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9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测2011-2018年兰州市艾滋病(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AIDS)流行特征及县区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分布的时空聚集性,为兰州市HIV/AIDS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采用时空扫描计量法对HIV/AIDS报告数时空聚集性进行探测、检验、分析,获得艾滋病疫情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聚集特征,并用ArcGIS 10.3实现探测结果的可视化。  结果  2011-2018年,兰州市HIV/AIDS分布共存在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时空聚集区。其中一类聚集区为城关区、安宁区和皋兰县,聚集时间为2015-2018年(LLR=108.63,RR=2.02,P < 0.001);二类聚集区为七里河区,聚集时间为2015-2018年(LLR=60.93,RR=2.11,P < 0.001)。探测到七里河区在2014-2017年出现了异性传播的一类聚集,皋兰县、安宁区和城关区在2015-2018年出现了异性传播二类聚集;探测到皋兰县、安宁区和城关区在2015-2018年出现了同性传播一类聚集;七里河区在2017-2018年出现了同性传播二类聚集。  结论  兰州市HIV/AIDS疫情无论是病例报告数还是不同传播途径均存在时空聚集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该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蟑螂消长规律,完成国家监测任务。方法粘捕法。结果捕获蟑螂31 258只,均为德国小蠊,2006-2010年农贸市场、宾馆、餐饮单位、居民社区和医院蟑螂密度分别为3.30只/张、4.50只/张、2.68只/张、3.86只/张、0.51只/张,侵害率分别为11.03%、33.56%、16.43%、18.89%、6.02%。蟑螂密度每年2~8月逐步升高,9~10月出现一高峰,侵害率的高峰出现在10月。结论应充分利用季节和气候变化规律对蟑螂消长的影响,结合环境治理开展蟑螂密度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采用加权秩和比(WRSR)法对兰州市血液透析门诊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根据WRSR法选取5项指标,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按风险高低划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对兰州市17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进行HCV传播风险评估。结果 WRSR值与概率单位存在高度相关性(r=0.981,线性回归方程为:WȒSR=0.164×Y-0.311)。分档结果显示Y16和Y17两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感染HCV为低风险,Y1医院血液透析门诊HCV感染有高风险,其他14所医院为中等风险。结论 兰州市医院血液透析门诊中HCV传播风险等级差异很大,大部分处于中、低风险水平。血液透析门诊应根据自身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HCV传播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6~8岁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兰州市6~8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龋病的预防、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的情况,选择兰州市城关区45所小学6~8岁小学生1193名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健康检查;原始数据采用Excel、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结果城市与城乡结合部儿童口腔卫生状况、牙龈健康状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城乡结合部儿童的口腔综合健康状况好于城市,城市儿童的牙龈健康状况要好于城乡结合部儿童。牙列状况、牙颌状况健康水平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上的口腔健康问题中,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儿童在口腔健康水平和牙龈健康水平上还是有差异的。提示,今后在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时,要注意不同地区的健康教育内容应该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6.
王辉      仇杰    王宇红  蒋永萍  李盛  齐跃军  刘萍  张维娟  赵红  张晓宇  张艳  刘旭栋  王蒙 《现代预防医学》2019,(13):2310-2313
目的 了解 2016-2018 年7月兰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狂犬病预防控制及暴露处置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兰州市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暴露人群的就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7月共报告37293例狂犬病暴露病例,男女性别比1.20∶1,平均年龄(32.19±19.01)岁,15~29岁组暴露人数最多;2016年和2017年暴露率分别为330.71/10万和405.57/10万,狂犬病暴露人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季节分布主要以夏秋季(6-10月)为主(55.61%),峰值为7月;暴露地区以城区为主(81.91%);暴露分级中以Ⅱ级暴露21199例(56.84%)为主,接种程序以Essen程序为主,接种完成率逐年降低,全程规范接种率逐年升高,超期接种率逐年降低,Ⅲ级暴露者被动免疫试剂使用率为3.65%,且逐年增高;PEP起始时间符合规范的为94.16%,延迟天数分组中1~3天组最高。结论 兰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年暴露率较高,处于暴露率较高地区,建议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狂犬病暴露率、提高疫苗接种率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率,降低狂犬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加权秩和比(WRSR)法对兰州市血液透析门诊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风险进行评估。方法根据WRSR法选取5项指标,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按风险高低划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对兰州市17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进行HCV传播风险评估。结果 WRSR值与概率单位存在高度相关性(r=0.981,线性回归方程为:WRSR=0.164×Y-0.311)。分档结果显示Y16和Y17两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感染HCV为低风险,Y1医院血液透析门诊HCV感染有高风险,其他14所医院为中等风险。结论兰州市医院血液透析门诊中HCV传播风险等级差异很大,大部分处于中、低风险水平。血液透析门诊应根据自身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HCV传播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兰州市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兰州市五家医院血透门诊血透患者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血液透析过程相关因素、HBV病毒感染检测资料,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  结果  共调查565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HBV阳性31例,感染率为5.49%。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使用血液制品(1 998年以前OR=8.077,95%CI:3.469~18.803;1998年以后OR=2.678,95%CI:1.719~4.170)、输血(1 998年以前OR=5.344,95%CI:2.212~12.910)、透析龄/月(OR=1.008,95%CI:1.002~1.014)、创伤性美容(OR=1.954,95%CI:1.015~3.766)、文化程度低(OR=3.564,95%CI:1.881~6.753)使透析患者感染HBV的风险提高;年龄>40岁(OR=0.214,95%CI:0.064~0.712)的血液透析患者相对于25岁以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较低。  结论  使用血液制品、输血、透析龄越长、创伤性美容和文化程度低能增加血透患者感染HBV风险,在临床中应格外重视血液和血液制品管理和使用,规范透析操作,加强乙型肝炎防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暗娼人群(FSW)艾滋病和梅毒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城关区娱乐场所从事商业性交易的女性,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状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的使用和求医行为等。血液采集进行艾滋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FSW1200人,未检出HIV感染者,检出梅毒108例,检出率为9.00%;最近1个月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78.33%,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2.50%。49.66%的调查对象有固定性伴,其最近1个月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43.50%,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51.25%。结论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艾滋病/梅毒感染的潜在危险,应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力度,促进其建立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生、托幼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的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城关区共计报告传染病43 401例,中小学生、幼托儿童传染病报告病种22种,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8.69%.发病居前5位的分别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痢疾和风疹,分别占学生发病的23.75%、21.98%、17.44%、12.61%和7.83%.托幼儿童发病高于小学生,小学生发病高于中学生.结论 学生传染病发病以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部分发生在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说明学校是传染病疫情暴发的主要场所.因此,要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首先降低中小学生、托幼儿童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