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诊断及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8例直肠癌患者,均行MRI增强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观察诊断价值。结果 b=1200s/m2时,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MRI结合DWI对于T期分期总诊断符合率为89.7%,与病理学T分期间一致性检验好(kappa=0.76);58例患者伴有39例淋巴结转移,MRI术前共检出可疑阳性淋巴结285枚,术后病理检查为223枚。转移性淋巴结ADC值显著高于良性淋巴结(P0.05)。结论 MRI-DWI对直肠癌进行诊断及分期有较高的价值,且有利于术前评估淋巴结的良恶性,以便于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畸形(PAVMs)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影像学分型,评价病灶大小与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管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图像,根据病灶的分布、数目进行影像学分型.分别记录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的数目及直径,与病灶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AVMs可根据病灶的形态分为瘤样型,直接交通型及弥漫型.瘤样型共10例,7例(54%)为单发病灶,3例(23%)为多发病灶,共38个畸形血管团.病灶截面积与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直径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8和0.918),供血动脉与回流静脉间亦呈正相关(r=0.957);弥漫型2例;交通型1例.结论:MSCT可以无创地对PAVMs的病理学形态及血管结构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肝硬化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旨在更早发现癌前病变肝硬化再生结节、不典型增生结节及小肝癌。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到该院就诊的肝硬化结节患者30例(36个病灶)肝硬化结节进行磁共振DWI联合SWI检查。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肝硬化结节中的信号变化。结果 30例患者(36个病灶)肝硬化再生结节(RN)21个,不典型增生结节(DN)9个,小肝癌(sHCC)6个。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准确率为90.48%,灵敏度为70.59%,特异度为53.85%;不典型增生结节准确率88.89%,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60.00%;小肝癌准确率83.33%,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50.0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通过分析肝硬化结节信号的变化可以作出较为准确的定性诊断,尤其是对各种原因不能行传统CT、MR动态增强扫描的肝硬化结节癌前病变与小肝癌进一步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1987~2003年,我院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467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鼻咽癌放疗前后各阶段CT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鉴别早期复发、改进治疗手段、改善预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20例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前后影像表现对比,观察和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后CT变化规律。结果放疗后因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及随诊时间的不同,原发灶治疗后可完全消退、缩小及增大恶化等表现,本组病例肿块消失81例(57.5%),肿瘤较放疗前缩小19例(15.8%);增大外侵6例(5%);鼻咽部纤维化26例(21.7%)。结论鼻咽癌放疗前后动态CT对比观察,对提高CT随访诊断水平、鉴别早期复发、改进治疗手段、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卵巢囊腺瘤的CT及临床表现,探讨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方法搜集分析了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囊腺瘤的增强前后CT征象,并就临床表现及临床病理等进行了讨论。结果32例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囊性肿块,单房或多房,边界清晰,可见囊内分隔,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依其部位、形态、大小、边界、密度、增强前后征象,其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分别可达97%和88%。结论在卵巢囊腺瘤的诊断中,CT能清晰显示其内部特征,及其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一种可靠、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线圈单元开放对磁共振胸椎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在该院使用联合线圈单元开发进行磁共振检查胸椎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 1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对照组E1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E6和E12的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结果:对照组上段胸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中、下段胸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联合线圈单元开放进行磁共振检查患者的胸椎,能够大大提高上段胸椎扫描图像质量。因此,可以将此种方法纳入常规的扫描方案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相多排螺旋CT(MSCT)定量测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COPD患者(病例组)和3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于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行MSCT检查,并于2d内行临床肺功能检查(PFT),比较两组吸气相与呼气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的差异,分析MSCT各项容积指标与PFT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MSCT扫描Vin、Vex、EVvin、EVvex、EIvin、EIve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呼、吸两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与COPD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呼、吸两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与PFT各指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结论:呼、吸两相MSCT各项容积指标可作为COPD患者肺功能的评估指标,可早期定量诊断COPD,以指导尽早进行临床治疗与呼吸功能的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及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抢救成功率以及分析2组心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vs 50.00%,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抢救治疗中,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更能提高治疗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确诊的1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胸部影像表现为肺内散在分布斑片影,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受累;3例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1例表现为肺内点状、小结节状阴影;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吸收慢、迁延时间长的特点。结论: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胸部CT检查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