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职业性接触二硫化碳对血铜、锌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接触CS2 能引起作业工人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病死率增高等[1,2 ]。但其毒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了 ,有研究提示接触CS2 能干扰机体铜、锌代谢 ,并认为铜、锌代谢紊乱是CS2 慢性毒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3 ]。本文调查了CS2 作业工人的血铜、锌值 ,并探讨CS2 接触水平与血铜、锌值之间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以直接接触CS2 的某化纤厂粘胶车间纺丝、后处理、原液、机修工人 [平均年龄 (3 0 3± 5 8)岁 ] 3 5名 (男 18,女17)为接触组 ,以不接触CS2 、年龄、工龄近似的工人 [平均年龄(2 8 7± 5 1)岁 ] 4 1名 (男 2 5,女 1…  相似文献   
2.
甘露消毒丸与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传统中成药甘露消毒丸是否为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CTN)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调查温州市几个大型社区居民,将资料登记完整及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652例进行非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均衡性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的构成,计算甘露消毒丸引起CTN的相对危险度,并计算暴露人群的归因分值及人群归因分值。结果:均衡性检验表明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的构成没有统计学差异,职业构成有统计学差异。使用甘露消毒丸诱发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的相对危险性(OR值)为37.08(P〈0.001),OR值95%可信区间(CI)为(13.16~104.49),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职业影响之后,OR值、95%CI值分别为58.53、17.25~198.59。暴露人群的归因分值为98.29%,人群归因分值57.98%。结论:甘露消毒丸是温州市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推测与该药中的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急性铅染毒对发育期小鼠行为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 48只2月龄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铅组小鼠分别予以醋酸铅2mg/kg、10mg/kg及50mg/kgip染毒,隔日1次,连续3次.对照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染毒后作自发活动、Morris水迷宫测试,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浆、脑匀浆丙二醛(MDA)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结果 铅染毒小鼠易激惹、多动,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血浆MDA[中铅组(9.10±2.90)nmol/ml,高铅组(11.32±2.78)nmol/ml,对照组(5.69±1.47)nmol/ml]、T-SOD[中铅组(131.8±9.3)Nu/ml,高铅组(135.8±11.67)Nu/ml,对照组(101.2±18.7)Nu/ml]和脑匀浆MDA明显增高(P<0.01),并与染铅剂量呈正线性相关(P<0.01).但小鼠行为改变与脂质过氧化水平之间关系不明显.结论 急性铅染毒能够影响小鼠的行为,呈现激惹、多动及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急性铅染毒能提高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并可代偿性提高机体T-SOD活性.  相似文献   
4.
对108名女生同一天三个时间(早上6时,下午1时及晚上9时)口温和腋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体温在一天中有明显波动,同一时间口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而且口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之间的差值相对恒定,一般腋温值加上0.30~0.36℃可相当于被测对象的口温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57名接触二硫化碳(CS_2)工人和55名非接触工人的血脂、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及血清铜、锌值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接触组工人血浆LCAT活性显著抑制(P<0.05),血清铜、锌值显著降低(P<0.05),血铜、锌比值增高(P<0.05)。血清铜、锌值与血脂及血浆LCAT活性的线性相关分析无显著性。揭示:CS_2可通过抑制LCAT活性而引起脂质代谢障碍;CS_2能干扰铜、锌代谢,导致机体铜、锌含量减少。但铜、锌含量减少与脂质代谢障碍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E对染铅兔周围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在研究铅染毒机体脂质过氧化水平与周围神经功能关系的基础上,观察维生素E(VE)对染铅兔周围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即单纯染铅组(Ⅰ)、铅+VE组(Ⅱ)和对照组。