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和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的变化,探讨抗菌药物用药情况与耐药性之间关系,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6月按季度对非发酵菌药敏试验结果和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进行统计,以Spearman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PAE对除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外的抗菌药物敏感率均>70.0%,ABA 12个季度耐药率增长较大,其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高,达到83.3%和88.9%;对于PAE,头孢吡肟DDDs不仅与自身耐药率相关(r=0.767),还与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相关(r=0.772),喹诺酮类DDDs与亚胺培南耐药率相关(r=0.689);对于ABA,头孢美唑的DDDs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率相关(r=0.711、0.711、0.767和0.800);头霉素类的DDDs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关(r=0.826、0.788、0.633和0.642),头孢吡肟DDDs与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相关(r=0.709、0.697、0.818和0.782);美罗培南DDDs不仅与自身耐药率相关(r=0.651),还与亚胺培南耐药率相关(r=0.679);PAE抗菌药耐药率间相关分析发现,只有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头孢吡肟耐药不与其他抗菌药耐药率相关,对于ABA只有头孢美唑耐药率和其他抗菌药不存在相关。结论抗菌药使用量可以影响自身或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对于非发酵菌单纯控制抗菌药的使用,并不能减少其耐药率上升;耐药基因在菌株间横向传播可直接产生耐药,要控制耐药率增长,除合理使用抗菌药外,还必须控制医院感染,实行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1a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CD5CD19双标抗体检测20名正常对照,31例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细胞和B-1a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和绝对值,并比较地塞米松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之间B-1a细胞变化的差别。结果 IT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B-1a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为(4.01±3.32)%,绝对值为(74.8±26.6)×106/L,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地塞米松治疗结束后ITP患者外周血B-1a细胞水平下降至(31.9±14.5)×106/L,其中地塞米松有效和无效患者治疗前B-1a细胞分别为(91.8±44.3)×106/L和(48.9±25.8)×106/L(P<0.05),治疗结束后有效和无效患者外周血B-1a细胞分别为(22.5±12.3)×106/L和(43.9±13.2)×106/L。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B-1a细胞水平升高,接受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B-1a细胞绝对值明显下降,治疗前B-1a细胞水平较低者提示对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反应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1a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CD5CD19双标抗体检测20名正常对照,31例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细胞和B-1a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和绝对值,并比较地塞米松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之间B-1a细胞变化的差别。结果 IT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B-1a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为(4.01±3.32)%,绝对值为(74.8±26.6)×106/L,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地塞米松治疗结束后ITP患者外周血B-1a细胞水平下降至(31.9±14.5)×106/L,其中地塞米松有效和无效患者治疗前B-1a细胞分别为(91.8±44.3)×106/L和(48.9±25.8)×106/L(P〈0.05),治疗结束后有效和无效患者外周血B-1a细胞分别为(22.5±12.3)×106/L和(43.9±13.2)×106/L。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B-1a细胞水平升高,接受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B-1a细胞绝对值明显下降,治疗前B-1a细胞水平较低者提示对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反应较差。  相似文献   
5.
丁柳美  唐钧  倪培华 《检验医学》2011,26(6):383-386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78例AMI、5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65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及7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H-FABP水平,同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质量(CK-MB mass)并作比较.测定...  相似文献   
6.
门、急诊血常规检出急慢性白血病1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血液分析仪已在医院检验科中普遍使用,但由于“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占了绝对多数,对门、急诊首诊病人血常规检验质量把关尤显重要。为此,本院制定了血液分析仪复核标准,加强对血涂片镜检,结果在2003年1至6月门急诊17291例血常规检验中,发现14例白血病,检出率0.0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掌握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0年3月从医院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菌株,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7例菌株中,呼吸道标本占92.1%,ICU和内科占67.1%,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呋辛等第一、二代头孢以及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霉素敏感性较好。结论多耐药菌株的出现应该引起临床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并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在早产儿细菌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100例早产儿根据出院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n=56)和非细菌感染组(n=44),入院24h内测定血常规、CD64指数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指标,同时作血培养、痰培养等病原学检查。比较两组CD64指数及其他各项指标。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CD64指数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CD64指数分别为12.1±6.3和6.9±1.9,两组早产儿CD64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CRP≥8mg/L者2例,非细菌感染组0例。细菌感染组早产儿白细胞计数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CD64指数曲线下面积为0.914,根据ROC曲线CD64指数取6.95为临界值,诊断早产儿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9.3%、90.9%、2.6%、86.9%、76.2%。结论: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对早产儿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