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快速中药材DNA提取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璐  吴文如  付菲  周华  吴小燕  黄祖波  安鑫 《中草药》2019,50(2):502-509
目的建立一种无设备快速30 s提取中药材DNA的方法。方法使用常规定性滤纸作为核酸吸附的载体,通过裂解液的裂解,释放核酸并吸附在滤纸上,利用洗脱液进行核酸纯化,即可完成不到30s的整个核酸提取过程,吸附核酸的滤纸可直接放入反应体系进行扩增。结果此方法可以成功提取不同药用部位的中药材核酸,提取得到的核酸经扩增验证,可获得与传统提取方法相一致的检测结果。结论此新型快速中药材DNA提取方法简单易行、速度快、成本低,可使核酸提取变得越来越大众化,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和实验室环境,为分子生药学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HLA-DRB1基因分型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特异性序列寡核苷酸探针(SSO)基因分型技术结合Luminex液态芯片技术对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90例正常人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比较。结果HLA—DRB1等位基因0901型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15。5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7.40,P(0.01,RR=2.71),而HIA—DRB1等位基因0403型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05%、35.5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8.37,P〈0.01,RR=0.37);其他型别的等位基因2组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HLA—DRB1等位基因0901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密切相关,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基因或连锁基因;HLA—DRB1等位基因0403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抗性密切相关,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抗性基因。宿主的HLA—DRB1是乙肝病毒感染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付菲  蒋佩茹 《肝脏》2009,14(3):264-265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发病急,进展极快的妊娠特有疾病。其病理改变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特征的多种重要器官的脂肪变性。起病急骤,病死率高,常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但目前尚未见国内外有AFL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报道,我院近2年内发生2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死亡,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孕妇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终止妊娠的安全性.方法 对66例停经时间为7 ~ 25周,B超提示宫内妊娠,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治疗后终止妊娠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患者在积极保肝降酶或抗病毒治疗后行计划生育术,均未发生术后穿孔,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术后复查未发生肝功能损伤加重.结论 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要求终止妊娠者,经过规范的保肝降酶或抗病毒治疗,使肝功能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情况时,行计划生育手术是安全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例患者给予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40 mg同时配伍中药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40 mg一次性肌肉注射。定期复查妇科超声、血HCG、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盆腔内包块吸收情况,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局部注射MTX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可提高治愈率,能够加速病灶吸收,缩短疗程,提高输卵管通畅率,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发病率在颌面部发育不全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唇腭裂。它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目前主要有基因学说、中胚层发育缺陷、镫骨动脉发育缺陷学说等,多数学者倾向于镫骨动脉发育缺陷学说。其临床表现包括下颌骨发育不全、眼眶、耳、神经、肌肉、软组织异常等,甚至还包括颌面部以外的发育不全。其表型差异较大,目前对于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并没有一个标准,多依靠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它的综合分型多采用OMENS分型法,近来又增加一些改良的OMENS+分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综合序列治疗。本文概述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治疗方法,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宿主感染HBV的临床发展过程除与病毒本身有关外,还与不同个体对HBV所发生的免疫反应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复合体作为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基因群,与抗HBV免疫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及病毒逃避免疫攻击的能力决定着HBV感染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许多研究表明,某些HLAⅡ类分子或等位基因与HBV感染的预后有密切关系[1,2].本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LA-DRB1基因多态化、了解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MSCT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前对患者训练的必要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患者仅控制心率小于70次/分时进行CT检查;B组60例患者在控制心率的同时,对患者还进行呼吸训练(即扫描检查前训练)并向患者讲解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后,再进行CT检查。结果:A、B两组获得的图像质量分析上存在差异,B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A组;在可用于诊断与不可用于诊断图像的比较中亦存在统计学差异,B组多于A组(χ2检验:P<0.01);检查前训练、特别是呼吸屏气训练对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质量影响是不同的。结论:高质量的CT图像不仅与CT扫描设备、操作技术、参数设定等有关,而且与检查前的训练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22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随机分为A(不含服硝酸甘油,11例)、B(含服硝酸甘油,11例)两组。依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冠状动脉分段标准,A组观察133个节段,B组观察142个节段。分别测量每一血管段内径,并对每一血管段进行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级。结果(1)B组较A组各血管段内径均有增宽趋势:(2)A组图像质量评级为“优良”的血管段91个(91/133),B组为122个(122/142);A组图像质量评级为“差”的血管段42个(42/133),B组为20个(20/142)。B组与A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查前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提高冠状动脉CT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