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9月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参加体检的男性老年人910例,分别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询问既往饮酒史、肝炎史、药物史、高血压史及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根据诊断标准分为脂肪肝组(174例)和非脂肪肝组(736例),按照BMI分层,分析不同层次老年脂肪肝、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和代谢指标的异常情况。通过Logistic等统计方法分析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1)老年男性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9.1%,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6.0%。(2)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组年龄、BMI、舒张压、腰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分别为63.2%、33.3%、28.7%、33.3%、70.1%,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3)将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根据BMl分层分析,两组代谢异常例数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脂肪肝组患者在BMI正常时出现代谢指标异常的例数明显多于非脂肪肝组(P〈0.01)。(4)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代谢综合征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33.2%、27.7%、26.6%、23.8%、39.7%,患病风险分别是对照人群的4.57倍、1.82倍、1.83倍、1.48倍、3.26倍。结论在老年男性中,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肥胖等代谢异常疾病有关,可作为预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屏障功能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作用和评价谷氨酰胺联合酪酸梭菌(米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消化科D-IBS患者240例(D-IBS组),另选10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包括血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活性(DAO)水平,同时检测炎性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将24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0例,分别为谷氨酰胺组(复方谷氨酰胺500mg,口服,每天3次)、酪酸梭菌组(米雅2粒,口服,每天3次),联合治疗组(复方谷氨酰胺500mg,口服,每天3次+米雅2粒,口服,每天3次)。用药1个月后检测D-IBS组患者3个亚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性指标并记录临床症状(腹痛、腹胀、腹泻次数等)。结果 D-IBS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个亚组经治疗1个月后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联合治疗组优于另外2个组(P0.05),单一用药的2个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治疗后CRP、IL-6、IL-1β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与酪酸梭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与联合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联合治疗组95%,谷氨酰胺组86.1%,酪酸梭菌组84.8%,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疗效与肠黏膜屏障指标呈正相关关系。3个亚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D-IBS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谷氨酰胺、酪酸梭菌可通过改善黏膜通透性、修复黏膜屏障,有效改善症状,且联合治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上腹隐痛3d,加重伴频繁呕吐1d于1998年3月入院。患者于3月6日起连服3d、3/d、10g/次的减肥茶后出现上腹隐痛,疼痛渐加重,伴腰背部放射痛。3月12日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晕厥1次。患者既往无溃疡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H.pylori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 100例经胃镜检查及14C-尿素呼气试验同时阳性的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根据个体化原则给予抗抑郁、促动力药物(多潘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屏障的作用及其对NAFLD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在该院消化科就诊的NAFLD患者100例纳入NAFLD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肠屏障功能指标[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将NAFLD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又分为A组...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胸骨后剧痛伴呕血2h入院。患者于1998年3月13日中午不慎咽下一大块未削皮苹果后,出现胸骨后梗噎感,数分钟后感胸骨后撕裂样剧痛,并向下传至胸骨体下段,伴恶心、呕鲜血400ml,有心慌。患者既往无肝炎、肝硬化史。1h后胃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以肝病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成人Wilson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避免延误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2009年6月确诊的36例以肝病症状为首发表现的Wilso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同时存在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的肝病首发症状依次为腹胀、腹水(69%),纳差(56%),恶心、呕吐(50%),少见症状为呕血、黑便(11%),肝、脾肿大是最主要的体征;大多数患者肝功能异常;50%的患者发现角膜色素环;94%的患者血铜蓝蛋白〈0.2g.L-1。有30例早期延误诊断。所有患者采用低铜饮食,主要治疗药物为口服青霉胺(0.6~1.5g.d-1),2例晚期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手术。结论:以肝病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成人Wilson病常被延误诊断,其诊断仍依赖于临床表现结合角膜色素环及铜代谢异常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肌酐正常的肝硬化患者肾功能的评估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肌酐正常的肝硬化患者100例,分别测定当日血清胱抑素C、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以GFR<90 mL/min×1.73m2,作为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结果 100例肝硬化患者中肾功能损33例(33%),根据GFR分成对照组和肾功能损伤组,Cys分别为(0.7±0.2)mg/L,(1.4±0.1)mg/L(P<0.01)。根据相关性分析,胱抑素C与年龄、BMI、ALT、BUN等无均无相关性,与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肌酐正常的肝硬化患者中,肾功能损伤可能已经存在。与血肌酐相比,CysC更能早期发现肝硬化病人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早期、进展期脂肪性肝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10例M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检测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炎症因子,行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依据肝脏脂肪变性(S)、活动度(A)、纤维化(F)评分(SAF评分)系统将MAFLD患者分为单纯性脂肪肝组、早期脂肪性肝炎组、进展期脂肪性肝炎组。比较3组临床基础资料,比较不同F评分患者的NLR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NLR、TNF、IL-6与F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LR、TNF、IL-6对早期、进展期脂肪性肝炎的评估价值。结果 根据SAF评分结果,110例MAFLD患者中单纯性脂肪肝组26例、早期脂肪性肝炎组36例、进展期脂肪性肝炎组48例。NLR在这3组间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随着MAFLD患者F评分升高而上升,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对CXCR4基因的RNAi(RNA interference)转染AsPC-1细胞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情况及在裸鼠肺内血行转移的情况,探讨SDF-1/CXCR4在胰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小发夹结构RNA作为载体设计针对人CXCR4基因的RNA干扰,利用慢病毒成功转染人胰腺癌细胞系AsPC-1细胞,然后分为转染组(LV-siCXCR4-1)、阴性对照组(AsPC-1-LV-con)和空白对照组(AsPC-1细胞),三组加入SDF-1α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并将三组细胞注入已建立急性血行转移模型的裸鼠尾静脉,45天后观察裸鼠肺部转移结节和肺脏组织,计数肿瘤转移结节的数目并进行HE染色.结果:SDF-1α可促进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体外侵袭.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裸鼠可见大量肺转移结节,而转染组裸鼠未见明显肺转移结节.结论:CXCR4基因RNAi可显著抑制AsPC-1细胞增殖、体外迁移和侵袭及肺血行转移.CXCR4/SDF-1受体配体系统参与了胰腺癌的转移,通过RNAi干扰技术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