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S)-红霉胺是合成地红霉素和CP-544372的中间体,此化合物可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利用NaBH4/ZrCl4于室温下还原9(E)-红霉素肟制得,收率为69%,其结构经IR、NMR和MS确证。该方法是制备9(S)-红霉胺的方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桂枝茯苓丸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剂,临床上邱泗安老师以之为基本方用在肿瘤的治疗方面,尤其在治疗子宫内膜癌方面有独特的经验。桂枝茯苓丸在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案例中,疗效确切,且病人的耐受性良好,总体生存期明显延长,值得临床总结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4.
脑型利钠肽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浆脑型利钠肽(BNP)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2例,测定入院即刻、6h、24h及40h的血浆BNP水平,将患者分为BNP增高组与BNP非增高组,给予心脏超声学的检查,观察2组患者6个月内的病死率、心力衰竭、休克发生率及30d后的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 BNP增高组患者的恶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增高组(P<0.01);心脏超声学检查发现,心脏腔室大小的改变以及左心室功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40 h之内测定血浆BNP水平,可以评价患者左心室的功能,预测患者发生致死性及非致死性恶性事件的发生率,临床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既有开怀大笑、手舞足蹈等愉快的时刻,也有万念俱灰、焦急紧张等不愉快的时刻,这些都是人在不同状态下的情绪反应。前者称为积极情绪,后者称为消极情绪。心理学上把一个人有效摆脱由于失败或不顺利而产生的焦虑、沮丧、愤怒或烦恼等消极情绪的能力称为情绪调控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一个人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较低,就会使其一直处于痛苦的情绪旋涡中;反之,则可以使其从挫折、失败中摆脱,迅速调整不良心态,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20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他汀组10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其心功能的变化,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LVEF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2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增加更明显(P<0.01)。他汀组总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69.9%,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岩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2):220-221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技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椎基底动脉3DCE—MRA检查。结果80例患者中椎基底动脉MRA异常69例(86.25%),其中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83支,迂曲27支,闭塞10支,发育异常25支。结论3DCE—MRA能够较清楚显示椎基底动脉形态,对椎基底动脉病变能提供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康梅  宋巧  杨香敏  任岩春  陈娜  史万英 《河北医药》2011,33(14):2234-22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咳嗽、咳痰、喘息、气促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慢性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勃起功能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干预对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体检中心男性患者400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62例及健康对照组338例,并除外有明确病因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ED)者,通过IIEF-5评分方法评估男性勃起功能,将高血压组分为勃起功能正常组及ED组,对ED组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干预,观察应用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治疗后3个月勃起功能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惠有E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经过他汀类药物干预后ED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较易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瑞舒伐他汀可在某种程度上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面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发生率随着忠孝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我国每年患肺炎病例数达250万例,其中70%为老年人[1] ,且老年人CAP的死亡率远高于非老年人.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超级大国年性社区获得性肺炎78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