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目的: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PMO)模型,外源性补充雌激素,探讨雌二醇(E_2)的骨保护作用及其对胞质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表达的影响。方法:12周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组)、实验组(OVX+E_2组),每组10只。OVX+E__2组给予17β-E_2皮下注射,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6周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E_2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骨组织中NFATc1表达量,微型计算机断层成像(Micro-CT)分析大鼠胫骨平台处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结果:Sham组、OVX+E_2组与OVX组相比,BMD、Tb.Th、Tb.N、BV/TV、血清E_2水平升高,NFATc1水平下降(均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抑制NFATc1的表达减缓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Wnt16、β-catenin、OPG、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对骨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月龄Wistar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两组实验组分别给予17β-雌二醇皮下注射4周和16周,其余两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16周后测定骨组织中Wnt16、OPG、RANKL、β-catenin表达量,HE染色分析大鼠胫骨平台处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和骨小梁间距(Tb.SP)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实验组2与去势组比较,OPG、β-catenin、Wnt16mRNA、血清E2水平、Tb.Th和Tb.N明显升高,RANKL水平和Tb.SP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1与去势组相比,β-catenin、血清E2水平、Tb.Th和Tb.N明显升高,RANKL水平和Tb.SP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上调Wnt16、β-catenin、OPG表达,下调RANKL表达,来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文化程度及生育情况与其发生围绝经期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浙江地区相关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 917例围绝经期女性,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其基本情况、改良Kupperman评分法评估女性围绝经期症状。结果:最终纳入的2 479例研究对象中,有721例(29.08%)已自然绝经,绝经年龄为(49.42±3.57)岁。不同文化程度女性在绝经年龄、分娩次数、流产次数、妊娠次数、腰臀比、感觉异常、情绪波动、抑郁疑心和性生活问题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分娩次数和妊娠次数间改良Kupperman评分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文化程度越低,分娩及妊娠次数越多,改良Kupperman评分总分越高,围绝经期症状越严重。不同文化程度及生育情况的围绝经期女性临床处理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魏双双  黄哲人  何轶然  张治芬  黄坚 《浙江医学》2016,38(24):1961-1965
目的探讨运动对围绝经期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更年期门诊就诊的634例围绝经期妇女,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妇女基本情况,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评估妇女围绝经期症状,采用HAMD评分量表评估妇女抑郁症状。结果不同运动频率妇女在情绪波动、抑郁疑心、眩晕、心悸、皮肤蚁行感、抑郁情绪、自杀、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激越、自知力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运动频率越高,改良Kupperman评分和HAMD评分总分越低(均P<0.05)。运动频率与改良Kupperman评分和HAMD评分均呈负相关(r=-0.135和-0.125,均P<0.01),改良Kupperman评分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606,P<0.01)。结论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和抑郁症状,推荐每周超过3次的运动作为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抑郁症状的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源性雌激素对去势雌性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局灶性脑缺血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3个月龄Wistar雌性大鼠60只,采用去势雌性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17β-雌二醇,皮下注射,300μg/(kg·d)],每组20只。2,3,5-三苯基四唑氮红(TTC)染色法评估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左侧大脑皮质结肠腺瘤样息肉病(APC)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雌激素组梗死体积[(255.43±51.43)mm3]比模型组[(490.75±93.38)mm3]小,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5,P=0.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模型组APC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雌激素组β-连环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雌激素组APC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β-连环蛋白的表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可以通过下调皮质区APC蛋白表达,激活经典Wnt信号通路,进而发挥在去势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为绝经激素治疗降低围绝经期妇女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文化程度及生育情况与其发生围绝经期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浙江地区相关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 917例围绝经期女性,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其基本情况、改良Kupperman评分法评估女性围绝经期症状。结果:最终纳入的2 479例研究对象中,有721例(29.08%)已自然绝经,绝经年龄为(49.42±3.57)岁。不同文化程度女性在绝经年龄、分娩次数、流产次数、妊娠次数、腰臀比、感觉异常、情绪波动、抑郁疑心和性生活问题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分娩次数和妊娠次数间改良Kupperman评分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文化程度越低,分娩及妊娠次数越多,改良Kupperman评分总分越高,围绝经期症状越严重。不同文化程度及生育情况的围绝经期女性临床处理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蛋白盒转录因子3a(FoxO3a)在PCOS大鼠卵巢中的表达,探讨PCOS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1日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PCOS模型组(DHEA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DHEA组给予DHEA皮下注射,NC组给予等量芝麻油注射,两组持续给药20d。观察卵巢光镜下(HE染色)形态学改变;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HDL、LDL、TC和TG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大鼠卵巢中SIRT1、FoxO3a的表达;应用荧光定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SIRT1、FoxO3a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HEA组卵巢体积明显增大。镜下见多个囊性扩张的卵泡,多见闭锁卵泡,卵泡膜细胞细胞层局部凹凸不平,颗粒细胞层几乎消失不见。血清T、LDL、TG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DHEA组大鼠卵巢中SIRT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FoxO3a水平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EA组大鼠卵巢中SIRT1、FoxO3amRNA水平显著高于NC组(均P<0.05)。结论SIRT1/FoxO3a信号通路在PCOS模型大鼠的病理过程中可能通过作用于局部卵泡微环境,调节颗粒细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