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存活,诱导血管新生,但其促进血管新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3D体外管状形成模型中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提取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培养使之形成细胞小球,将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接种于Ⅰ型胶原-甲基纤维素的3D环境中培养,然后分别加入50,70,100μg/L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继续培养,于培养24,48h观察并测量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枝长度和分枝条数。结果与结论:经分离的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在Ⅰ型胶原-甲基纤维素3D环境中培养24h,均可见管状分枝,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管状分枝生长,以100μg/L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促生长效果最明显,分枝也最多。培养至48h,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的分枝更长。说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3D体外管状形成模型中可促进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发芽及管状结构的形成,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存活,诱导血管新生,但其促进血管新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3D体外管状形成模型中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提取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培养使之形成细胞小球,将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接种于Ⅰ型胶原-甲基纤维素的3D环境中培养,然后分别加入50,70,100 μg/L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继续培养,于培养24,48 h观察并测量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枝长度和分枝条数.结果与结论:经分离的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在Ⅰ型胶原-甲基纤维素3D环境中培养24 h,均可见管状分枝,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管状分枝生长,以100 μg/L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促生长效果最明显,分枝也最多.培养至 48 h,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的分枝更长.说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3D体外管状形成模型中可促进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发芽及管状结构的形成,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血梗死心肌的血管新生中扮演重要角色。最近研究证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存活,诱导血管新生,被认为是一种促血管新生的生长因子,但其促进血管新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尚不甚清楚。 目的: 使用3D体外管状形成模型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否促进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管状结构形成进行研究,以揭示BDNF促进血管新生的可能细胞机理。 方法: 经分离的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悬浮于含0.2%甲基纤维素的DMEM培养液(25% FBS)中于非贴壁U型底96孔培养板中培养,使之形成细胞小球,将CMECs小球于含10% FBS的Ⅰ型胶原(1.5 mg/ml)-甲基纤维素(1:1)中混匀后,置37 ℃,5% CO2的培养箱30 min,然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50 ng/ml、70 ng/ml、100 ng/ml)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经培养1天后,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枝长度和分枝条数进行分析。 结果: 经分离的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在甲基纤维素和Ⅰ型胶原3-D环境中培养24、48小时后,对每个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管状分枝总长度进行比较发现:24小时后,对照组为2899?5 祄;50 ng/ml BDNF组为3612?54 祄;70 ng/ml BDNF组为4734?82 祄;100 ng/ml BDNF组为5057?72 祄;48小时后:对照组为5349?58 祄;50 ng/ml BDNF组为6085? 祄;70 ng/ml BDNF组为8176?01 祄;100 ng/ml BDNF组为8358?89 祄;不同浓度BDNF处理组的管状分枝总长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每个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的分枝总条数进行比较发现:对照组为15条;50 ng/ml BDNF组为19条;70 ng/ml BDNF组为20条;100 ng/ml BDNF组为21条;不同浓度BDNF组的分枝总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3D体外管状形成模型中可促进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发芽及管状结构的形成,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的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其浓的升高而呈增强。本研究结果提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有效促进心肌血管新生的细胞机理,很有可能是通过有效促进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发芽和管状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背景:心脏Telocytes可能是心肌细胞及心脏内源性干细胞的联系及支持细胞,在心肌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和心室重构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Telocytes在心脏中的分布与相应的功能所知甚少。 目的:观察Telocytes在大鼠心脏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 方法:取成年SD雌性大鼠心脏,行横断面连续冰冻切片,分别取心脏心底部、心脏中间部、心房-心耳部分的代表性切面进行抗c-kit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elocytes在心脏的分布情况。 结果与结论:结果发现心底部(26个/mm2)和心房-心耳部(20个/mm2)的Telocytes密度明显多于中间部(9个/mm2)。