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8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294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286篇
口腔科学   119篇
临床医学   665篇
内科学   392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科学   530篇
综合类   136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417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14篇
  5篇
中国医学   486篇
肿瘤学   23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情况及对居民健康危害程度,为伤害的预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居民病伤死亡报告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进行编码。用人口统计学对1988~2004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结果1988~2004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7.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9.82/10万,意外伤害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51%。意外死亡的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5∶1。意外伤害死亡在全死因中居第5位,但在YPLL顺位中居第2位。结论意外伤害已对该区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伤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Ostial PV Isol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ulmonary vein (PV) isolation by elimination of spike potentials has been reported to cure drug refractory atrial fibrillation. Because of the heterogenous morphology of the PVs, sequential electroanatom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PVs was performed in 39 patients (group A), who underwent subsequent PV isolation by interruption of all conductive myocardial fibers by distinct RF current applications using a "lasso" approach. In group B (157 patients), only biplane two-dimensional fluoroscopy was performed to guide the diagnostic and the ablation catheters. After reprocedures (in 7% of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22% of group B), which depicted a recurrence of a spike potential inside or at the ostium of  >1 previously isolated PV in all restudied patients, stable sinus rhythm was documented in 69% of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60% of patients in group B. Reasons for the relapse of the previously eliminated spike potentials include a temporary ablation effect and a too distal interruption of the conducting myocardial fiber. Detailed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enhanced the clinical success rate of PV isolation but is time-consuming using CARTO   (8.0 ± 1.7 vs 5.0 ± 1.6, P < 0.001)   . Further technical improvement to fuse the individual three-dimensional anatomy and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markers to a composed "electroanatomic" map may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in the future. (PACE 2003; 26[Pt. II]:1624–1630)  相似文献   
3.
吸碘率曲线下面积与Graves病^131I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31I治疗格雷夫斯(Graves)病的疗效与吸碘率曲线关系以探讨确定个体化给药剂量的可能。材料和方法:152例应用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根据疗效被分为治愈组和未愈组,比较两组间年龄、甲亢病史、甲状腺重量、血清游离T4、131I治疗剂量、24小时吸碘率以及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等。结果:两组间患者在甲状腺重量、甲亢发病时间、服药剂量、血清游离T4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未愈组患者年龄小于治愈组,两组间24小时最大吸碘率间无明显差异,但治愈组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2.6±18.1)明显小于未愈组(81.5±15.4,P<0.005)。所有131I治疗患者的24小时最大吸碘率(88.2±12.5)明显大于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5.8±17.6,P<0.001)。结论:Graves病患者吸碘率曲线下面积较24小时最大吸碘率更能够反应甲状腺组织的摄碘功能,可能是用来指导给药量计算的更好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后张力带固定法治疗。术后随诊分析。结果:所有骨折均在半年内愈合。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结论:张力带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量下颌角间宽与颧弓深度、颧弓长度及下颌角厚度并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在活体上通过测量下颌角间宽来推算颧弓深度、颧弓长度、下颌角厚度,为临床行颜面美容矫治术及复合体的制作提供相关资料。