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董洁  罗奕  何青宁  单靖 《中国病案》2009,10(5):34-35
目的了解2003年~2007年我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以提高医疗质量,满足患者就医的需要。方法住院病人疾病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结果出院病人前十位疾病占总住院病人的78.5%,5年前十位疾病依次是:唇腭裂、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牙颌面畸形、涎腺良性肿瘤、颅颌面骨折、涎腺非肿瘤性疾病、颌骨囊肿、颌面部血管淋巴管畸形、颌骨良性肿瘤、颌骨疾病。结论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现有卫生资源,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3年-2008年口腔专科医院门诊量季节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敏  罗奕  何青宁 《中国病案》2010,11(1):46-47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医院医疗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季节指数法分析门诊量变化情况。结果医院门诊以及不同科室门诊诊次均存在呈季节性的变动规律。结论应根据门诊季节变化规律合理配置人员,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375例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患者抗茵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4.40%,主要为预防性使用;单一用药率51.73%,二联用药率42.67%,无三联及以上联用;种类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硝基咪唑类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用药基本合理比例占72.68%。结论: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为预防性用药,存在预防使用率过高、用药时间过长、给药间隔不当、药敏送检率低等问题,医院需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了解患者的就诊信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为医院的管理提供相关数据,提高管理水平。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来我院就诊的病人在地理位置分布、来院选择因素、科室、就诊年龄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特点,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结论我们应该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关注病人关心的挂号难、费用报销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口腔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和用量进行统计,采用金额分析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均位于抗菌药物的前2位,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使用金额稳居前3位,前者和注射用青霉素钠的DDDs稳居前3位。结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医疗工作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洁  何青宁  罗奕 《中国病案》2008,9(8):32-34
目的评价口腔医院医疗工作质量,为医院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医院的特点,设置反映医院医疗质量、工作效率、工作强度的指标体系,对医院的实力进行评价。结果该院医疗工作质量综合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0年综合指数最低,2007年最高。结论运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统计分析,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医院各年度医疗工作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