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阿霉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H9c2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诱导损伤组和葛根素低、中、高浓度处理组。除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外,其他各组加入阿霉素及相应浓度葛根素。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Caspase-3、Cleaved-caspase-3、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阿霉素诱导损伤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Caspase-3比值增加,p-Akt/Akt比值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霉素诱导损伤组比较,葛根素高浓度处理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Caspase-3比值降低,p-Akt/Akt比值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激活Akt蛋白来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提示葛根素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心肌保护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干预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模型小鼠中Th1/Th2细胞及其转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揭示电针干预改善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OVA-DTH)、电针治疗组(DTH+EA)、假电针治疗组(DTH+Sham),每组8只。电针治疗组予电针"足三里"穴,连续刺激7d;假电针组在"足三里"穴下5mm处的非穴位施行电针,时间同前。分离脾脏单个核细胞,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学检测CD4~+IFN-γ~+T细胞和CD4~+IL-4~+T细胞数量,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T-bet及GATA-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电针"足三里"减少T-bet(IFN-γ转录因子)蛋白表达,降低CD4~+IFN-γ~+T细胞比例,抑制Th细胞向Th1分化。结论电针干预通过抑制Th1分化,重建Th1/Th2平衡,改善Th1介导的过敏性皮肤炎症。电针足三里可作为过敏性炎症和Th1介导的炎症反应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模型小鼠的作用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1)、模型组(OVA-DTH)、电针治疗组(DTH+EA)、假电针治疗组(DTH+Sham),每组8只。电针治疗组予电针"足三里"穴,假电针组在"足三里"穴下0.5cm处的非穴位施行电针。测量小鼠足垫厚度;HE染色检测炎性细胞浸润;ELISA法检测血清IgG、IgE及足垫组织匀浆上清炎性因子(IFN-γ、TNF-α、IL-4和IL-5)水平。结果电针"足三里"缓解DTH病理进程,减轻足垫肿胀,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抑制IgG和IgE分泌,降低组织匀浆液IFN-γ、TNF-α含量。结论电针"足三里"减轻了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炎症反应,可作为治疗过敏性炎症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痛小鼠模型背根神经节(DRG)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控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痛的机制。方法:选择成年C57小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在第1、3、5、7天分别通过腹腔注射2 mg/kg紫杉醇进行造模;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溶媒。造模结束后(第9天),电针组给予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频率15 Hz,强度1 mA,30 min/次,1次/d,共7 d。采用“up and down”法测定足底机械阈值(PWMT);采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DRG组织的病理特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DRG组织MCP-1和CD68免疫阳性面积百分比;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RG组织CD68、MCP-1、iNOS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DRG组织巨噬细胞超微结构。结果:(1) PWMT: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模型组第8、11、13、15天PWMT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桑白皮含药血清对高脂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的抑制效应,探讨桑白皮治疗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桑白皮药物血清并干预胰岛β细胞,分为正常组、高脂高糖组、药物血清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Bax和Bcl-2表达水平,FCM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根据细胞活性检测选择10倍药物血清细胞。FCM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高脂高糖组细胞凋亡率高(0.05);与高脂高糖组比较,药物血清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高脂高糖组Bcl-2表达减少而Bax表达增加;与高脂高糖组比较,Bcl-2表达增加而Bax表达减少(0.05)。结论桑白皮药物血清可抑制高脂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其抑制作用是通过调节Bax和Bcl-2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能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本文从电针预处理的取穴方法和电针使用情况以及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电针预处理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运用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腧穴配伍角度,比较"标本配穴"电针与常规配穴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防治效应,观察"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优势作用,为临床腧穴配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标本配穴组、常规配穴组,每组各25只。模型组采用改良的MCAO线栓法缺血2h后行再灌注,制备大鼠右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两电针组造模前取相应腧穴接HANS-200电针仪预处理,疏密波,频率2/100Hz,强度1mA,每15min为1个刺激单元(通电10min,留针5min),连续重复4次,共计1h。脑缺血再灌后3h对各组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用TTC法检测梗死百分比,检测海马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HE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电针预处理后两电针组行为学评分、梗死百分比和MDA含量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SOD活性值和GSH-Px活性值均较模型组升高(P0.01),海马神经元损伤较模型组减轻;两电针组之间比较,标本配穴组行为学评分、梗死百分比和MDA含量低于常规配穴组(P0.05),SOD活性值及GSH-Px活性值均高于常规配穴组(P0.01),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较常规配穴组轻。结论 "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可能是通过激活大量抗自由基酶,减轻大量自由基对神经元的氧化应激损伤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这种抗损伤效应优于常规配穴电针预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ion 1, SIRT1)途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只。A组仅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给予其他处理;B组采用改良的MCAO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组造模前取百会、肾俞、三阴交行电针预处理。比较各组再灌注3 h后神经行为学评分,并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容积百分比,采用HE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蛋白表达。结果 C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百分比较B组均显著降低,SIRT1和PGC-1α蛋白表达较B组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内源性脑SIRT1和PGC-1α蛋白表达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