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颜面骨正常的成人男性尸体50具,按《人体测量方法》,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下颌角间宽、左右两侧颧弓深度与长度、下颌角厚度。结果:颧弓深度、颧弓长度、下颌角厚度与下颌角间宽其相关系数分别是,颧弓深度为0.649(P=0.001),颧弓长度为0.584(P=0.001),下颌角厚为1.0(P=0.001),颧弓深度、长度左、右无明显差别。结论:临床采用测量下颌角间宽来推算颧弓深度、颧弓长度及下颌角厚度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肠缺血/再灌注(I/R)致肺损伤时肺内HO-1/CO与iNOS/NO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肠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1 h再灌注6 h组(I/R组)、氨基胍组(AG组)和血晶素组(hemin组)。检测肺组织中HO-1和iNOS的表达,观察肺组织丙二醛(MDA)、血清一氧化氮(NO)及动脉血中氧血红蛋白(Hb-CO)的含量,同时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HO-1和iNOS表达显著增强(均P<0.01);AG组HO-1和iNOS表达较I/R组明显降低(均P<0.05);Hemin组iNOS表达较I/R组明显降低而HO-1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I/R组肺组织MDA、血清NO、血中HbCO较Sham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AG组、Hemin组肺组织MDA、血清NO显著降低(P<0.05或P<0.01)。AG组的HbCO明显降低而Hemin组的HbCO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AG组与Hemin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NO及CO对肠I/R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肺内HO-1/CO的大量生成具有使NO产生减少的作用,同时iNOS/NO的过量生成具有上调HO-1表达使CO产生增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严重肺挫伤及缺血再灌注后早期肺泡灌洗液(BALF)中表面活性蛋白(SP)-A、B、C、D动态变化与肺功能及肺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75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肺挫伤组(B)及缺血再灌注组(C)。每组均为25只。检测各组0,1,2,3,4h肺功能变化及BAIF中SP—A、B、C、D含量百分比,进行组织病理学及电镜检查。结果与A组比较,B、C组sSP—A、B、C、D含量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肺功能出现明显的损害且呈持续下降(P〈0.05);肺泡Ⅱ型细胞电镜及病理学检查呈不同程度的炎症及变性改变。结论严重肺挫伤BALF中SP—A、B、C、D动态变化与肺功能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可控性丝线的致栓效果及其治疗体表难治性海绵状静脉畸形的初步疗效。方法将丝线一端留置于不同管腔大小的静脉内,另一端挂于血管壁埋于皮下,实现其可控性,用经过不同处置的丝线,分别留置于兔耳缘静脉、股静脉,观察其引起血管栓塞的效果。选择致栓效果较好的丝线组,用于临床治疗难治性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的患者。结果几种经不同处置的丝线,均能不同程度地起到闭塞血管的作用,对于管腔稍大,血流较快的静脉(兔股静脉),浸泡丝裂霉素并打结的丝线组,致栓效果最好;临床初步应用证实,可控性丝线治疗体表难治性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结论可控性丝线静脉内留置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操作简便的治疗体表难治性海绵状静脉畸形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结核瘤、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4例脑结核瘤、15例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21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术前或接受治疗前行常规MRI和DWI。测量并计算3种疾病瘤体、瘤周围水肿带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区ADC值的比值(rADC值)。结果脑结核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0.2)×10^-3mm^2·s^-1和1.6±0.3,高级星形细胞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1±0.1,转移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0±0.2。3种疾病瘤体平均ADC值(F=33.57,P〈0.01)之间和rADC值(F=33.27,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结核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8±0.1)×10^-3mm^2·s^-1和2.5±0.2,脑高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4±0.2)×10^-3mm^2·s^-1和1.8±0.3,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9±0.2)×10^-3mm^2·s^-1和2.3±0.5。3种疾病瘤周围水肿带平均ADC值(F=23.17,P〈0.01)之间和rADC值(F=5.94,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MRI、DWI检测方法,根据病灶瘤体和瘤周水肿带的ADC和rADC值可帮助鉴别脑结核瘤、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血管瘤病理结构变化与临床演变过程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临床演变过程和病理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方法选取52例婴幼儿血管瘤标本,年龄2个月至11岁。采用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的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按患儿出生后时间:1~6个月,血管瘤中细胞增殖速度快、排列紧密,微血管数量迅速增加;7~12个月,血管瘤中细胞数量迅速减少,微血管数量减少,但总面积继续扩大;1~3岁,大部分血管瘤组织呈微血管团样,微血管面积最大;3~5岁,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均迅速减少;5岁之后,大部分血管瘤消退完成,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结论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临床演变过程和病理结构变化有密切联系,病理结构变化主导临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