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0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口腔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以疾病护理为中心阶段发展到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医院门诊是接受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的场所。2002年1月,自从我院迁入新大楼,总结过去门诊口腔科患者就诊排队时间长,易产生医患矛盾,近年来由于个体牙科诊所的不断出现,门诊口腔科就诊人次有所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院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中,随时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口腔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和口腔科医院感染知识宣传教育,经过三年多的健康教育,我们随机对门诊口腔科595例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许多糖尿病人容易饿,老想吃东西,原因是大脑中有一个饥饿中枢,它是由一组特殊细胞组成的。病人饥饿时,这些细胞会提醒病人及时进食。  相似文献   
3.
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凯  何玉风  张小华 《河北医学》2003,9(11):1044-1047
孕产妇死亡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从全球范围看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城乡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研究结果表明 ,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是生物医学因素、社区影响因素和个体水平因素。针对这一现状 ,我国已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思考。1 孕产妇死亡率现状1.1 全球现状据英国专家罗尔·贝拉米 1996年报道[1] ,全球每分钟 ,有 1名孕产妇死亡 ;每天有 16 0 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和分娩有关并发症 ;每年有 6 0万孕产妇死亡 (30倍有关疾病和后遗症 )。且…  相似文献   
4.
牙龈流血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年轻的王女士一直为牙龈流血苦恼不已,最近她咨询记者,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改善这种症状?我的牙龈从小就爱出血,只要牙刷一碰就出血。王女士很苦恼,医生只说维生素缺乏,是不是治不好?  相似文献   
5.
医生,我妈妈的膝关节每到刮风、降温就要疼一次,实在太痛苦了,能不能让她快点做手术、换个人工关节?骨科门诊中,不时有心急的患者或家属向医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侯之启教授表示,人工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终极方法,但限于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医学界的共识是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该是60岁以上的病人,所以早中期的患者,不必强求一步到位地治好骨关节炎,但可以采取药物、物理治疗等延缓病情的发展。他还发现,关节老化有提前出现的迹象,年轻患者们呈现出男爱运动女爱俏的特点,加上人均期望寿命延长,退行性骨关节炎有可能会伴随患者几十年。所以,年轻人应该从现在起就爱护关节,尽量把关节老化的时间押后。  相似文献   
6.
天气坏鼻子就难熬,那些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最不舒服的就是现在这种天气,时冷时热让鼻子塞得死死的,咳嗽不断。灰霾天要晴不晴要雨不雨,整个人都透不过气来。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李云英介绍,不妨给鼻子做做水疗,冷水洗鼻,热水蒸汽解鼻患。  相似文献   
7.
不少人认为只有吃得多、体重减轻、怕热、多汗、乏力或眼球突出,才可能是患了甲亢,但实际上许多甲亢病人的症状并不典型。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激动和怕热、多汗等症状减轻,而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我院诊治一例亚急性肝坏死病人,现结合同位素扫描图形改变,分析 B 超和113~mIn——胶体肝扫描对肝坏死的诊断价值。患者聂××,男,43岁,住院号17194.原系肺结核患者,在接受抗痨强化治疗半月后感觉上腹胀痛、纳差,伴眼黄,尿黄。经查:HBsAg,HBcAb、HBeAb 均为阳性而诊为“慢性活动性肝炎”,除继续服用抗痨药物以外,同时加服肝必复,肝太乐,维生素等护肝治疗,疗效欠佳。黄疸、腹胀、乏力、纳差均渐加重,而转入我院。住  相似文献   
9.
美国哈里斯调查中心最近发布信息称:人体60%~90%的疾病与压力有关。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下,你的身体就会以不同形式提出抗议。事实上,几种由压力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自己采取措施预防和缓解。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在胎儿时期就开始发生了,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加重,于是,动脉就像水管一样,会生锈、老化、堵塞。所以,不管你是年老或年轻,都要了解自己的心脏危险因素。近日,美国男性健康网站帮大家总结了从20岁到60岁,各个年龄段人群如何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及运动方式,以保护心脏安全。下面,本刊和您一起学习美国专家总结的跨越半个世纪的护心提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