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滴鼻作为小儿术前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腺样体或伴有扁桃体切除,年龄2-7岁,ASA分级Ⅰ级的小儿患者60例。随机分成咪达唑仑组(MZ组)及对照组(NS组),每组30例,MZ组术前30 min经鼻给予咪达唑仑0.2 mg/kg(容量配至1 mL),NS组术前30 min经鼻给予1 mL生理盐水。记录患儿的基础情绪及给药后鼻腔不适感的发生情况,同时监测给药即刻至入手术室前患儿的脉搏(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儿给药后30 min的镇静评分、情绪评分、与父母分离抵抗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面罩抵抗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中记录患儿的HR、BP、SpO2、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MZ组的镇静评分、情绪评分、与父母分离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面罩抵抗评分分别为3、3、3、3、4分,均高于NS组的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70.5、179、131、197、169.5;Z=-4.81、-4.45、-5.21、-4.01、-4.30;P〈0.05),两组患儿给药后至麻醉诱导前、术中以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波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应用咪达唑仑对小儿术前有镇静作用,且对循环呼吸无影响,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或伴有扁桃体切除,年龄27岁,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分级Ⅰ级的患儿60例。将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P 1.0组,P 0.5组,NS组),每组20例,于手术结束时,分别静注异丙酚1.0 mg/kg、异丙酚0.5 mg/kg及盐水0.1 m L/kg。患儿入室后评估基础情绪,记录基础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静脉穿刺抵抗情况;所有患儿采用七氟醚复合50%笑气面罩吸入诱导,七氟醚及50%笑气、50%氧气维持,记录患儿面罩诱导抵抗情况。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MAC、呼气末二氧化碳;并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躁动的严重程度采用PAED评分,疼痛严重程度采用m-CHEOPS评分。结果 P 1.0组及P 0.5组在各个时间点的PAED评分均低于NS组(P<0.05);P 1.0组与P 0.5组的PAED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 1.0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长于NS组(P<0.05),P 0.5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时单次给予异丙酚1.0 mg/kg和0.5 mg/kg对小儿苏醒期躁动均有预防作用,而在苏醒及拔管时间方面,采用0.5 mg/kg的剂量优于1.0 mg/kg。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近10年剖宫产率、指征变化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04年5月—2013年12月住院分娩的65509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剖宫产率略有上升,剖宫产指征社会因素占首位,其次为妊娠并发症、头盆不称、疤痕子宫、胎儿安全因素、胎位异常及妊娠合并症。结论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围产期宣教及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可有效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GDM)合并绒毛膜血管病对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88例妊娠糖尿病孕妇,根据胎盘病理分为绒毛膜血管病组(74例,胎盘病理提示绒毛膜血管病)及非绒毛膜血管病组(114例,胎盘病理未提示绒毛膜血管病)。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血糖控制水平、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早期空腹血糖(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血管病组孕妇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6.46±0.48)%、FPG(6.19±0.94)mmol/L均高于非绒毛膜血管病组的(5.18±0.37)%、(4.65±0.5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血管病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绒毛膜羊膜炎、贫血、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发生率分别为27.03%、14.86%、51.35...  相似文献   
5.
卡孕栓是80年代初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种前列腺素F2α的衍生物,即dL-15甲基PG2α甲酯,商品名为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具有用药方便,作用时间长,价格便宜,疗效高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妇产科临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就卡孕栓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 卡孕栓的药理作用[1]1.1 生殖系统 对妊娠各个时期的子宫均有收缩作用,以妊娠晚期的子宫最敏感,早孕妇女阴道内给药可引起子宫收缩而致流产。1.2心血管系统 卡孕栓可使血管收缩,致血压升高,减少心、肾及子宫的血流量。1.3 呼吸系统 对支气管平…  相似文献   
6.
厦门地区α地中海贫血发病率及基因诊断前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厦门地区α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及基因类型,探讨在厦门地区开展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的意义。方法 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对具有α地中海贫血高风险的594人,应用以缺口PCR(gap—PCR)为原理的单管多重PCR技术进行α基因检测,对夫妻双方均为α地中海贫血的孕妇采用介入性穿刺产前诊断技术或超声检查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1.594人中检出α地中海贫血239人,发病率达40.2%,具体基因分布:东南亚缺失型(--SEA)209例,占87.4%,右侧缺失型(-α^3.7)12例,占5%,左侧缺失型(-α^4.2)5例,占2,1%,缺失型血红蛋白H病12例,占5%。2.发现夫妻双方均为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孕妇共有12人,有8人采用超声介导下羊膜腔穿刺术或脐血管穿刺术,发现重度α地中海贫血6例,2例为轻型α地中海贫血,另有4人采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排除重度α地中海贫血,出生后证实3例为轻型α地中海贫血,1例正常。3,本研究对象中有148例孕妇在本院分娩,随访妊娠结局,发现这些孕妇的不良生育史、早产、产后出血、子痫前期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非地贫组的孕妇,P〈0.05。结论 厦门地区是α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区,在厦门地区开展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二线城市三级孕产妇转诊中心重度子痫前期(SPE)孕妇的临床特点, 探讨二线城市三级转诊系统内防控SPE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关键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终止妊娠的341例SPE孕妇的临床资料, 分析比较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转诊组, 92例)与三级孕产妇转诊中心规律产前检查(本中心组, 249例)的SPE孕妇的子痫前期(PE)风险因素、临床发病特点、SPE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转诊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1)PE风险因素:转诊组和本中心组SPE孕妇合并PE风险因素者分别为69例(75.0%, 69/92)、179例(71.9%, 179/24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8, P=0.567)。(2)SPE临床发病特征:转诊组出现PE预警信息、出现PE首发症状、临床诊断、终止妊娠以及发生SPE严重并发症的孕周均明显早于本中心组, 孕32周前终止妊娠、孕32~34周终止妊娠、发生SPE严重并发症、产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入住新生儿ICU及单胎胎儿生长受限的比例均高于本中心组, 活产率低于本中心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55例(绒毛膜羊膜炎组),另抽取2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但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组成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其临床特征与妊娠结局,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5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中,心率加速占比最大(69. 09%),产前发热次之(65. 45%);绒毛膜羊膜炎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胎膜早破孕周、羊水过少、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绒毛膜羊膜炎组胎膜早破潜伏时间(>48 h)、白细胞计数(WBC)(>15×10~9/L)、C-反应蛋白(CRP)(>8 mg/L)占比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膜早破潜伏时间(>48 h)、WBC (>15×10~9/L)、CRP (>8 mg/L)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影响因素(OR>1,P<0. 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心率加速、产前发热等,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增加,临床应密切关注,注意监测胎膜早破潜伏时间、WBC、CRP水平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40岁及以上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产科收治的40岁及以上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90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30例和再次剖宫产组60例,将同期非高龄(<35岁)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分娩结局。结果 与再次剖宫产组比较,40岁及以上阴道分娩组24 h产后出血量、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40岁及以上阴道分娩组24h产后出血量、会阴侧切率、住院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重症监护室入住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产程时间明显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40岁以上孕妇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培并轨教育中引入“双导师制”协同管理模式,探究该模式在提升教育质量与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专业的60名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试验组(n=30)。对照组采用传统单导师教学模式,而试验组则实施创新的“双导师制”模式。试验组研究生除了接受学位导师的科研指导外,还配备经验丰富的住培导师,专注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研究通过研究生自评问卷与专业考核成绩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在自评问卷和专业考核成绩上表现更佳(P<0.05)。结论:“双导师制”管理模式的引入显著提高了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