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家族史)、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49例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年龄为(60.2±15.5)岁, 其中年龄>60岁者有27例。临床表现为便血占63.27%(31/49), 腹痛腹胀占53.06%(26/49), 头晕乏力占40.82%(20/49)。合并不同程度贫血占69.39%(34/49),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占65.31%(32/49), 合并结肠息肉占28.57%(14/49)。10例为单发病灶, 39例为多发病灶。病变发生在横结肠的有31例, 发生在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者各有25例。针对7例活动性渗血患者行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止血4例, 电凝术止血3例, 余予输血、改善贫血等对症处理。结论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老年人较为常见的肠道血管病变, 病变可累及肠道任意部位, 以右半结肠为主, 肠道病变可单发或多发, 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症状、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Gardner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胃肠道息肉、软组织肿瘤和骨瘤.它比较罕见,相关报道较少,但其恶变率高,因此对该病有全面认识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病例简介我们报告1例被确诊为Gardner综合征的39岁男性患者,因贫血、黑便4月余,伴恶心呕吐20天来院诊治.胃肠镜检查发现胃肠道多发息肉,息肉活检病理证实该疾病诊断,我院医生即对其行内镜下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黑便症状缓解,贫血症状也有所改善.结论Gardn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复杂,因此要求医生能更加敏锐地将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尽早诊断和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例被确诊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血便(44.0%),腹痛(40.0%),大便性状改变(25.0%),腹胀(18.0%)和腹泻(17.0%)等;腺瘤类型以绒毛管状腺瘤(44.9%)和管状腺瘤(32.1%)为主;肠外表现包括硬纤维瘤3例,骨瘤2例,脂肪瘤1例;伴发胃息肉47例,病理类型多为胃底腺息肉(34.0%);伴发十二指肠息肉18例,十二指肠降部多发(61.1%);21例患者发生癌变,癌变中位年龄为39.6岁,直肠部位多发;将癌变与未癌变患者性别、有无家族史、发病年龄、腺瘤数目、腺瘤直径和腺瘤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发病年龄、不同年龄阶段、腺瘤数目、腺瘤直径和腺瘤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主要表现为血便及腹痛等,癌变率高,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发病年龄、腺瘤数目直径及病理类型。病理类型以绒毛管状腺瘤和管状腺瘤为主。目前预防性结直肠切除术仍是治疗FAP最有效的方式;无论患者选择何种术式,均需严格内镜下随访。  相似文献   
4.
背景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因其较低的并发症风险、较快的恢复速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早期食管癌(early esophageal cancer, EEC)及鳞状上皮内瘤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SIN)的治疗.本研究重点评估了老年患者EEC及SIN的临床特点及行ESD治疗的安全性.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早期食管癌及鳞状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自2019-01/2022-10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349例早期食管癌及鳞状上皮内瘤变(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例,按照手术时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与中青年组(<65岁),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2组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其他肿瘤史、腹部手术史及家族消化道肿瘤疾病史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缺血性肠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09例缺血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特征。结果 共纳入109例患者,男43例,女66例,平均年龄(62.2±12.3)岁;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便血为主。结肠镜下病变常呈节段性分布,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部分可见溃疡处覆有脓苔、黏膜下血管网消失;病理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症或黏膜慢性活动性炎症伴糜烂。左半结肠为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共88例;其次为全结肠(14例)、右半结肠(9例)、直肠(9例),合并肠息肉27例。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43例)、C反应蛋白(61例)、D-二聚体(64例)升高。结论 缺血性肠炎好发于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常以腹痛、腹泻、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最易累及左半结肠,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且实验室指标常有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