Ⅰ、Ⅱ组饮用0.1%醋酸铅水,Ⅱ组还予以VE皮下注射2 mg/(kg.bw),每周2次,对照组不予以铅染毒及VE保护,持续8周。测定股神经传导速度(NCV)及血浆、脑匀浆丙二醛(MDA)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分析MDA、T-SOD与NCV之间的关系。结果Ⅰ组NC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和Ⅱ组(P<0.01),NCV与血、脑MDA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408,-0.464,P<0.05),但各组间MDA、T-SO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铅染毒能引起NCV减慢,NCV减慢与脂质过氧化水平有关,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机制之一。VE能减轻铅的神经毒性,具有保护和改善周围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受体基因时序性表达规律。方法分别提取发育至4、6、10、12、18、24、48及72hpf斑马鱼胚胎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FGF受体基因(fgfrs)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fgfrs mRNA动态表达水平有明显峰谷变化(P0.01),胚胎fgfrs开始表达阶段依次为fgfr1a与fgfr1b(囊胚期)、fgfr4(原肠胚初期)、fgfr2(原肠胚期)及fgfr3(原肠胚后期),其表达高峰期分别在原肠胚期、原肠胚后期、体节期及胚胎发育中后期。旁系同源基因fgfr1a与fgfr1b动态表达趋势相似(r=0.830,P0.05)。fgfr1a与fgfr3、fgfr1b与fgfr4、fgfr2与fgfr3 mRNA表达量之间相关分析也有意义(r值分别为-0.726,0.821及0.772,P0.05)。结论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fgfrs时序性表达有一定规律性,fgfr1、fgfr4主要参与胚胎早期发育调控,fgfr2、fgfr3主要参与胚胎中、后期发育调控。fgfr1a与fgfr1b共表达使其调控作用具有冗余能力。fgfr1和fgfr3之间在表达上可能存在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8.
了解长期接触低浓度二硫化碳(CS2)对机体铜、锌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三组,两个接触组分别吸入浓度为5mg/m3和50mg/m3的CS2,每日5小时,每周6日,连续6个月。对照组吸自然空气。三组各在染毒前及染毒2、4和6个月时测血及肝铜、锌水平。结果50mg/m3CS2接触组在染毒6个月时血浆和肝脏铜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5mg/m3CS2接触组血浆及肝脏铜、锌水平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长期接触CS2能干扰机体铜代谢,引起体内铜水平的降低;现行的生产车间空气中CS2最高容许浓度(10mg/m3)不会引起机体铜、锌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9.
小鼠氯胺酮麻醉复苏后学习记忆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氯胺酮作为麻醉用药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24只ICR小鼠按两阶段交叉试验设计方法分为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氯胺酮组小鼠予以100 mg/kg氯胺酮腹腔注射(ip)麻醉,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ip处理,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小鼠寻找隐匿台的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搜索能力.结果氯胺酮组与对照组间逃避潜伏期及空间搜索能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逃避潜伏期总的趋势逐渐缩短(P=0.013).结论:尚不能认为氯胺酮麻醉复苏后存在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铅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Fgf3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铅的胚胎发育毒性机制.方法 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胚胎暴露醋酸铅浓度分别为0、0.1、0.5、2.5和12.5 μmol/L,提取各组8、12、16、24、36、48及72 hpf(受精后小时)斑马鱼胚胎总RNA,实时荧光PCR检测Fgf3基因定量表达;制备Fgf3基因RNA探针,整胚原位杂交方法检测Fgf3基因空间性表达.结果 在胚胎发育全程中,各组Fgf3表达高峰均在12 hpf(与其他时段比较,P<0.01),随着铅暴露浓度的升高,Fgf3 mRNA 平均表达量也逐渐增加,以对照组Fgf3 mRNA表达量为基准,各铅暴露组(0.1、0.5、2.5和12.5 μmol/L)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0.24、1.05±0.26、1.22±0.46和1.25±0.38,其中2.5和12.5μmol/L铅浓度组Fgf3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Fgf3主要表达部位是胚胎早期的头、尾部和胚胎中后期的中脑、鳍芽及咽弓部,在胚胎发育至12 hpf时Fgf3阳性杂交信号区域及强度最为明显,但各铅暴露组与对照比较,在Fgf3表达部位及强度上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胚胎期铅暴露能引起Fgf3表达水平上调,改变了胚胎发育过程Fgf3正常表达规律,其可能与铅胚胎发育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