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对对侧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对对侧肾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完全梗阻组(组1)、部分梗阻组(组2)和假手术组(组3),每组8只。组1、2分别行右侧输尿管完全、部分结扎,组3只显露而不结扎输尿管。术后4周处死,切除对侧肾。处死前尿路造影示组1、2兔均发生右侧肾积水。应用电子天平测定对侧肾实质重量,采用FITC-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对侧肾皮髓质细胞凋亡率。所有标本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周后,组1、2、3对侧肾实质重量分别为(3.96±0.20)、(3.47±0.19)、(3.20±0.21)g/kg体重,组1、2与组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肾皮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9±0.83)%、(2.17±0.79)%和(2.14±0.76)%,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肾髓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75±2.34)%、(11.82±1.40)%和(2.36±0.6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PJ梗阻4周后,组2对侧肾间质充血、轻度水肿,部分肾小管扩张,管腔内存在坏死脱落的物质;组1对侧肾改变更为明显。结论UPJ梗阻不仅引起对侧肾实质代偿性增生,同时还造成对侧肾损害。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肾自动活检术1176例次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94年5月至2003年11月利用活检枪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技术(简称肾自动活检术)1176例次,现对其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均为需行肾活检术进行诊断的住院肾脏病患者,男567例,女597例,年龄14~72岁。Scr<177μmol/L者为肾功能非损害组,共980例次;Scr≥177μmol/L者为肾功能损害组,共196例次。按在超声引导下用活检枪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技术常规操作。对Scr>620μmol/L或BUN>35mmol/L的49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先行血液透析1~2次后再行肾活检手术。结果1.并发症:共57例次出现并发症,占4.8%,54例次较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在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腺法新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8例,比较治疗后两组炎症免疫因子水平。结果胸腺法新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1d,两组APACHEⅡ和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d,胸腺法新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SOFA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胸腺法新组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胸腺法新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胸腺法新组CD_4~+和CD_4~+/CD_8~+指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胸腺法新在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LR4基因启动子区-1837A/G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汉族人群原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 AAV)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110例AAV患者及10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的TLR4基因1837A/G,行病例-对照研究、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1)110例AAV患者TLR4-1837 A/G多态性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3.64%、40.00%、6.36%, 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64%、26.36%;101例健康人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50%、39.60%、9.90%,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0.30%、29.70%;两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AA型及GG基因型血尿发生率、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均高于A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种基因型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G型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A型及GG型。结论广西汉族人群中, TLR4-1837A/G基因型多态性可能与AAV 患者血尿发生率、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相关,但可能与AAV患者的遗传易感性不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对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HBZY-1,传代后分五组培养:对照组培养液葡萄糖浓度5.6 mmol/L,高糖a、b、c、d组培养液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0、15、20、30 mmol/L;分别作用24、48 h后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VEGF和PEDF 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VEGF和PEDF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各组细胞VEGF mRNA及VEGF蛋白的表达均升高,PEDF mRNA及PEDF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高糖各组随葡萄糖浓度升高,VEGF表达升高、PEDF表达降低,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高糖可导致肾小球系膜细胞VEGF和PEDF表达失衡,可能为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及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使用老年综合评估(CGA)技术,探讨中国大理白族地区不同年龄段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患者的临床特点、老年综合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收住的245例MODSE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普通老年组(65~79岁,117例)与高龄老年组(≥80岁,128例)。使用CGA技术系统调查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共病情况及老年综合征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老年组MODSE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龄老年组中男性比例67.19%(86/128)、年龄(82.32±3.41)岁、C反应蛋白(CRP)(48.13±61.76)mg/L均显著高于普通老年组的49.57%(58/117)、(73.44±4.13)岁、(28.39±45.84)mg/L,红细胞计数(RBC)(4.04±0.78)×1012/L、体质量指数(BMI)(20.50±7.53)kg/m2低于普通老年组的(4.35±1.00)×1012/L、(23.79±4.95)kg/m2,差异...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肾自动活检术1 832例次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肾自动活检术的临床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大样本调查和回顾性分析我科11年间1 832例次肾自动活检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并评估其临床价值.结果:1 832例次手术总成功率为99.9%,共85例出现并发症(占4.6%),程度较轻的占4.5%(82/1 832),重度并发症者仅为0.2%(3/1 832).肉眼血尿占2.5%(45/1 832),肾周血肿占1.9%(34/1 832),腹腔内出血3例(0.2%),肾周感染、明显腹胀及神经反射性低血压各1例,需输血的较严重出血仅为0.2%,无一例死亡或需行肾脏切除.结论:肾自动活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风险低的介入性检查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黎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023-1025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芬太尼组(A组)和常规对照组(B组)各52例。所有患者检查前常规以2%利多卡因喷鼻腔、咽喉部4次,表面局部麻醉,1.5 ml/min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A组检查前5 min缓慢静脉输注咪达唑仑3.0 mg+芬太尼50 μg;B组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5 ml。2组患者均在用药后2 min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记录2组患者用药前(T0)、用药后2 min(T1)、用药后5 min(T2)、用药后10 min(T3)、用药后15 min(T4)及用药后30 min(T5)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患者呛咳、恶心呕吐、憋气、中断检查及不良记忆等不适反应。结果:A组T1~T3 SBP、T1~T4 MAP和HR均较T0降低(P<0.05~P<0.01),而T5 SBP、T1~T4 MAP和HR及T1~T5 RR与T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1~T4 MAP和HR均较T0和A组增高(P<0.05~P<0.01),2组SpO2均较T0下降(P<0.01),但B组T1~T4 SpO2均低于A组(P<0.01)。B组患者呛咳、恶心呕吐、憋气和不良记忆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A组高(P<0.05~P<0.01),B组8例因刺激过大而中断检查。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患者良好镇静的理想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出现心房颤动(AF)前预防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F发生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PⅠCP、PCⅢ及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自主神经以逆转心肌纤维化减少AF发生,实现对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及PAC-1)的表达,探讨血小板活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抗血小板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85例ACS患者外周血CD62P及PAC-1,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85例ACS患者中单用阿司匹林组(41例)与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组(44例)比较.结果:ACS患者的CD62P及PAC-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S患者单用阿司匹林或联用氯吡格雷治疗前后的CD62P及PAC-1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单用阿司匹林组与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及PAC-1)可以作为ACS患者血小板被激活的指标而检测,抗血小板治疗能抑制CD62P及PAC-1的表达,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可以更好地抑制血小板激活,减少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