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户宣言     
作为于19998年11月在日本神户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老年与和健康专题研讨会 21世纪全球挑战”的与会者,我们发表如下宣言:在下一世纪,人口学的变化以及老年人口的大大增加,为追求平等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伴随着家庭结构的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癌细胞p53基因突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星普旋转离心柱B溶液系统,结合聚合酶反应链多态性分析(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PCR-DNASequencing),对36例喉癌组织新鲜标本进行HPV定型、相对定量及p53基因第4至第8外显子突变检测。结果36例喉癌标本中有13例发生基因点突变或转码突变,其中10例为HPV16/18感染者,且与细胞内病毒含量呈正相关。24例晚期喉癌(临床Ⅲ-Ⅳ期)有颈淋巴结转移者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喉癌p53基因突变与HPV16/18感染有关,晚期喉癌颈淋巴结转移与p53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异性MUC5AC-siRNA沉默MUC5AC基因后对人肝内胆管癌细胞株HCCC-9810生长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三对特异性siRNA,构建了三个稳定表达质粒,pRNAT-U6.1/Neo-MUC5AC-siRNA1/2/3,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三个稳定表达的质粒和对照质粒(空质粒对照)转染HCCC-9810,RT-PCR检测MUC5AC基因mRNA水平;S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MUC5AC粘蛋白的表达;MTT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结果基因测序表明成功构建质粒;转染后RT-PCR结果表明在mRNA水平,三个质粒都可抑制MUC5AC基因的表达,并可使MUC5AC的表达下降,MTT结果对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构建pRNAT-U6.1/Neo-MUC5AC-siRNA1/2/3质粒明显抑制了MUC5AC基因在mRNA水平及蛋白的表达,并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为探讨MUC5AC在MUC5AC相关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氯乙烯致肝损伤与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接触氯乙烯致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以肝B-超检查异常或丙氨酸转氨酶(ALT)>40作为肝损伤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T1,GSTM1)基因型;应用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RFLP)检测细胞色素P4502E1酶基因型(CYP2E1),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尽管GSTT1基因型分布在肝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当将低、中接触组合并后,阳性型肝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R为0.35,95%CI为0.12-0.97,P<0.05);在高接触损伤组,CYP2E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R为0.35,95%CI为0.12-0.97,P<0.05);在高接触损伤组,CYP2E1clc2/c2c2基因型有更高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R为4.55,95%CI为1.37-15.08,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2E1基因型、氯乙烯接触与CYP2E1基因型,CYP2E1与GSTT1基因型,GSTT1与GSTM1基因型间的联合作用与肝脏损伤有关联,经χ^2检验,P<0.05。结论 高剂量接触氯乙烯时,CYP2E1、clc2/c2c2基因型在氯乙烯致肝损伤方面可能是主要感性原因之一,而GSTT1在氯乙烯代谢中可起到解毒作用,尤其在低剂量接触时有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毒物代谢酶基因间联合作用与累积接触剂量,最终决定毒物是否产生危害。氯乙烯接触所致肝脏损伤,是由接触剂量以及个体的遗传特性所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氯乙烯的基因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氯乙烯是已知的DNA损伤性致癌物,在体内通过代谢活化形成活化产物而产生乙烯DNA加合物,导致DNA发生编码错误,产生基因毒性,本对氯乙烯代谢酶多态与氯乙烯致慢性损伤间的关系,氯乙烯及其所致的乙烯-DNA轵事物在致突变和致癌性上的作用、氯乙烯及其加合物致肿瘤抑制基因P53和肿瘤尿癌基因ras为,以及这些突变在氯乙烯致癌、致突变上可能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可向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及骨细胞多向分化的一类细胞。GMSCs已用于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口腔癌、颌面部组织缺损、口腔黏膜炎的研究中。GMSCs可抑制M1巨噬细胞活化,抑制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血清抗炎因子的释放,减轻牙周炎的炎症反应;同时,G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促进M1巨噬细胞转化为M2巨噬细胞,减少M1巨噬细胞产生的促炎因子,调节核因子κB信号通路、Wnt-5a信号通路,减轻牙周炎的炎症反应,促进牙周受损组织的再生。GMSCs可控制局部炎症及有效防止放线菌的生长,增强成骨分化促进种植体周围炎的骨再生。GMSCs可以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增殖和抗凋亡基因表达改变口腔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来抑制口腔癌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的生长,同时可作为细胞治疗小分子物质的有效载体,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GMSCs可分化成不同组织类型的细胞,实现组织再生,从而修复颌面部的组织缺损。GMSCs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胶原蛋白分泌,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促进血管生成,增强内源性骨骼祖细胞的功能,促进舌肌粘膜再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尿液自动快速分析仪已逐渐普及。这大大方便了尿液常规的检验。国内对完全国产化的尿液8联试纸条的准确度已得到了肯定,并得以广泛使用.对于10联试纸条还是刚刚起步,10联试纸条是在8联基础上新增加了比重白细胞两个项目,为了观察新加项目的准确度,我们进行了初步分析。1 材科  相似文献   
8.
本文译自 Stover SNOOK. Journal Occapational HealthSafety 1993,9(6):555-563. 在工业中人体工效学的目的,是在工人和工作之间获得良好的相互协调。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产力、减少事故和病伤。多年来,通常在工业上通过挑选和训练工人以求获得良好协调。人体工效学采取相反的步骤,通过设计工作去适合工人,为此须具备工程技术以及其它方面的知识包括生理学、心理学和人体测量学。 人体工效学研究调查人体对不同工作种类如何反应。基础人体工效学原理依赖于人体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几项凝血功能检测,确定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是一种基因组的变异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是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还有凋亡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部分自分泌生长因子和受体的过量表达也与细胞的癌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