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梁莉  何宁平  张勇  杨真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680-1681
【目的】观察含雷贝拉唑的三联方案4日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81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均每日2次,共4d。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均每日2次,共7天。5~6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记录副作用,计算用药成本及费用—效果比(C/E)。【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按治疗意向(ITT)分析的根除率为78.05%、72.50%,按完成随访病例(PP)分析的根除率为88.89%、85.29%(P>0.05),副作用发生率为9.76%、17.50%,C/E为3.46、5.12。【结论】含雷贝拉唑的三联方案4日疗法是一种短程、安全、高效、更为经济的根除HP方案。  相似文献   
2.
克罗恩病的肠外表现和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伴随的肠外表现和并发症,观察病变部位与临床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x2 检验对40例C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40 0%)有肠外表现,其中6例(15 0%)有一种以上肠外表现。从大肠、小肠到大小肠同时受累组中,各种肠外表现的发生有增加趋势。有肠外表现各组中,有并发症及手术史者几乎均较无肠外表现组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5 0%, 依次为肠梗阻40 0%, 肠瘘25 0%, 腹腔脓肿15 0%, 下消化道大出血12 5%, 肠穿孔10 0%, 肛周疾病5 0%, 肠癌2 5%。多数肠外表现和并发症与疾病活动性相关,肠外表现经氨基水杨酸类和(或)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多消失,而并发症常需手术治疗。结论CD肠外表现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多数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并与病变部位、临床类型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5 d短程疗法对Hp相关性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DU)治疗效果。方法85例Hp阳性的活动期DU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5例),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每日2次,饭前1 h服用,共5 d;B组(40例),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饭前1 h服用,共2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5~6周及1年各做1次电子胃镜检查,并取活组织做快速尿素酶和Warthin-Starry银染色检查Hp。结果A、B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11%(41/45)、92.50%(37/40),P>0.05;DU治愈率为88.89%(40/45)、90.00%(36/40),P>0.05;副作用发生率为11.11%(5/45)、10.00%(4/40),P>0.05。Hp是否根除的治愈率分别为89.74%(70/78)、57.14%(4/7),P<0.001;1年后DU复发率分别为10.26%(8/78)、42.86%(3/7),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5 d短程疗法治疗Hp相关性DU是一种短程、安全、高效、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根除Hp方案。  相似文献   
4.
杨虹  何宁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03-30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96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西药对其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于治疗后2个疗程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92%)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和观察者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4.376,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χ2=0.15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方案,且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伪膜性肠炎(PM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作者回顾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本院经结肠镜检查诊断后的PMC12例,其临床及内镜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原因不是十分清楚,呈慢性过程,自动复发。病变主要侵犯大肠的粘膜层,从远端向近端发展,分布呈连续性,临床以腹泻粘液浓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并可发生严重的局部(肠道本身)和远处(全身性)并发症。自1997年6月~1999年6月我们采用思密达(法国博福-盖普生制药集团生产)、云南白药和地塞米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6例,与锡类散组保留灌肠12例相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思密达组和锡类散组共28例,为我院住院或门诊病人,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在20~64岁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