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测慢性持续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水平及其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探讨IL-17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哮喘组(23例)未经过规范化治疗的慢性持续期过敏性哮喘患者予以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测定肺功能,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IL-17、IL-10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正常组(12例)为健康体检者,给予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IL-17、IL-10并与哮喘组相比较。结果哮喘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而IL-10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1个月后前者明显下降(P0.01)而后者显著增高(P0.01);哮喘组治疗1个月后FEV1%pred、PEF%pred较治疗前升高(P0.01),嗜酸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外周血血清IL-17水平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呈中度正相关(r=0.614,P=0.002)。结论 IL-17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进一步提示哮喘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哮喘患者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血清IL-17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伤性胆总管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及2011年9月治疗的2例胆总管损伤漏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在首诊漏诊.1例术后第六天再次手术探查,术中见胆管下段坏死,胆总管基本离断;另1例首诊术中探查胆总管,未发现胆总管裂伤,仅见胆总管下段近十二指肠处有一小处淤血,未行特殊处理,置管引流,术后第四天引流出大量胆汁,再次行剖腹探查术,发现于胆总管淤血处坏死穿孔.1例经3次手术后治愈,1例经2次手术后治愈,2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创伤性胆总管损伤极易漏诊,术中细致探查、彻底清除局部积血和坏死组织是避免漏诊的关键.治疗应因病而异,一般可采用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损伤范围大于胆管周径50%、炎症较重者应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或胆总管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L-17、IL-10与IL-4、IFN-γ失衡状态在慢性持续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3例未经过规范化治疗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时检测血清IL-17、IL-10及IL-4、IFN-γ水平,同时检测12例正常人上述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哮喘组治疗前外周血清IL 17水平为(227.17±17.76) ng/L,高于正常组水平(148.92±15.50)ng/L(P<0.05).治疗1周、1个月哮喘组IL-1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哮喘组治疗前外周血清IL-10水平为(202.29±8.07) ng/L,低于正常组(265.11±12.97)ng/L(P<0.01).治疗1周、1个月哮喘组IL-10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2)哮喘组治疗前外周血IL-4水平为(139.45±5.52)ng/L,高于正常组(78.70±4.75)ng/L(P<0.05).治疗1周、1个月哮喘组IL-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哮喘组治疗前外周血IFN-γ为(6.58±1.80)ng/L,低于正常组(47.19±5.87)ng/L(P<0.05).治疗1周、1个月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 <0.05).结论: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同时存在IL-17、IL-10和IL-4、IFN-γ的失衡状态,提示IL-17、IL-10与IL-4、IFN-γ失衡共同参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基于无创心输出量监测的早期运动康复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CABG的患者20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两组均予以 CABG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给予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康复组随机分为常规康复亚组和精准康复亚组。其中常规康复亚组通过监测心率、血压控制运动强度和风险;精准康复亚组通过监测心率、血压、无创心输出量控制运动强度和风险。结果 出院前对照组Barthel指数70.89±13.60,6MWT距离263.33±77.71米,康复组Barthel指数74.66±10.27、6MWT距离294.73±86.87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住ICU时间48.31±65.23小时,康复组住ICU时间37.43±31.00小时,康复组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常规康复亚组4例患者发生低血压,精准康复亚组无患者发生低血压,精准康复亚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常规康复亚组(P<0.05)。结论 围术期实施早期运动康复可以提高CABG患者出院前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缩短住ICU时间。基于无创心输出量监测的早期运动康复能提高运动康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A)慢性持续期患者外周血、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及吸入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未经过规范化治疗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26例,据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分为NA组13例及嗜酸性粒细胞哮喘(EA)组13例,均给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检测血、痰ECP水平,且检测NA组外周血及痰标本中炎症细胞分类计数及肺功能.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血、痰E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两组血、痰EC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A组痰中性粒细胞(NEU)百分比、NEU计数较前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及75%和50%容量时的呼气流速-容量曲线较前上升(P<0.05),但血炎症细胞分类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NA组血ECP水平与NEU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痰标本的ECP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痰ECP水平、痰NEU百分比均与FEV1%、PEF%等呈负相关(P<0.05).结论 NA慢性持续期患者外周血及痰上清液中均有ECP表达,且表达水平与EA慢性持续期患者无差异,并与气流受限密切相关;联合吸入治疗初期对NA患者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有一定作用,但尚不能降低EC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期间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年龄为(51.05±11.93)岁,其中男性52例(61.90%).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PG)为(82.95±36.26)mmHg(1mm...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硫酸镁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量(FEV_1)、最大呼吸量(PEF)以及用力肺活量(FEV)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92%,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8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硫酸镁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之中,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够缓解患者肺部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测慢性持续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水平及其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探讨IL-17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哮喘组(23例)未经过规范化治疗的慢性持续期过敏性哮喘患者予以吸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测定肺功能,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IL-17、IL-10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正常组(12例)为健康体检者,给予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IL-17、IL-10并与哮喘组相比较.结果 哮喘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而IL-10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1个月后前者明显下降(P <0.01)而后者显著增高(P<0.01);哮喘组治疗1个月后FEV1%pred、PEF% pred较治疗前升高(P<0.01),嗜酸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外周血血清IL-17水平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呈中度正相关(r=0.614,P=0.002).结论 IL-17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进一步提示哮喘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哮喘患者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血清IL-17水平.  相似文献   
9.
Th17/Treg的提出突破了经典理论Th1/Th2失衡的局限性,IL-17、IL-10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中的发生发展已经引起高度关注,然而基于它们之间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缺乏深度和系统性,本文就Th17/Treg细胞及其它们的主要相关因子IL-17、IL-10、中性粒细胞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蓝小燕  许萍萍  龚臣  江锦芳 《广西医学》2022,(12):1346-1351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癌性厌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4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肿瘤患者食欲症状问卷(CASQ)、疼痛视觉模拟量表、癌症复发恐惧问卷(FCR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文版癌症疲乏量表(CFS)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癌性厌食水平与相关心理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癌性厌食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24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CASQ得分为(21.15±3.60)分,得分较低的前3个条目分别为加餐情况、精力状况、味觉变化。不同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手术史、疼痛程度、经济负担的消化道肿瘤患者CASQ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为18~35岁、女性、临床分期为Ⅳ期、有手术史、重度疼痛、经济负担很重的患者CASQ得分相对更低。消化道肿瘤患者癌性厌食水平与FCRI得分、HADS A和D亚量表得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CFS得分无相关性(P>0.05)。性别、临床分期、手术史、HADS A和D亚量表得分是消化道肿瘤患者癌性厌食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消化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