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的疗效,并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16例M5患者接受allo-PBSCT,其中亲缘11例,非亲缘5例。预处理方案:9例采用清髓方案BUCY,7例采用非清髓方案FBC。亲缘的11例均采用环孢素+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非亲缘的5例均采用环孢素+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ATG。输注的外周血干细胞有核细胞中位数为6.58×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4.46×106/kg。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均证实植活,余1例在移植早期因HVOD死亡。植入病人中白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3(9~17)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6(8~26)d。发生急性GVHD 6例(Ⅰ度4例,Ⅱ度2例),发生局限性慢性GVHD 7例。目前无病存活10例,中位生存期为45(3~78)个月。结论 Allo-PBSCT是治疗M5的有效手段,并发症少,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联合脐血输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该院1998-06~2015-09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54例,按有无加用CTX及输注脐血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均采用兔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环孢素A(Cs A)+环磷酰胺(CTX)+脐血输注的方案:ATG 3.5 mg/(kg·d)D1~D5,Cs A 3~5 mg/(kg·d)。CTX总量75 mg/kg,D2~D3,脐血在ATG使用后第3~5天(其中1 d)输注。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ATG+Cs A的方案,ATG 3.5 mg/(kg·d)D1~D5,Cs A 3~5 mg/(kg·d)。结果治疗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6(7~28)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为46(12~132)d,感染发生率60%,感染病死率13%。经过中位28(1.2~176)个月的随访,总生存率为77.0%,无病存活率为66.7%。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中位时间为21(3~42)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为56(12~102)d,感染发生率67%,感染病死率17%。经过中位20(0.9~118)个月的随访,总生存率为70.8%,无病存活率为62.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总有效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免疫抑制治疗联合脐血输注,与标准ATG+Cs A方案相比,骨髓空虚期短,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缩短,治疗相关副作用、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未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内科学见习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法: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建设、多媒体建设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在《内科学》见习教学中开展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带领医学生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方面全面提高,从而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结果: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为出发点的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程度、对疾病的诊疗能力、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因此得到进一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显示,试验组操作考试平均成绩为(81.20±6.59)分,优于对照组的(78.49±7.53)分(P=0.039);学生理论考试,试验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76.75±7.23)分,高于对照组的(74.03±7.99)分(P=0.040);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不及格率分别为8.5%和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内科学见习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出一套适合本院实际的、能有效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内科学》见习实践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山市农村居民贫血患病情况及居民对贫血的知一信情况。方法:对中山市两个镇5150名成年居民(〉18岁)进行健康调查,对健康体检资料(包括血常规分析)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该地区农村居民贫血患病情况、居民对贫血的知一信及就医意向情况。结果:该两镇农村居民贫血的总患病率为16.2%,女性患病率(18.9%)高于男性(14.8%)(P〈O.05)。对贫血认知方面,正确回答贫血的症状、病因和预防方法的比例分别为95.1%、77.3%、29.O%。就医意向方面,有64.7%的居民表示患病时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首选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的最主要原因是距离近就诊方便(占50.2%),而不愿意首诊在社区的最主要原因是认为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素质不高(53%)。结论:中山农村居民贫血的患病率略低于中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居民对贫血的知信情况和就医意向有待提高,应加强农村居民贫血的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社区居民贫血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处理期间应用泊沙康唑口服液预防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所有患者在移植预处理期间服用泊沙康唑200 mg每日3次,直至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植活。预防结束后1周、2周及4周复查真菌检测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及胸部CT,未发现真菌感染征象者,判定为真菌预防成功。结果 46例患者移植后干细胞植入前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谷值的中位数为0.02(0~0.05)×10~9/L,中性粒细胞植活的中位时间为10(8~19)d,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液预防性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6(15~41)d。其中45例出现了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事件,发热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5(1~13)d。其中6例(占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13.3%)虽经广谱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但仍持续发热7 d以上,短期改给予静脉广谱抗真菌药的经验性治疗,后G试验、GM试验和胸部CT扫描均呈阴性结果,无一例达到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诊断和确诊标准,不考虑突破,重新给予泊沙康唑口服液预防。46例患者在泊沙康唑口服液预防结束后1周、2周及4周分别行G试验、GM试验及胸部CT,均未发现真菌感染征象,可判定为真菌预防成功。无一例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结论泊沙康唑口服液是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有效手段,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倍体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可行性。方法对1例诊断SAA 4年余,先后经Cs A治疗、脐血移植治疗均无效并反复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的12岁男性患者进行单倍体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其胞兄,高分辨HLA基因型5/10相合,预处理方案为BU+CTX+ATG:BU3.2 mg/kg×2 d,CTX 50 mg/kg×4 d,ATG 2.5 mg/kg×4 d。干细胞来源为G-CSF动员的骨髓+外周造血干细胞,共计输注单个核细胞(MNC)4.055×108/kg(受者体重),CD 34 2.331×106/kg。GVHD预防:-1 d采用与受者HLA部分相合的第三方脐带血细胞,术后联合应用环孢素A、短程氨甲碟呤、霉酚酸酯。结果造血缓慢重建,术后22天(+22 d)ANC>0.5×109/L,术后3月血小板脱离输注。+26天DNA指纹图全部表现为供者基因型。+40天血型转为供者型"O"型。+29 d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胃肠型,Ⅲ度),+31 d、+34 d及+42 d予巴利昔单抗20 mg静滴,+40 d、+44 d、+63 d输注间充质干细胞,患者急性GVHD逐渐控制。期间曾出现肺部感染、口腔黏膜炎及巨细胞病毒血症,经抗感染后可控制。现随访3年,血象正常稳定,Kamofsky评分100分。结论单倍体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对无相合供者(包括亲缘或非亲缘)且强效免疫抑制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考虑进行,GVHD和感染为主要并发症,需根据患者病情采用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及抗细胞衰老的作用.方法 从新鲜脐血中分离出CD34+细胞,分别接种在含或不含MSC及细胞因子的培养体系中,取培养10d后的造血干细胞,分别用于细胞计数,集落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记,并对培养后的细胞进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mRNA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10d后,MSC组、细胞因子组及MSC+细胞因子组对脐血总有核细胞(TNC)、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克隆形成能力均有支持作用,以MSC+细胞因子组最为明显(P<0.05),其扩增倍数分别达到(45.3±6.8)倍、(38.4±5.8)倍及(50.2±4.2)倍,但衰老细胞比例及p16INK4amRNA表达倍数则以MSC组最低,MSC+细胞因子组次之,细胞因子组两项指标均为最高(P<0.05).结论 MSC能更好保护体外扩增的脐血造血干细胞,减少细胞衰老的发生,MSC+细胞因子是有效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并保持细胞干性的更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细胞在形成破骨细胞时细胞膜膜蛋白的表达及相互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长骨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M-CSF和RANKL诱导形成破骨细胞,在Mφ细胞开始融合至形成破骨细胞的不同阶段开始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CloneMiner TM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采用Gateway非放射标记方法构建小鼠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全长cDNA文库及酵母表达文库,并将其转化酵母,观察其在酵母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的小鼠骨髓破骨细胞前体细胞cDNA入门文库滴度为6×106cfu/ml,库容量为3.5×107cfu,重组率为100%,重组子插入cDNA平均片段大小约为1.76kb。利用此入门文库构建的酵母表达文库,重组率100%,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1.82kb,绝大多数(87.5%)插入片段在1kb以上,酵母转化实验证实其可在酵母中完整表达。结论 Gateway非放射标记法构建的小鼠骨髓破骨细胞前体细胞cDNA入门文库和酵母表达文库均符合高质量文库要求,且可避免放射性物质的接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