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烜  黄力新  聂松青  齐宪荣  张强 《药学学报》2003,38(11):863-866
目的以单纯胰岛素为对照,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研究包裹在脂质体内部胰岛素二级结构的变化。方法分别对单纯胰岛素、胰岛素与空白脂质体混合物(样品I)及包裹胰岛素的脂质体(II)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样品I和样品II中胰岛素的FTIR谱图形状与单纯胰岛素相比基本一致,仅α-螺旋百分比略有下降(由36.09%分别下降到31.68%和31.45%),β-折叠百分比略有增加(由47.83%分别增加到53.29%和51.36%)。样品I和样品II中胰岛素的二级结构无明显差别(α-螺旋百分比为31.68%和31.45%,β-折叠百分比为53.29%和51.36%)。结论包裹在脂质体内部胰岛素的二级结构与单纯胰岛素相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琥珀酸胆固醇酯(CHEMS)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膜稳定作用以及作用机制;以CHEMS和DPPC为膜材制备柴胡皂苷-D(SSD)脂质体,考察其包封率和溶血性。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荧光释放实验考察CHEMS的膜稳定作用,傅立叶红外(FT-IR)研究CHEMS与DPPC膜的作用机制,沉降实验研究CHEMS与SSD相互作用,溶血实验考察了以CHEMS为膜材包裹SSD脂质体的溶血性。结果CHEMS在膜稳定性上优于胆固醇(CHOL),CHEMS与DPPC的极性端头同时有氢键和静电作用;CHEMS与SSD不会形成不溶性复合物(INCOM),用DPPC和CHEMS为膜材制备了稳定的SSD包裹的脂质体,其溶血性大大降低。结论CHEMS对DPPC膜的稳定作用大于CHOL,并可取代CHOL作为制备胆固醇依赖性的溶血性皂苷脂质体的膜稳定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效果。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两种包载多西他赛(docetaxel,DTX)的聚合物胶束:普通胶束(DSPE-mPEG2000-Micelles,DM)和含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1000)的聚合物胶束(TPGS1000/DSPE-mPEG2000-Micelles,TDM)。评价胶束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尾静脉注射4T1/Luc细胞建立小鼠肺转移模型,评价胶束治疗后的肺部肿瘤生物发光强度和结节数量。结果 所制备的载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包封率>85%,载药量约为3%,粒径约为20 nm,zeta电位约为 -4 mV,且TDM包封率和载药量更高,粒径更小。两种聚合物胶束均可降低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小鼠肺部肿瘤生物发光强度、减少肺部结节数量,且TDM作用更强。结论 含TPGS1000的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TDM具有较好的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瘤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细胞肿瘤中最常见并且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尽管对其研究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胶质瘤依然是现今最难治疗的肿瘤。许多候选药物在临床前试验有较好效果的药物在临床试验后期失败,提示动物模型的改进的必要性。随着药理学,药剂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建立科学的、可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对于胶质瘤的发病机制,评价药物疗效与给药方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目前对胶质瘤的治疗方法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methoxyl 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 acid),mPEG-PLA]二嵌段共聚物及其载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的胶束,验证共聚物的结构,并考察胶束的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特性及其溶血性质。方法:采用辛酸亚锡催化的开环聚合法制备不同嵌段比例的mPEG-PLA二嵌段共聚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验证其结构,凝胶渗透色谱(GPC)考察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用透析法、丙酮溶剂蒸发法及丙酮挥发透析法制备空白及载ATRA胶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胶束的形态,动态光散射仪(DLS)测定其粒径分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研究其体外释放性质及溶血性质。结果:制备了5种不同嵌段比例的mPEG-PLA共聚物,TEM结果显示ATRA胶束呈类球形。胶束的粒径及载药量受制备方法、药物/嵌段共聚物比例以及嵌段共聚物性质的影响,通过筛选得到丙酮挥发透析法及嵌段共聚物/药物的比例为5∶2为最适制备条件,得到胶束的平均粒径在267.5~431.8 nm内,并随着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增大而增加;胶束的载药量在11.23%~20.01%内,包封率为31.79%~56.57%,也具有随疏水嵌段增大而增加的趋势。载药胶束在PBS-乙醇(9∶1)的释放液中48 h体外累积释药率为61.6%~94.1%,载药胶束与50%血浆混合后药物释放趋于零级,药物的释放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和载药量的减小而增加。100~150mg.L-1的载药胶束无溶血现象,而5 mg.L-1的ATRA溶液即出现溶血。结论:通过研究嵌段比例对mPEG-PLA嵌段共聚物载ATRA胶束一系列体外性质的影响,为选择最适的嵌段共聚物比例提供了依据。载药量,体外释放及溶血性质结果显示mPEG-PLA嵌段共聚物载ATRA胶束具有明显的增溶,缓释作用,并能够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叶酸受体为靶向的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与性质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颖  齐宪荣 《药学学报》2008,43(11):1134-1139
