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南京市2010-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及月报表,收集南京市2010-2013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南京市共报告AEFI 2 819例,报告发生率为39.30/10万剂。报告数居前3位的的疫苗分别是百白破(无细胞)844例(占29.94%),发生率为74.86/10万剂;白破364例(占12.27%),发生率为155.08/10万剂;麻风二联210例(占7.45%),发生率为255.15/10万剂。≤1岁1 086例(占38.52%);一般反应2 441例(占86.59%,其中以发热/红肿/硬结最多,占一般反应的95.08%),异常反应317例(占11.25%,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多,占异常反应的82.83%),偶合症59例(占2.09%),心因性反应2例(占0.07%)。发生在接种后1d内的AEFI占81.59%;48h内报告率及调查率为100.00%。结论南京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但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仍需提高,应继续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人员AEFI诊断、分类及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2007年实施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WHO西太区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后,我国步入了维持无脊灰时期。按照卫生部制定的“2003年~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行动计划”要求,南京市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和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及强化免疫等作为维持无脊灰的主要手段,保持无脊灰状态。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南京市2005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情况,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 应用EPI info和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南京市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19例本市AFP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7/10万.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口服脊灰疫苗(OP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9.92%,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9.75%.2005-2006年度OPV强化免疫活动中,第1轮常住儿童接种率97.27%,流动儿童接种率98.29%;第2轮常住儿童接种率98.07%,流动儿童为97.76%.结论 南京市2005年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今后仍须保持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积累经验。方法收集1例接种灭活脊灰疫苗后猝死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尸检结果提示,病例死因系心脏室间隔巨大纤维瘤,猝死与预防接种无因果关系。结论偶合症是儿童预防接种后猝死常见的原因,提高接种医生专业素养,及时发现异常体质儿童,严格接种前询问诊、查体,是减少接种疫苗后发生严重事件的有效手段;对死亡病例的调查诊断,首要工作是最快时间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信任,以期及时尸检、查明死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接种吸附全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Adsorbed Diphtheria,Tetanus and Whole Cell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wP)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对≥3月龄健康儿童接种DTwP后观察临床反应,重点观察19 740人次.结果 接种DTwP后总副反应发生率为21.90%,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18%和23.40%.其中发热、红肿硬结发生率分别为19.15%、13.51%,反应强度主要是弱反应.其它全身和局部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加,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但不同批次DTwP差异较小.结论 在较大范围婴儿群体中接种DTwP后,存在一定的全身和局部副反应,应着重从改进疫苗生产工艺等方面来提高DTwP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南京市0-6岁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南京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在预防接种门诊对前来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开展调查,对调查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结果 问卷总的Cronbach's α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06,0.672.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719~0.822,0.623~0.742.经主成分分析,抽取出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共3个,分别为态度,知识和行为,累计贡献率为30.908%.结论 南京市儿童家长关于预防接种KAP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京市健康儿童A群和C群流脑的抗体水平和流脑A+C群MPV接种前后的血清抗体水平变化.[方法]采集疫苗接种前后2~4岁的健康儿童血清,运用流脑杀菌力试验对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健康儿童A群的抗体GMT及阳性率为1:4.22、65.2%,C群的抗体GMT及阳性率为1:1.44、185%:A群与C群抗体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群MPV免疫后1个月,A群的抗体GMT及阳性率上升为1:98.45、100%;C群的抗体GMT及阳性率上升为1:18138、80%.A群和C群免疫成功率分别为90.9%、76.9%.A群、C群抗体水平在疫苗免疫前后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儿童对C群流脑免疫力显著性低于A群,未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为了预防可能存在流脑C群流行和暴发,应继续加强流脑A+C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模型预测流脑发病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预测南京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 )发病率 ,本文采用灰色模型预测方法 ,对 1989年~ 1997年流脑发病率进行拟合 ,并对 1998年流脑发病率外推预测 ,现介绍如下。1 模型建立方法设原始数据序列为 x( 0 ) =(x( 0 )( 1 ) ,x( 0 )( 2 ) ,… ,x( 0 )( n) )作一次累加生成 (1- AGO) ,x( 1 )( k) =∑kn=1 x( 0 )( n)  有 :x( 1 ) =(x( 1 )( 1 ) ,x( 1 )( 2 ) ,… ,x( 1 )( n) )=(x( 0 )( 1 ) ,x( 1 )( 1 ) x( 0 )( 2 ) ,… ,x( 1 )( n- 1 ) x( 0 )( n) )。x( 1 ) 可以建立下述白化形式的方程dx( 1 )dt ax( 1 ) =u这是一阶一个变量的…  相似文献   
9.
母牛分枝杆菌疫苗预防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学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正常人群接种母牛分枝杆菌疫苗的安全性和细胞免疫学效果,探讨母牛分枝杆菌疫苗用于大龄儿童加强免疫,预防结核病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5~7岁的健康儿童,先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试验,然后分成TB-PPD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每组分别接种母牛分枝杆菌疫苗3针,每针间隔2周。分别采集接种前和接种后1个月的血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项细胞免疫学指标,观察两组免疫前后细胞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和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300人次的接种,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TB-PPD试验阴性组免疫前后淋巴细胞、Th细胞(CD4)、Ts细胞(CD8)、T细胞数均比免疫前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90%的TB-PPD试验阴性者细胞数的增长≥2个标准差,增长率92%~96%。TB-PPD试验阳性者免疫前后淋巴细胞数、Th细胞数均比接种疫苗前增加,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B-PPD试验阳性组免疫前后呈现出良好的双向免疫调节功能,淋巴细胞数、Th细胞数的增长率近70%,且增长幅度在1个标准差左右。结论对TB-PPD试验阴性或阳性者进行母牛分枝杆菌疫苗接种,均显示了较好的安全性和细胞免疫学效果,因此探讨用母牛分枝杆菌疫苗预防结核病,尤其是用于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免疫预防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免疫接种反应前瞻性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反应 ,在江苏省和上海市对 182 40 6接种人次进行了前瞻性调查。结果显示 ,乙脑灭活疫苗的一般接种反应发生率为 3 68% ,异常反应发生率为 2 0 96/ 10万~ 2 3 0 1/ 10万 ;主要临床表现以全身性过敏性皮疹反应为主 ;大年龄组的接种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年龄组 ,有过敏史的对象接种易引发严重的接种反应。因此 ,要改善乙脑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反应状况 ,除了应提高疫苗的质量外 ,在实施免疫接种时应严格执行卫生部 1998年颁发的乙脑灭活疫苗免疫接种程序 ,以减少该疫苗的免疫接种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