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30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296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51篇
  4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0岁,因"咳嗽10个月余,咳绿色浓痰伴发热5 d"就诊本院。体格检查:神志清,一般情况可。2018年10月26日外院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1)示右肺上叶肺门旁直径约2.2 cm类圆形结节影,边缘光整,无毛刺及卫星灶,密度尚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约107 HU,静脉期CT值约89 HU,考虑为硬化性肺细胞瘤。于外院行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疗,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2.
氧化砷对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氧化砷对移植性腹水型肝癌细胞的抗癌作用。方法 :肝癌细胞 (1 8× 10 7)接种入小鼠腹腔。对照组注射NS(0 8mL) ,余组用氧化砷 (1,2 ,3μmol/L)腹腔注射 ,每日 1次 ,共 10日。结果 :第 10天腹水细胞计数 ,1,2和 3μmol/L组瘤细胞锐减 (P <0 0 5 ) ,但第 16天腹水肿瘤细胞急骤增加。结论 :氧化砷对腹水肿瘤细胞有暂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索了色谱保留值与质谱信息相结合的定性分析方法。用SE-54柱代替SE-52柱,选用六个多环芳烃化合物作为标准计算保留指数,从而改善了M.L.Lee保留指数的应用条件和范围;用文献值转换扩充了Lee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保留指数表,并利用保留时间与沸点的关系作定性佐证。应用该法鉴定了重质石油样品子组分及萘油中的46个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异构体,为质谱在异构体鉴定以及缺乏标样所产生的困难提供了可信、简便的定性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脾脏切除对胸腺和淋巴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脾脏切除(脾切)对动物胸腺和淋巴结免疫功能的影响,脾切后3w大鼠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及ConA诱导增殖均无明显变化,ConA诱导淋巴结细胞增殖脾切组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脾切后3w再用SRBC免疫,5d后小鼠腹腔淋巴结数量脾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QHS法测定淋巴结细胞对SRBC初次抗体产生脾切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O)对心瓣膜置换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9例心瓣膜置换术后伴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吸入NO0.003%,观察三个时象点:吸入NO前;开始吸入NO后15分钟;停止吸入NO后15分钟。结果:吸入NO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指数(P<0.01),停止吸入NO15分钟后,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指数恢复到原有水平。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体循环阻力指数和心脏指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吸入NO具有选择性肺血管扩张作用,是治疗心瓣膜置换术后肺动脉高压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山楂结块形成的机制,以指导预防和治疗。方法:配制以胃蛋白酶为基本液的模拟胃液,对60个山楂糊团和500g山楂糊进行酸凝实验。使用6%和8%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对酸凝后的山楂糊团、山楂糊做碱离解试验。设搅拌、非搅拌组和清水对照组作对比。结果:酸凝实验:山楂团硬度增加。清水对照组山楂团硬度明显低于酸凝组。散放入模拟胃液中的山楂糊相互接触处发生凝结,形态仍呈不规则片块状。碱离解实验:6h后碳酸氢钠溶液中均出现酸碱中和现象。非搅拌组:结块表面有碎屑脱落,至第10天碳酸氢钠溶液和清水中的结块均未自行碎解。搅拌组:搅拌时有较多碎屑脱落。第3天,1个结块碎解。至第10天,20个结块全部碎解。清水对照组:仅1个结块在第8天碎解。结论:山楂团酸凝后硬度增大。散放入的山楂糊酸凝后形态仍呈不规则片块状。碱溶液通过酸碱中和可使山楂结块表面松解,无外力作用时不能使结块碎解。  相似文献   
7.
应用小鼠骨髓细胞长周期培养(LTBMC)体系,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α(rhIL-1α)对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rhlL-1α作用后,小鼠LTBMC中悬浮细胞数增多,其中粒单系祖细胞(CFU-GM)数量也明显增加,维持时间延长。表明rhIL-1α能促进小鼠造血细胞在体外LTBMC中增殖并分化,而且与剂量有关系。rhIL-1α加入的时间,以骨髓细胞2次接种时同时加入为好,延迟加入则作用减弱。本实验对骨髓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和自体骨髓移植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血管构筑及其微循环提供更近似于人类的动物模型。方法 :在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上 ,荧光素标记血浆 ,罗丹明 6G标记WBC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正常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 ,并经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数据 ,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探索用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进行大脑皮质微循环的研究取得成功 ,作者认为采用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使观察大脑皮质的深度达 2 5 0~ 30 0 μm ,对大脑皮质内微血管构筑及微循环进行活体观测 ,可进行连续断层扫描 ,或在同一层面进行连续定位扫描监测 ,所摄取图像经监视器及计算机摄入并存盘待分析 ,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观测血管口径 ,血流速度 ,血液流态 ,白细胞 ,红细胞运动等微循环指标 ,也可用标准Bio Radthruview软件三维重建 ,观察各种血管形态 ,研究大脑皮质微血管构筑。结论 :开放颅窗的家兔动物模型是更近似于人类的动物模型 ,适合用于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寰椎因素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机制及手术切开横突孔减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5 0例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椎标本上 ,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 寰椎横突孔与椎动脉沟的成角左侧为(6 7 87± 5 39)°,右侧为 (6 9 84± 4 5 5 )° ;椎动脉沟绕寰椎侧块成角 :左侧为 (6 2 4 6± 4 6 6 )°,右侧为 (6 3 6 1± 2 31)°。寰椎横突孔前壁厚度 :左侧为 (2 96± 0 5 4 )mm ,右侧为 (3 2 1± 0 4 0 )mm。横突孔后壁厚度 :左侧为 (2 2 8± 0 5 7)mm ,右侧为 (2 0 2± 0 2 6 )mm。以上数据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椎动脉行经在寰椎横突孔与椎动脉沟内时 ,在骨性结构上有明显的两个成角 ,即横突孔与椎动脉沟的成角和椎动脉沟绕过侧块的成角 ,椎动脉的这两个成角增加了血液循环的阻力 ,同时在头颈部旋转运动时 ,椎动脉与骨性成角间更加贴近 ,这两个成角与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生有关。寰椎横突孔后壁较前壁薄 ,此数据可作炒寰椎横突孔后壁切开减压时手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对休克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在开放颅窗的家兔模型上 ,荧光素标记血浆 ,罗丹明 6G标记WBC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对休克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 ,并经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数据 ,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川芎嗪抗休克效果优于去甲基肾上腺素 ;②去甲基肾上腺素在休克状态下对口径为 60 .15 μm的动脉血管处未引起明显的血管运动 ,而川芎嗪能引起血管运动 ,尤以大剂量川芎嗪引起强烈的血管运动 ;③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增加或保持血液缘流厚度不变 ,可能是两者抗休克机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④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引起血管运动 ,尤以中小血管处明显。结论 :川芎嗪抗休克效果优于去甲基肾上腺素。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增加或保持血液缘流厚度不变 ,可能是两者抗休克机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