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GS”系从巴西引进的一种旋花科食用植物。我们从1988~1994年首创应用“BGS”口服片治疗血小板减少症10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 1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象变化特点;贫血占75.5%,白细胞减少症23.2%,血小板减少症占30.6%。43例骨髓改变,其中增生活跃及明显活跃者占90.7%,故认为SLE的贫血主要为增生性贫血。本文对误诊为各种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的SLE的误诊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甘胆酸是主要胆汁酸之一,在肝脏代谢并参与肠肝循环.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都可引起甘胆酸的代谢和循环紊乱。研究表明,测定血清结合甘胆酸含量是评价肝功能最敏感的指标之一.白血病患者常有肝脏浸润,不同程度地损害了肝功能.本文通过检测白血病患者血清甘胆酸含量,藉以探讨甘胆酸有白血病患者病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L2,T细胞亚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H-TdR掺入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1例慢性ITP外周血IL:活性、T细胞亚群。结果ITP外周血IL_2活性降低,且与T_4/T_8比值呈正相关;ITP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表现外周血总T细胞、T辅助细胞百分率降低,T抑制细胞百分率增高。提示ITP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一、本文参照目前国际暂定方案,根据脂蛋白图谱的特征,结合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及血清冷却试验等方法对220例高脂蛋白血症进行了分型。结果:Ⅱ_a 型49例,占22.3%,Ⅱ_b 型53例,占24.1%;Ⅲ型1例,占0.5%,Ⅳ型113例,占51.4%;Ⅴ型4例,占1.8%。二、本文对各型高脂蛋白血症发生率,脂蛋白电泳图谱的分析,各型高脂蛋白血症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白介素—2及T细胞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活性测定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21例慢性ITP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IL_2)及T细胞亚群。结果21例ITP患者外周围血IL_2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患者外周血T辅助细胞百分率减低,T抑制细胞百分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慢性ITP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异常。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急、慢性白血病患者98例治疗前的凝血情况,结果表明血浆凝血因子VIII相关抗原(VIIIR:Ag)均升高;血浆抗凝血酶III(AT—III)浓度升高,活性均减低;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均高于正常。文中讨论了这些变化的可能机理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蒙1号治疗血小板减少症50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西蒙1号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例,有效率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为70%,经毒理研究及临床观察均无明显毒副作用,本文还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用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1例,19例单用维甲酸完全缓解率73.7%;22例与化疗合用完全缓解率77.3%,服用维甲酸至完全缓解时间23~72天,平均38.4±14.73天。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与维甲酸共同培养,维甲酸对早幼粒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率67.22±15.63%与临床疗效相符,药敏试验对估计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院1968~1980年收治的41例恶网患者。资料提示本病以男性青壮年居多,病势凶猛,预后严重。本文结合文献讨论了误诊原因及诊断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