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是在多种食品的基础上,加大照射剂量(吸收剂量为0.1~8.0 kGy)和提高辐照食品在膳食中比例(千重80%以上)的条件下,进行了150d的大白鼠喂养试验。通过对饲料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利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致突变性及病理学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证明是安全的。本试验结果为今后辐照食品商业化提供了安全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发性肝癌高发的扶绥县和低发的阳朔县,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及代谢物黄曲霉毒素M_1和原发性肝癌关系的流行病调查。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与黄曲霉毒素B_1摄入量,晨尿黄曲霉毒素M_1排出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展尿黄曲霉毒素M_1排出量可作为人群接触黄曲霉毒素B_1水平的指标。原发性肝癌死亡率与玉米、花生和花生油的摄入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学习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在温课迎考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就更加繁重了。因为,考试的科目比较集中,平时习惯了的生活秩序可能被打乱,如参加文娱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了,坐下看书的时间多了,睡眠的时间缩短了,三餐的进食量减少了,……以致引起身体的某些新陈代谢发生改变,体质消耗增多,其结果导致身体消瘦,严重的还易于罹患疾病。为了适应考试期间高度脑力劳动的营养需要,提出以下几点必需注意的膳食营养问题,供同学们参考。1.要吃饱吃好:所谓吃饱,就是一天的饮食要满足人体的热能需要。换句话说,粮食要吃够数量。以一个男中学生来讲,每天约需热  相似文献   
4.
上海大学生能量消耗与总能量代谢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李静  严文钰 《营养学报》1991,13(2):149-154
本文用间接测热法对606名(男319,女287)健康大学生测定了42项活动的能量消耗、基础代谢和安静代谢的耗能量及日常的一日总能量消耗。其基础代谢率男女分别为2.80和2.74kJ·m~(-2)·min~(-1)(0.669和0.656kcal·m~(-2)·min~(-1)),一日总能量消耗男女分别为11.32和9.92MJ(2706和2372kcal),单项活动能量消耗数据可作为今后能量代谢研究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西加毒素     
西加毒素(Ciguatoxin),简称CTX。据Poey报道,西加中毒(Ciguatera)原来仅限于食用产于古巴一带名叫Cigua的一种海产腹足类(Liuona pica)引起的中毒,后来扩大为食用产于加勒比海有毒鱼类的鲜肉或内脏引起的中毒,现在则泛指食用所有热带海域(包括加勒比海)的有毒鱼类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总称。西加中毒由Martyr于1555年在西印度首次报道,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进行研究的。其研究重点大多限于生物学和临床症状等方面。国外对该毒素的化学研究始于1957年,Hal-  相似文献   
6.
贝类中毒     
贝类是广泛分布并经常引起中毒的一种水产食品,早在17世纪就作为医学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后又继续有过许多关于贝类中毒的报道。特别是在北美和北欧,由巨石房蛤(Saxidomus giganteus)、贻贝(Mytilus edulis)和牡蛎(Ostrea edulis)等引起的麻痹性贝类中毒报道甚多,Schantz等对此曾作过综述,本文试就其它的贝类中毒作一讨论。一、脂溶性贝类毒素 Yasumoto最近对脂溶性贝类毒素引起的中毒问题进行了讨论。日本自1976~1978年三年中,因食用紫贻贝(M.edulis)、海扇(Placopecteu magellanicus)和日本栉孔扇  相似文献   
7.
2-氯-6-(三氯甲基)吡啶的显性致死试验侯慎行,严文钰2-氯-6-(三氯甲基)吡啶(商品名N-Serve简称CP)是氮肥增效剂中的一种,在我国农田施用前,曾进行了有关的毒理学评价试验。为进一步了解其对生物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进行了本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早在1970年Nielsen等就提出:有11种微量元素是动物或人体营养所必需的,即砷、硼、澳、镉、氟、铅、锂、镍、硅、锡和钒。估计这些微量元素的膳食需要量<1μg/g,通常<50 ng/g,其生理剂量一般是在ng/g或ppb级,故称超微量元素(ultratrace element)。虽然许多超微量元素尚无人体缺乏的资料,但已证实它们是植物生长和高等动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并有迹象表明超微量元素与人类某些原因不明的疾病有关。任何单一的超微量元素缺乏而致人体急性疾病的可能性极小,但这并不否认超微量元素对人体的营养意义。如果一种元素的膳食持续缺乏能致非正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骨质疏松(Primary Osteoporosis,以下简称骨质疏松)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非特异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无明显原因的、骨化学组成(钙与蛋白质比例)、正常的骨质减少和骨折易感性增高。骨质疏松在西方国家,尤其在绝经后白人妇女中非常多见,患病率约10~50%,如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绝经妇女患病率为25%。骨质疏松本身无明显症状,但为老年性骨折的主要原因,常表现为脊椎、臀部和前臂骨折。据估计美国骨质疏松患者多达1.5~2千万,每年由于此病发生的自发性骨折达130万,仅1983年耗在骨质疏松及其骨折上的费用即高达61亿美元。 1885年Prommer首先发现该病,随后许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生物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份,特别在食用海产品较多的沿海地区,有的甚至作为重要的补品食用。但有的海洋生物组织可能产生一些有毒物质,故屡见因误食引起中毒。其中鱼贝类引起的中毒已作过报道,本文试就食用其它的一些海洋生物引起的中毒作一讨论。 1.藻类 Baslow提到食用菲律宾等太平洋区域的蕨藻(Caulerpa)有时可引起中毒,其潜伏期一般为几小时至24小时,个别的于食后1~ 2分钟即出现口、唇麻木感。症状为口、唇和四肢末端麻痹、手指和足冷感、呼吸困难急促,最后失去体平衡。这种症状可维持几小时至数天。从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osa)中分离得到毒物:Caulerpicin,经红外光谱检定,为一长链饱和羟基酰胺,结构式为: CH_3(CH_2)_(13)CH(CH_2OH)NHCO(CH_2)_nCH_3式中n为23、24或25,分子量621~649。从棒叶蕨藻(C.Sertularioides)和齿形蕨藻(C.Serrulata)中分离得到蕨藻素(Caul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