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将重组腺病毒介导的mda-7/IL-24(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7)与阿霉素(adriamycin,ADM)联合治疗裸鼠肝癌,探索基因治疗和化疗相结合治疗肿瘤的新方法.方法 构建携带人mda-7/IL-24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mda-7),单独使用该载体或ADM以及两者联合使用对实验性肝癌裸鼠进行治疗,观察抗肿瘤效果.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并实现体内表达,Ad-mda-7+ADM联合治疗组裸鼠平均生存时间为(83.8±4.82)d,与其它3组相比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Ad-mda-7+ADM组裸鼠肝癌生长大小与单独使用ADM或Ad-mda-7相比明显缩小(P<0.01).结论 重组腺病毒介导mda-7/IL-24联合阿霉素对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及协同效应,可望用于肝癌基因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我院1988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8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38例患者均表现Whipple三联征.术前定位检查发现胰岛素瘤阳性率分别为:经腹超声 78.95%,CT 54.17%,MRI 33.33%,EUS 100.00%,DSA 40.00%.术中B超联合扪诊检查阳性率90.00%.其中34例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37次,包括胰岛素瘤局部摘除术28次,胰体尾 (或胰尾)切除术5次,胰体尾 (或胰尾)加脾切除3次.术后病理证实单发良性肿瘤32例,多发1例,有恶性倾向1例.肿瘤完全切除的患者术后低血糖症状消失.术后胰瘘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Whipple三联征和反应性胰岛素/血糖>0.3是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术前诊断阳性率较高的是EUS、经腹超声和CT,术中扪诊联合术中超声是最有效的肿瘤定位手段,肿瘤摘除术仍为胰岛素瘤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6岁.因"腹痛反复发作4个月,结肠镜检发现结直肠多发息肉5 d" 入院.患者2008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间断性,可耐受.不伴发热、黄疸、呕吐、腹泻等.此后腹痛间断发作,渐波及全腹.2008年5月29日,患者因"腹痛加重1周余"至当地医院求诊,以"胃炎"治疗,效果不显著.6月27日,再次到该院求诊,纤维结肠镜示患者直肠、结肠数十处息肉.大者直径超过1.0 cm,有蒂或无蒂.取四块活检,示"错构瘤".患者起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可,体力、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伴会阴部严重损伤的救治.方法 收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创伤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腹部外伤伴会阴部严重损伤病人10例,其中合并骨盆骨折9例,年龄17~56岁,平均37岁.通过运用损伤控制,在救治腹部外伤的同时积极抗休克治疗,合理、及时地清创,加强生命支持等,预防阻断多器官功能不全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体表半导体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运用经体表半导体激光闭合术治疗134例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症,对毛细血管消退情况和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12个月(7.8±2.1)月。121例(93.3%)扩张毛细血管全部消退,13例(9.7%)部分消退。14例(10.4%)围手术期手术区皮肤水泡,4例(0.7%)术后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结论:经体表半导体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CT证实胰腺囊实性肿块或伴囊内钙化.所有患者均获得手术切除,术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和/或脾切除术、肿瘤局部切除.术后出现胰漏1例.术后随访1个月至6年,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低度恶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等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术后病理仍是确定诊断的可靠依据.手术是最主要治疗方法,完整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Ⅱ~Ⅲ级急性胆囊炎(AC)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最佳时机。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及上海市浦东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PTGBD后行LC的Ⅱ~Ⅲ级A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按照1∶1的比例分为早期组(PTGBD后4~6周行LC)和晚期组(PTGBD后7~8周行LC)。比较两组性别、年龄、AC分级、PTGBD术后并发症、体质量指数、LC术前合并症等以及LC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总费用、中转开腹、LC术后并发症等。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结果最终248例患者入选, 其中男性52例, 女性196例, 年龄范围18~89岁, 年龄(52.5±20.2)岁。早期组126例, 晚期组12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AC分级、体质量指数、LC术前合并症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具有可比性。术前SF-36评分早期组明显优于晚期组, 晚期组PTGB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早期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介素24(mda-7/IL-24)基因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机制.方法 应用携带mda-7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mda-7感染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G2.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mda-7/IL-24基因的表达;应用Hoeehst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mda-7/IL-24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Bcl-2家族和caspase-9基因表达的变化,分离不同感染时点细胞内线粒体和胞浆蛋白,并检测线粒体释放促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Cyt-C)和Smac/DIABLO的变化过程.结果 Ad.mda-7能介导mda-7/IL-24在两种细胞株中的高效表达.能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感染24 h后,HepG2细胞凋亡率为24.0%±4.6%,而对正常的肝细胞没有影响.RT-PCR和亚细胞蛋白的分析结果显示,胞浆内Bel-2和Bcl-xL的表达在HepG2细胞中明显下降,而在L02细胞中的表达无变化,Bax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强,Bak的表达无变化;Ad.mda-7能促进细胞线粒体释放cyt-C和Smac/DIABLO蛋白,并促进caspase-9的表达.结论 Ad.mda-7能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HepG2,通过促进线粒体促凋亡蛋白的释放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DA-7/IL-24)基因对人肝癌细胞Hep3B和正常的肝细胞L02的作用,并且探讨其该作用机制。方法将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Ad.mda-7感染人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3S,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ELISA方法观察MDA-7/IL-24基因的表达,噻唑蓝染色法(MTT)观察MDA-7/IL-24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Hoechst染色和Annexin-V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二种细胞的凋亡,利用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方法检测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Ad.mda-7能介导外源基因MDA-7/IL-24在肝癌细胞株Hep3B和正常细胞L02中高效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7/IL-24蛋白的表达(Hep3B:L02分别为790:810ng/L)。MDA-7/IL-24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是83%和1.2%),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58%:2.2%),阻滞肝癌细胞在G2/M期(48.29%:7.95%)。而对正常的肝细胞没有促凋亡和增殖阻滞作用;能明显的抑制Hep3B的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结论Ad.mda-7能介导MDA-7/IL-24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高效表达,选择性的杀伤肝癌细胞Hep3B,促进细胞增殖阻滞,其机制是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plication-incompetent adenovirus vector expressing MDA-7/IL-24 on tumor growth and apoptosi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ell line SMMC-7721 and normal liver cell line L02, the recombinant replication-incompetent Ad.mda-7 virus vector was constructed and infected into the HCC cell line SMMC-7721 and normal liver cell line L02. RT-PCR wa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MDA-7 mRNA. The concentrations of MDA-7/IL-4 in culture superuatant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ELISA. MTT and Hoechst staining assay were applied to observe the inhibitory and killing effects of MDA-7 on the HCC cells. By using flow cytometry, the apoptosis, cell cycle and proliferation of SMMC-7721 and L02 cell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recombinant replication-incompetent virus expressing MDA-7/IL-24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and RT-PCR revealed that it could mediate the high expression of the exogenous gene MDA-7/IL-24 in SMMC-7721 and L02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MDA-7/IL-24 proteins in the culture superuatant was detectable by ELISA. Ad.mda-7 infection induced apoptosis and growth suppression in SMMC-7721 cells and an increased percentage of HCC cells in the GyM phase of the cell cycle, but not in L02 cells. It was concluded that mda-7/IL-24 gene, mediated with replication-incompetent adenovirus vector, could selectively induce growth suppression and apoptosis in HCC cell line SMMC-7721 but without any toxic side-effect on normal liver line L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