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95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300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8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引起鼻咽癌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通过观察CT模拟及三维计划与X线模拟二维计划比较分析对鼻咽癌放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临床观察从1995年~2005收治的并且能够随诊到的161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临床从张口受限、急性皮肤反应、颈部组织纤维化、口干症以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来观察结果.结果颈部组织纤维化中、重度,三维计划分别为8/108(7.4%)和1/108(0.9%);二维计划分别为8/53(15.1%)和4/53(7.5%).口干症中、重度三维计划分别为10/108(9.3%)和3/108(2.8%);二维计划分别为17/53(32.1%)和9/53(17.0%).急性皮肤反应中、重度三维计划分别为18/108(16.7%)和8/108(7.4%);二维计划分别为19/53(35.8%)和11/53(20.8%).张口受限三维计划为7/108(6.5%);二维计划为12/53(22.6%).鼻腔粘连三维计划为12/108(11.1%),二维计划为13/53(24.5%).结论CT模拟与三维计划可明显降低放疗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重视咽异感症的诊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咽异感症,全称咽部感觉异常,足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病症。本症主指患者咽部有异物、阻塞或刺激等感觉症状的一种病症。由于主诉症状明显,往往又查无器质性病变,有时易被忽略。本症严重者,其痛苦表现及造成的后果不亚于某些器质性病变,且其症状义是多种相关疾病的表症。故应引起广大耳鼻咽喉科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单因素观察吸入性损伤或烧伤后血清免疫反应性降钙素(iCT)的变化,分析其诊断意义。方法将24只犬随机分为单纯吸入性损伤后中度(A)、重度(B)、特重度损伤(C)组及单纯重度烧伤(D)组,每组6只。吸人性损伤犬均在伤后6 h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其损伤程度。分别于不同时相点抽取犬静脉血检测iCT含量,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结果(1)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A、B、C组犬符合吸入性损伤的预期程度。(2)与伤前值(38±22)ng/L比较,各组吸人性损伤犬iCT含量在伤后1 h均明显升高(P<0.05),伤后4 h明显高于D组(P(0.05),其中A组于24 h达峰值(453±224)ng/L,B、C组在48 h内呈进行性升高。D组犬iCT含量在伤后2 h开始持续升高,至伤后48 h为(125±41)ng/L。(3)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与伤前值(109±8)mm Hg (1 mm Hg=0.133 kPa)比较,A、D两组氧分压(PaO2)伤后各时相点无明显差异(P>0.05),B、C组犬从伤后8 h和伤后4 h开始持续下降,分别为(65±6)、(71±9)mm Hg。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伤前值(38±5)mm Hg比较,C组犬伤后24 h PaCO2开始升高[(52±11)mm Hg]。结论在吸入性损伤后8 h内,iCT的变化明显早于血气分析指标,其诊断意义接近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茶氨酸予处理组和茶氨酸治疗组。麻醉后分离血管,采用基底动脉、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结扎,予处理组在缺血前应用茶氨酸,治疗组在缺血后应用茶氨酸,缺血组不作特殊药物处理。各组分别在规定时间点即缺血前、再灌注后30min、1h、2h采血测定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取脑组织活检观察超微结构,处死动物测定脑含水量。结果茶氨酸予处理组和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均较脑缺血组有显著的改善,提示茶氨酸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实验还显示茶氨酸予处理组在再灌注30min时NSE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提示用茶氨酸予处理后可能使缺血后脑损害的发生延迟,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结论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臀上皮神经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阐明臀上皮神经临床意义。方法:解剖20具尸体(40侧)腰臀区,对臀上皮神经及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分析。结果:40侧腰臀区共发现138支臀上皮神经。在神经出胸腰筋膜后层处的卵圆形空隙有27个,其剩余空间周围见有脂肪组织。结论:臀上皮神经穿出胸腰筋膜后层处的卵圆形空隙为引起脂肪组织疝出、卡压神经引发腰痛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视黄酸依赖Fas/RARα表达载体转染HL-60细胞启动的凋亡效应。方法:成功构建视黄酸依赖Fas/RARα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HL-60白血病细胞,经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流式细胞、DNA梯形带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观测视黄酸处理后细胞凋亡效应的发生。结果:以一定剂量的视黄酸处理HL-60后,细胞增殖受抑,呈凋亡性变。结论:视黄酸及其依赖的融合基因表达可协同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物理课程在高等医药类专业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对全国部分城市不同类别医院从业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综合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和我国现实医学教育以及医疗服务行业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探讨了我国高等医药类专业教育中物理课程的设置及目标与定位问题,给出了明确的课程定位与设置标准。结论: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不应忽视或淡化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素质教育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积极作用与基础地位,在有限的学时空间内合理安排基础性内容和与专业素质培养相关的应用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医院综合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情况。方法对2017-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ICU目标性监测数据,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三管使用及其相关感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监测ICU患者495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42%,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8.4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73.03%;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50‰、2.46‰和13.66‰;检出病原菌356株,前三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医院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总器械使用率高,提示临床应严格留置导管指征,对VAP等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及时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研究rGH CLS局部应用对减少高压电损伤组织进行性坏死的作用。使用该实验室已建立的重度高压电损伤模型,新西兰大白兔45只均分5组。治疗分别使用rCH CLS(1组),CLS(2组),rGH(3组),盐水(4组)和5组对照,临床解剖探查、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等方法观察。结果:治疗1组有明显的减少组织坏死作用。15d动物伤肢完整,而2,3和4组虽也各有不同程度延缓坏死的作用。但动物伤肢最终坏死丧失,5组7d大部软组织基本坏死,12d坏死离断,光电镜检查1组5d治疗后粒细胞浸润较少,炎性反应轻,有纤维组织细胞再生和新生的线粒体,10d修复过程明显,2,3,4组7d后坏死明显,5组肌坏死迅速,结果表明:CLS持续组织内透析冲洗和rGH局部肌注能有效地减少电损伤坏死速度和范围,值得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 84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用七叶皂苷钠 2 0mg加入生理盐水 4 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每日 2次 ;对照组用甲基强的松龙 4 0mg加入生理盐水 4 0mL中静脉注射 ,每日 1次。 2组疗程均为 5d。结果  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和综合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 %和 2 1% ,经相应对症处理后不影响治疗。结论 七叶皂苷钠治疗喘息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