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给予地尔硫的临床应用@黄舜$卫生部北京医院麻醉科!邮编100730 @段宏军$卫生部北京医院麻醉科!邮编100730 @黄兵$卫生部北京医院麻醉科!邮编100730 @左明章$卫生部北京医院麻醉科!邮编1007301.HeywoodJT ,GrahamB ,MaraisGE ,etal.Effectsofintravenousdiltiaze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靶控舒芬太尼配伍七氟醚在切皮时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变化,探讨联合应用时安全有效的配伍剂量。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4组(n=20),S0,S1,S2,S3组切皮时七氟醚浓度分别为2.3%,1.6%,1.1%,0.9%,舒芬太尼Ce分别为0,0.12,0.18,0.24ng/mL。所有患者用丙泊酚(Cp3.5μg/mL)、瑞芬太尼(Ce4ng/mL)和罗库溴胺(0.6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立即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吸入七氟醚、60%笑气和40%氧气,各组分别将七氟醚和舒芬太尼调至设定浓度。比较四组间及组内切皮前后MAP、HR和BIS的变化。结果:组间比较,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0组比较,S1、S2、S3组HR降低(P<0.05);与S0组比较,S2、S3组BIS值升高(P<0.05)。组内切皮后均值与切皮前均值相比,四组MAP均升高(P<0.05);S0组HR升高(P<0.05);S3组BIS值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Ce0.12ng/mL配伍1.6%七氟醚以及舒芬太尼Ce0.18ng/mL配伍1.1%七氟醚可以安全有效地抑制切皮反应,是切皮阶段适宜的复合麻醉配伍浓度。  相似文献   
4.
黄舜  段宏军  黄兵  左明章 《北京医学》2004,26(6):415-417
地尔硫革(diltiazem)是一种钙拮抗剂.随着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验的逐步深入,静脉给予地尔硫革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尤其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更为广大麻醉医师开辟了新思路.我们对静脉给予地尔硫草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成人麻醉诱导中的起效时间、循环系统反应及插管、苏醒期的不良反应,探讨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与实用性。方法选择40例美国麻醉学会(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吸入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诱导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诱导组(P组)。S组面罩吸入4%七氟醚,并静注舒芬太尼,P组静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两组在脑电双频指数(BIS)≤60时静注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两组睫毛反射消失(LOER)及BIS≤60所用时间,基础值、插管前及插管后1、3、5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和BIS,记录插管中有无呛咳、喉痉挛及苏醒期躁动。随访患者对诱导插管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LOER、BIS≤60比较S组时间显著长于P组(P〈0.05)。两组MAP插管前显著低于基础值,插管后1分钟显著高于插管前(P〈0.05)。P组HR插管前显著慢于基础值,插管后1分钟显著快于插管前(P〈0.05)。S组HR基础值、插管前、插管后稳定。S组和P组呛咳(3例vs1例),两组均无喉痉挛、苏醒期躁动,随访两组知晓率为0,40例满意度100%。结论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成人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6.
一、病例简介 患者,女,47岁,72kg,诊断为“腹膜后肿物”,2008年3月20日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既往体健,Hgb118g/L,BP120/80mmHg。术前病情评估一般情况好,ASAI级。  相似文献   
7.
自 1998年 1月~ 1999年 1月 ,应用自行设计的肱骨加压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及骨不连 15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器械设计  通过对 2 0 0例肱骨X线片的测量 ,发现肱骨髓腔有以下解剖特点 :① 95 %的肱骨髓腔最窄处直径在 6~ 9mm ;②最窄处位于肱骨中远 1/3交界或远 1/3段的上部。以上两点与韩一生等石蜡铸型相近[1] ;③绝大部分肱骨自大结节后外侧至远侧 1/3髓腔基本在同一直线上 ;④ 95 %的肱骨自大结节至肱骨远端近侧 5cm处长度为 2 2~ 2 7cm。据以上解剖特点 ,我们设计出肱骨加压带锁髓内钉。该器械是由张家港锦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切皮时抑制交感反应七氟醚最低肺泡浓度值(MACBAR)的影响,以探讨舒芬太尼出现封顶效应的靶控浓度.[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按舒芬太尼不同浓度分别以0 ng/mL、0.12 ng/mL、0.18 ng/mL、0.24 ng/mL、0.30 ng/mL和0.36n g/mL分组命名为S0~S5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用丙泊酚( 3.5 μg/mL)、瑞芬太尼( 4 ng/mL)和罗库溴胺(0.6 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立即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吸入七氟醚、60%笑气和40%氧气,各组分别将七氟醚和舒芬太尼调至设定浓度.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前以及切皮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 值.根据序贯法半数效量公式计算每组的七氟醚MACBAR.[结果]S0~S5组七氟醚MACBAR分别为2.3%、1.6%、1.1%、0.9%、0.8%和0.7%.与S0组比较,各组七氟醚MACBAR均明显降低(P<0.05);与S1组比较,S2~S5组七氟醚MACBAR均明显降低(P<0.05); S3~S5各组七氟醚MACBAR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腹部手术切皮时七氟醚MACBAR值,舒芬太尼靶浓度大于0.18 ng/mL时,七氟醚MACBAR降低不明显,表现出封顶效应.  相似文献   
9.
新近性能良好的药物研发,先进输注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麻醉深度指标的改进,均使阿片类药物与吸入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更具有临床意义,合理的配伍浓度能显著减少或基本消除手术中的心血管及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左臀部多生下肢并畸胎瘤1例吴波,徐学明,黄舜,赵化东患儿,女,生后42d。出生时即发现左臀部有一多生下肢并有一肿物,多生下肢及肿物随患儿生长而逐渐增大,肿物因大小便浸渍、受压及摩擦致皮肤溃破,创面呈鲜红色。患儿为孕1产1,足月顺产,进食及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