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小切口双重荷包缝合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介绍一种疗效确切,创伤小,矫正重度乳头内陷的新术式.方法 设计切口位于乳晕第四象限,方向斜向外下方,呈放射状切口,长约1.5 cm,松解乳头基底部,切断牵拉的纤维条索,上提乳头,在距乳头0.8cm和1.5cm处,双重荷包缝合固定.结果 12例乳头内陷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至4年,均获得满意疗效.乳头横径、纵径、高度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 该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微、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不易复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兔阴茎感觉神经来源。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只,A组在左侧脊神经上记录,B组在右侧脊神经上记录。对家兔阴茎施加不同大小的机械刺激,用神经单纤维记录技术,在同侧S1~S4脊神经上记录单纤维放电。结果:通过对家兔阴茎施加各种不同机械刺激,在同侧S2~S3脊神经上能记录到放电,S1、S4脊神经上未能记录到放电。左侧脊神经放电纤维数量分别为:S2:39.67±3.14,S3:21.00±2.19;右侧脊神经放电纤维数量分别为:S2:40.00±3.16,S3:19.67±2.58,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家兔阴茎皮肤感觉来源于S2~S3脊神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取分离细脚拟青霉总多糖 (PtPs) ,探讨其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淀法提取PtPs成分 ;用不同浓度的PtPs单独或协同脂多糖 (LPS)在体外刺激PBMC ,酶联免疫法测定TNF α的水平 ,溴化四唑蓝法测定增殖活性。结果所得PtPs制品的纯度为 76 .1% ;适当剂量的PtPs (10 0~ 5 0 0 μg/ml)能够单独或协同LPS提高PBMC对TNF α的分泌 ;还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PBMC的增殖活性。结论PtPs对体外培养的PBMC具有激活作用 ,可能是发挥免疫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丹参水溶性部位钙拮抗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荧光探针Fura-2定量分析法 ,分别测定丹参注射液及其活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对离体健康成人红细胞胞浆Ca2+ 浓度的影响。结果 :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均有降低成人红细胞胞浆Ca2+ 浓度的作用 ,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 ,二者合并用药 ,药效相加 ,作用与丹参注射液相似。结论 :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可能是丹参注射液钙拮抗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躯干控制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功能、平衡、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并与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进行疗效对比。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受试者和评估者盲,治疗师非盲。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n=15)每次接受30 min高强度躯干控制训练加15 min低强度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共45 min,每天1次,5 d);对照组(n=15)每次只接受45 min低强度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每天1次,5 d。躯干功能是主要结局指标,采用躯干损伤量表(trunk impairment scale,TIS)评估,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平衡、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采用Brunel平衡量表(brunel balance assessment,BBA)、改良的Rivermead移动指数(modified rivermead mobility index,MRMI)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在干预前、后对受试者进行评估。  结果  共纳入30例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2.93±13.51)岁,男性21例,女性9例。治疗前两组基线可比。最终27例完成规定的康复训练,试验组有2例中途退出,对照组有1例中途退出,评估者在这3例受试者接受第4次治疗后对其进行了结局指标的评估,结果纳入结果分析。两种干预方法都没有发生不良事件。两组患者治疗前,干预前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5 d后,TIS总表、TIS静态坐位平衡亚表、TIS协调亚表、BBA、MRMI和MBI得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躯干控制训练组治疗后对动态坐位平衡的改善更显著,TIS动态坐位平衡亚表分数的增加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躯干控制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功能、平衡、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改善,且躯干控制训练比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更能改善动态坐位平衡。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引起的异位ACTH综合征非常罕见.本文详细介绍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临床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其诊治.提出正确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生化、激素分泌、影像学、病理学、肿瘤免疫组化染色进行最终的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甲状腺癌手术经验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4月~2005年4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2例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原发性甲状腺癌(PTC)的癌前病变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92例原发性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85例(92.9%),滤泡状癌和髓样癌各2例,未分化癌1例,非典型腺癌恶变和癌变各1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20例(21.74%),伴同时性肺转移2例(2.17%),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癌变3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7例(癌变2例)。治疗行甲状腺癌根治术76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加患侧颈淋巴清扫术14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加肺转移灶切除术(肺叶切除术)2例。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治疗首选甲状腺癌根治术,有孤立远处转移灶的可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加远处转移灶切除术,建议推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加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金元医家窦汉卿针灸理论产生的文化因素,笔者对窦氏生平材料进行梳理,以探讨窦氏与道家之间的关系。通过手工检索得到古代历史文献数则,同时对日本回归的明代吴嘉言《医经会元·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窦汉卿针灸受到宋初道医《素问亡篇·刺法论》的影响,又得山人宋子华传授《交经八穴》;窦氏与全真派道士樊志应有所交往,但无明确的医学往来记录;《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可能为道医在窦氏针灸基础上的改编汇集之作。窦汉卿与道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借力的双向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胆冲剂对胆汁成石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利胆冲剂对胆汁成石趋势的影响. 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利胆冲剂组、胆酸钠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测定服用利胆冲剂前后四项胆汁成石趋势指标:LI,UCB%,BSI和Z值. 结果 患者服用利胆冲剂前的LI,UCB%,BSI和Z值分别为1.298±0.265,34.72±2.96,0.353±0.093和0.556±0.499;而服用利胆冲剂2周后的LI,UCB%,BSI和Z值分别为0.926±0.208,8.93±1.19,0.154±0.056和0.257±0.211,均显著低于服药前.胆酸钠组和对照组服药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 结论 利胆冲剂能有效降低胆汁的成石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cl-2基因转染对缺氧再复氧损伤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能介导Bcl-2基因转染和表达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Bcl-2),转染体外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株(IEC-6),检测其Bcl-2基因表达变化,分别对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单纯给予缺氧复氧处理)、Ad-CMV/Bcl-2转染组(AdCMV/Bcl-2腺病毒载体转染48h后再给予缺氧复氧处理)细胞的凋亡率、死亡率及活力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微弱表达,Ad/CMV-Bcl-2转染组细胞Bcl-2基因高表达;经缺氧再复氧处理后,Annexin-V-Flous试剂盒检测死亡细胞明显减少(P0.01),凋亡显著受到抑制(P0.01);采用MTT法证明,Ad/CMV-Bcl-2转染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cl-2基因转染可显著减轻缺氧再复氧导致的肠上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