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15例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研究BCL-XL的异质性表达与复发AML细胞体外生长类型的关系。用白血病祖细胞培养(CFU-L)判断生长类型,RT-PCR方法检测 BCL-XL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CFU-L检测中,10例为生长型,其BCL-XL mRNA 9例高表达,1例为低表达;CFU-L检测 5例为不生长型,BCL-XL mRNA均为低表达( P<0.01)。在复发AML中,BCL-XL mRNA的高表达与其细胞体外生长类型有关,提示与其细胞的自分泌生长有关,可以作为复发AML再生耐药的一个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耐药是引起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ABC转运分子是一个转运蛋白超家族,它通过ATP依赖的药物排出泵介导耐药。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ABC转运分子的活性是固有的,其活性与化疗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联合大剂量化疗(HDC)可提高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延长生存期。APRSCT还可联合放疗和手术治疗SCLC。年龄、化疗方案及疾病程度等因素可影响APBSCT疗效。APBSCT治疗SCLC既有直接的抗癌作用,也有其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丹丹  何明生 《医学综述》2006,12(22):1357-1359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近年的临床研究表明,GVHD与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s)有重要关系。本文综述mHAgs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超声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现综述不同频率、不同声强的超声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超声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现综述不同频率、不同声强的超声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何明生  李秀 《世界中医药》2012,7(6):579-582
重楼(Rhizoma Paridis)为常用中药,种类众多,资源丰富,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重楼具有抗肿瘤、消炎、抑菌、镇静、镇痛、止血等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对重楼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肿瘤和肾脏保护作用上,作者就重楼的药理作用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和西米替丁联合用药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我院儿科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腹泻患儿93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三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31例,西米替丁对照组31例,黄芪注射液联合西米替丁治疗组31例。三组均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黄芪注射液2mL/(kg.次),每日2次静滴,疗程7d;西米替丁10~15mg/(kg.次),1次/d,静脉滴注,疗程7d。每天密切观察患儿全身症状及大便性状和次数,并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黄芪注射液对照组有效率64.5%,西米替丁对照组有效率51.6%,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0.3%,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CD34+细胞和许旺细胞在单独移植情况下均有促进脊髓修复的功能,且各自分泌和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及配体.目的:探讨CD34+细胞与许旺细胞联合移植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的后肢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并观察体内移植后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及表型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7/2008-09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材料: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免疫对照组、CD34+细胞组、许旺细胞组、细胞联合组,12只/组.SPF级6~8周龄ICR小鼠2只,用于分离培养骨髓CD34+细胞.SPF级一两天龄ICR新生鼠30只,用于分离培养许旺细胞.方法:各组大鼠均建立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造模后2周,CD34+细胞组、许旺细胞组将体外培养并荧光标记好的对应细胞悬液经多点注射入横断瘢痕及瘢痕上下各一个脊髓节段,共6个注射位点,每点注射5 μL,每只大鼠共移植60万个细胞量;细胞联合组移植方法相同,但CD34+细胞、许旺细胞注射量各60万个.移植后除模型对照组外,余4组均使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腹腔给药.主要观察指标:通过BBB评分判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测定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的变化,形态学及组织学鉴定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表型变化.结果:移植后12周内CD34+细胞组BBB评分最高(P<0.05),至移植后24周时细胞联合组BBB评分最高,恢复效果最佳,许旺细胞组次之,CD34+细胞组最差(P<0.05).与CD34+细胞组比较,移植后12周细胞联合组热痛闽值明显降低(P<0.05),随移植时间延长,各组机械痛闽值均明显降低(P<0.05),但热痛阈值没有发现类似规律.CD34+细胞在有许旺细胞参加的情况下存活数量较多,在移植后12周尤为明显.移植后4周荧光细胞集中在针道附近,第12周荧光细胞迁移到瘢痕上下一两个节段,且较集中分布于脊髓灰质,白质中少见.与CD34+细胞组比较,移植后4,8,12周细胞联合组成熟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Neu-N阳性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率均明显升高(P<0.05),成熟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APC阳性率明显下降(P<0.05);CD34+细胞组、细胞联合组早期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O4阳性率均明显下降(P<0.05).移植后4,8,12周,许旺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结论:CD34+细胞联合许旺细胞移植对脊髓全横断大鼠后肢功能及感觉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纯CD34+细胞移植,并得到了体内实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