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目的 分析丽水市2006-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综合分析2006-2012年三间分布特点、病原学监测以及典型报告单位情况。结果 丽水市于2006年首次报告手足口病,至2012年底共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1 417例,累积发病率为764.85/10万;2006年至2012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44/10万、4.92/10万、63.63/10万、185.83/10万、195.19/10万、194.67/10万、293.46/10万。全部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4∶1,患者以散居儿童为主,0~4岁组共报告19 686例,占全部病例数的91.92%。实验室检测病例906例,其中,EV71型占50.00%,Cox A16型占25.83%,其他肠道病毒占24.17%。重症病例52例,其中EV71型占53.85%。5-7月是发病高峰时间段。全市各县(市、区)均有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莲都区、缙云县和龙泉市。报告单位共140家,其中丽水市市直2家三甲医院占总病例数的28.92%。结论 2008年以来当地手足口病疫情持续高发,目前广泛采用健康教育、消毒等防控措施效果不佳,手足口病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丽水市农村儿童预防接种单位信息化管理现况. [方法]对儿童预防接种单位信息化管理情况开展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配置情况、人力素质等. [结果]目前莲都、青田己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其他地区将在2007~2008年陆续开始实施.参与信息化管理的人员中,从事计免工作>3年的占71.3%,总体计算机水平都较低(中级以上占9%),软硬件设备基本能适应工作需求. [结论]丽水农村预防接种单位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程度较低,已经实施的地区仍有待提高.农村地区需要加快预防接种单位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尽快落实完成软、硬件设备配置,覆盖所有的接种单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1-2012年丽水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并对AEFI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疫苗接种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今后开展AEFI监测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1—2012年丽水市AEFl个案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2年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个案325例,其中≤1岁的244例,占68.92%。报告涉及的疫苗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最多,占34.15%。反应分类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2.92%;异常反应占6.15%,其中异常反应又以过敏性皮疹为主,其次为卡介苗淋巴结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全市9个县市2011-2012年均有AEFl个案报告,县级报告覆盖率、个案完整率和48tJ~时内调查率均达到100%。2011年48小时内报告率为93.44%,3日内调查报告率为87.5%;2012年48小时内报告率为97.04%,3日内调查报告率为92.86%。结论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还有待提高,个别县3日内调查报告率未达到国家监测方案的要求,转归情况尚存在更新不及时现象,因此,应加强培训指导,及对监测数据审核、分析,改善AEFI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提高监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丽水市近年来戊型肝炎的发病趋势及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调取丽水市2006-2012年戊肝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结果 2006-2012年丽水市报告戊肝病例748例,年均发病率为4.16/10万,戊肝发病集中于2-5月份;莲都区戊肝发病率最高,庆元县最低,各乡镇间发病率存在差异(P0.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戊肝年均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rs=0.883,P=0.002);职业构成以农民居多(71.39%)。结论丽水市近年来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发病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市民尤其是农民的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和饮水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7年浙江省丽水市不同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城镇、农村点抽取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定性访谈以及采集血清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共完成调查3286人,男性1596人,女性1690人。平均年龄(43.700.68)岁,最大年龄96岁,最小1岁。全人群HBV携带标化率为10.19%,男性感染率为12.36%,女性为9.03%,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sup2/sup=0.10,IP/I=0.750);1~岁、6~岁、15~岁、61~岁4个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0.45%、3.74%、15.52%、6.53%。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1~岁组人群最高,为51.23 %,6~岁组最低,为36.64%。接种乙肝疫苗者与未接种的HBV感染率分别是1.55%和10.39%。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HBV感染率(9.65%)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3.87%)相比为高(I/Isup2/sup=24.77,IP/I=0.000)。共用牙刷、共用剃须刀、创伤性美容史、输血、有偿献血等都是感染HBV的高危险因素。结论丽水市居民HBV携带率仍偏高。接种乙肝疫苗能明显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抗-HBs阳性率。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是降低人群乙肝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中国猩红热报告病例明显增加,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区相继出现猩红热爆发疫情,且出现死亡病例[1]。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属温热带气候,猩红热病例较多,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为了解本地猩红热流行规律,并提供防控依据,我们对丽水市2004—2013年网络报告猩红热数据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猩红热疫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自当地统计局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7.
2007-2009年浙江省丽水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浙江省丽水市手足口病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时掌握手足口病疫情趋势。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疫情预测。结果丽水市2007-2009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6139例,年均发病率为81.10/10万。2007-2009年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发病。以丽水市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发病率最高,莲都区发病率最高,为596.80/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占80.38%。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以散居及幼托儿童为主。2010年1-6月预测发病例数分别为17、17、20、100、181和679例。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时间、地区、性别、年龄差异,且疫情处于上升状态,2010年疫情趋势预测与2007-2009年年均发病水平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