上述三个代表性横断面,其心肌外层区域Telocytes密度(心底部:18个/mm2;中间部:5个/mm2;心房-心耳部:13个/mm2)显著多于心肌内层区域(心底部:7个/mm2;中间部:4个/mm2;心房-心耳部:7个/mm2)。结果提示心脏Telocytes在心脏不同部分的分布不同,可能与心肌细胞及其内源性干细胞在上述区域分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舒宝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建立高血脂模型,第9周起设对照组(高脂饲料)、实验组1(普通饲料+心舒宝)、实验组2(高脂饲料+心舒宝),直到14周,用试剂盒及血糖监测系统测量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糖浓度。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心舒宝可有效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C及LDL水平;②心舒宝对高血脂大鼠模型血清中的TG、HDL及血糖的水平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心舒宝可有效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C与LDL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能有效干扰小鼠附睾特异的类辅脂酶meClps基因表达的RNA靶点,并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i敲低meClps
表达后分析对精子运动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0-C1-meClps中并转染NIH-3T3细胞,用meClps抗血清检
测meClps蛋白的表达。针对meClps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靶向干扰meClps表达的寡核苷酸序列,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
pRNAT-U6.2/lenti-RNAi-251、224和286。将重组慢病毒干扰质粒分别与pDsRed2.0-C1-meClps共转染到NIH-3T3细胞,半定
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eClps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将筛选得到的干扰效果最好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
毒,注射到小鼠附睾头部组织后分析对附睾尾部精子运动性能的影响。结果构建了体外表达meClps 蛋白的
pDsRed2.0-C1-meClps 表达载体和靶向meClps 基因的慢病毒RNAi 载体。靶向meClps 的RNA 干扰载体对转染
pDsRed2.0-C1-meClps后的NIH-3T3 细胞中的meClps 的mRNA和蛋白表达都有抑制,但以转染pRNAT-U6.2/lenti-RNAi-251
对meClps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包装后的慢病毒注射到小鼠附睾头部后附睾尾部组织中的精子运动速率降低(P<0.05)。结论
筛选出RNAi-251能有效干扰meClps表达,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i敲低meClps表达后精子运动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运动机能随增龄的变化规律,以及运动对高龄大鼠运动机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26月龄、8月龄和2月龄SD大鼠进行为期2周的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干预,测定大鼠运动前后前肢拉力、耐力、躯体向上活动能力及极限速度4个机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26月龄大鼠组的前肢拉力、耐力、躯体向上活动能力、极限速度均显著低于8月龄组和2月龄组,且后3个指标呈现增龄性下降;②26月龄和8月龄组的前肢拉力运动后高于运动前,8月龄组和2月龄组的躯体向上活动能力运动后高于运动前;③运动干预前后4项指标的运动机能总评分进行比较,26月龄组运动后显著高于运动前。结论 大鼠的前肢拉力、耐力、躯体向上活动能力及极限速度等4项运动机能指标呈增龄性下降,可作为大鼠运动机能的衰老指标。中等强度的跑台运动能显著改善高龄大鼠总运动机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鼠左心室前壁(相当于心肌发生梗死的梗死区和边缘区)是否存在转移核糖核酸来源的小片段RNA(tRFs)的表达。方法分离出大鼠左心室前壁(相当于心肌发生梗死的梗死区和边缘区)的心肌组织并提取总RNA。使用Illumina技术对小片段RNA进行测序,以获的该两个区域的50 nt以下小片段RNA的序列及表达量信息。利用Fstax和Bowtie软件,及Perl语言编程对长度为30~36 nt部分的小片段RNA进行注释,并比较两个区域tRF表达量差异。结果大鼠心脏左心室前壁(相当于心肌发生梗死的梗死区和边缘区)的心肌组织存在tRF表达,而来源于tRNA的tRFs分别占总小片段RNA的9.15%和7.30%。且两个区域的经鉴别的28中tRFs种类及表达量十分接近。无论是相当于梗死区还是相当于边缘区的心肌组织,Gly GCC和Val CAC两个tRNA来源的tRFs占了所有tRFs的84.73%和84.66%。每一种tRNA来源的tRFs在两个区域间的表达差异小于4%。结论生理状态下心肌组织存在tRF表达,相当于心肌发生梗死的梗死区和边缘区的心肌tRFs表达谱是十分接近的。  相似文献   
9.
背景: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存活,诱导血管新生,但其促进血管新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3D体外管状形成模型中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 方法:分离提取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培养使之形成细胞小球,将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接种于Ⅰ型胶原-甲基纤维素的3D环境中培养,然后分别加入50,70,100 μg/L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继续培养,于培养24,48 h观察并测量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枝长度和分枝条数。 结果与结论:经分离的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在Ⅰ型胶原-甲基纤维素3D环境中培养24 h,均可见管状分枝,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管状分枝生长,以100 μg/L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促生长效果最明显,分枝也最多。培养至    48 h,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的分枝更长。说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3D体外管状形成模型中可促进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发芽及管状结构的形成,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正piRNA是指能与PIWI家族蛋白结合的小RNAs,其功能主要是稳定生殖细胞正常发育,在其他体细胞内也参与生理功能的调控[1]。相当一部分的piRNA通过被称作"pingpong"循环机制去识别与切割其靶基因的转录本mRNA(图1),并通过该机制去实现初级piRNA(primary piRNA)和次级piRNA(secondary piRNA)循环利用,piwil4或piwil2与相应的piRNA结合,通过piRNA的5'端前10~11个碱基作为介导序列,依照碱基互补原则,对与之互补的靶mRNA进行切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