氟以化合物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氟与健康关系的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对氟的有利和有害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虽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但迄今仍存在着三大争论热点,即氟的防龋作用、氟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氟的致癌性,其中尤以后者为人关注。有鉴于此,本文拟简介近年来国外关于氟的致癌性研究之主要结果如下。一、氟与恶性肿瘤死亡率早在70年代Burk和Yiamouvlannis就开始了饮水氟化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他们选择了美国10个最大的饮水氟化城…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血清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HRF1)水平,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亚组间的差异以及围手术期的变化。方法收集130例ESCC患者术前血清,另收集其中62例患者的术后1周血清以及14例患者术后1周和2周血清,以6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用ELISA法检测血清UHRF1含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间水平差异。结果 130例ESCC患者术前血清UHRF1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t=7.680,P0.01);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大体分型间UHR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pTNM分期间血清UHR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术后UHRF1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t=5.530,P0.01),且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2,P0.05);14例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血清UHRF1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95,P0.01)。结论血清UHRF1可作为围手术期动态监测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孕产妇病死率的调查,我国死亡的孕产妇中产科出血占50%,居首位[1].产后出血大多继发于宫缩乏力,目前,临床上使用缩宫素、麦色新碱、米索前列醇等防治产后出血的发生.我院自2009年9月~2011年3月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欣母沛治疗后,获得了满意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给家兔每日摄入氟化钠20或80mg/kg、十四硼酸钠30或120mg/kg1或6个月,证明硼可明显减少骨氟含量,拮抗氟对骨组织代谢和结构的不良影响。硼与氟在体内形成氟硼酸根随尿排出,是硼抗氟性骨损伤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房优质护理服务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产后2h 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窘迫率、产后抑郁率、剖宫产率及产后2h 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能促进产妇分娩,提高了分娩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PASD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期间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术后肺腺癌及癌旁组织80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以上组织中PASD1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PASD1诊断肺腺癌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PASD1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增高(P<005); PASD1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无关(P>005);其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为6775%,特异度为7702%。结论PASD1在肺腺癌中高表达,可作为肺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