为了研制一种能通过叶酸受体途径靶向肿瘤细胞的叶酸受体靶向脂质体,将叶酸(folate,folic acid,F)、 聚乙二醇二胺(polyoxyethylene-bis-amine,NH2-PEG-NH2)、 琥珀酸酐(succinic anhydride,SUC)和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distearoy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DSPE)按序共价连接, 并使用薄层色谱和飞行时间质谱确证合成产物为叶酸-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folate-polyethyleneglycol-distearoy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F-PEG-DSPE)。膜材选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ipalmitoylphosphatidylcholine,DPPC), 3β-[N-(N′,N′-二甲基胺乙基)胺基甲酰基]胆固醇(3β-[N(N′,N′-dimethylaminoethane) carbamoyl] cholesterol,DC-Chol)和F-PEG-DSPE,以10∶10∶0.75(摩尔比)的配比,以荧光素标记的阴离子葡聚糖(dextran fluorescein anionic,DFA)为模型,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含DFA的叶酸受体靶向脂质体,其包封率较高(>55%)、稳定性好,平均粒径为144 nm,体外释放慢。MTT法考察其对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该阳离子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在低浓度时(0.012 5~0.1 μmol·L-1)脂质体的细胞毒性与DC-chol浓度成正比。流式细胞技术检测KB细胞和HepG2细胞对DFA脂质体的摄取,结果表明叶酸受体靶向的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能提高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叶酸受体靶向阳离子脂质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脂质体作为药物输送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脂质体药物输送系统的应用及最新发展状况。方法:围绕目前已经通过审查的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阶段的脂质体制剂,分析脂质体作为药物输送系统在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脂质体药物输送系统可以增加药物的治疗指数。结论:脂质体药物输送系统通过被动靶向,或结合抗体通过主动靶向,增加药物治疗指数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栓塞性能、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动物为中华小型猪8头,首先利用海藻酸钠微球全部行左肾动脉栓塞,分别于栓塞后的1、2、4、8周随机抽取其中2头实验动物行动脉造影与CT复查肾脏栓塞后变化,随后处死实验动物,对栓塞肾脏行组织学检查,同时对实验动物栓塞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栓塞后即刻动脉造影显示肾动脉阻断,1周后,肾动脉分支有再通,随着时间的延长,动脉再通越来越明显;CT复查可见被栓塞肾脏内有梗死区,肾脏逐渐变小;一直到栓塞后4周,组织学检查均可见小动脉内微球,动脉周围有炎症反应,并可见肾实质梗死灶;实验动物栓塞前后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藻酸钠微球具有明确的栓塞效果,体内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顺铂是一种广谱、作用强的抗癌药物。本实验将顺铂制成顺铂乙基纤维素微球(DDP-EC-ms),探讨了影响微球大小形态的各种因素,并进行了体外释放实验。 1.顺铂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制备:采用溶媒挥发法。将乙基纤维素(EC)溶于二氯甲烷(CH_2Cl_2),再将顺铂(DDP)均匀分散于其中作为有机相。另将含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mPEG-DSPE)两亲线型聚合物及其载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胶束,通过考察胶束的电位、粒径、包封率进行制备工艺的优化。方法 选择多种制备方法及不同药物/聚合物比例制备ATRA胶束。用荧光探针技术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动态光散射(DLS)法测定其粒径及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胶束的载药等性质进行表征,Sulforhodamine B(SRB)法考察载药聚合物胶束及游离ATRA对Balb/c脑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药物/聚合物比例对胶束粒径及包封率的影响显著,在药物/聚合物的比例为1∶20时,胶束的粒径约为100 nm,包封率为17.47%。mPEG-DSPE聚合物载ATRA胶束可以明显增加ATRA在水中的溶解度,抑制细胞生长的能力约为游离ATRA 的29倍。结论 两亲性聚合物mPEG-DSPE的胶束对疏水药物ATRA有良好的装载能力,可以显著增加ATRA的溶解度,聚合物胶束能增强ATRA体外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