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骨折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中小学生的骨折防控干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10个区18所学校的5 116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采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过去1 a内,中小学生骨折的发生率为2.4%,男生骨折发生率(3.3%)高于女生(1.3%)(x2=20.380,P<0.05);不同年龄组学生骨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324,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年级、家庭经济情况、打篮球、踢足球、运动时穿鞋的种类、溜冰或玩滑板、运动场地与骨折发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地户籍、篮球场地是中小学生骨折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23,1.955,P值均<0.05);女生、中等家庭经济收入、运动时穿运动鞋是中小学生骨折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515,0.611,3.389,P值均<0.05).结论 应根据危险因素予以积极干预,开展中小学生骨折相关的安全意识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小学生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混合型肝癌(cHCC-CC)是临床原发肝癌中比较少见的类型,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导致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确诊。在同一肝癌组织标本中,肝细胞癌(HCC)和cHCC-CC同时存在的病例更是少见。本文回顾1例cHCC-CC和HCC共存的临床资料,结合既往文献对本病特点进行复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经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术后病理提示肝VII段2个病灶分别为HCC、cHCC-CC,结合前期文献资料进行复习总结。结果 患者,男性,60岁;因肝占位病变就诊海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前上腹部增强MRI可见肝VII段肿物2个,其中一肿物动脉期强化明显,静脉及延迟期造影剂快速排出;另一肿物动脉期肿瘤部分强化,静脉期肿瘤不均匀强化。初步诊断:肝癌伴肝内转移。全麻下行肝VII段切除术。术后病理:肝VII段肿瘤2个,肿瘤1大小2.0 cm×1.5 cm×1.0 cm,免疫组化hepatocyte(+),GPC-3(部分+),CD34(血管内皮+),Ki(2%+),考虑HCC;肿瘤2大小1.2 cm×1.5 cm×0.5 cm,免疫组化Hepatocyte(+),GPC-3(-),CD34(血管内皮+),Ki(<1%+),CK19(胆管+),CK7(胆管+)。病理诊断:cHCC-CC;周围肝组织呈肝硬化改变,有片状坏死及脉管瘤栓,切缘阴性。术后10 d恢复顺利出院;未见高危复发因素,无预防性靶向治疗。常规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征象,患者肝功能,甲胎蛋白(AFP),CA19-9,CEA均正常,一般状况良好。结论 当发现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不能完全匹配HCC和胆管细胞癌,且存在AFP、CEA、CA19-9同时增高时,应考虑cHCC-CC的可能性,必要时可行穿刺活检证实,在充分考虑肿瘤分期和肿瘤生物学活性的基础上,根治性手术治疗是此类型肝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稳态噪声对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在惠州市某光学生产公司中,以908名噪声作业人员为观察组,以1 064名非噪声作业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检查及相关分析。结果噪声组的总体心电图异常率(25.44%)高于对照组(12.03%),其中噪声组的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在≤30岁、31岁41岁和41岁年龄段中,噪声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51的年龄段中,噪声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5160岁年龄段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相同工龄段中,噪声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心电图存在明显的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4.
了解深圳市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网络成瘾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以深圳市18所大中学校的4 822名学生为对象,调查网络成瘾情况.结果 过去7d内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占92.10%,其中43.24%的学生每天上网超过4h,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占9.56%.网络成瘾率在不同性别及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少年学生打架(OR=1.578,95%CI=1.221~2.039)、自我伤害(OR=1.529,95%CI=1.144~2.042)、尝试吸烟(OR=1.384,95%CI=1.087~1.76)、遭受欺凌(OR=1.638,95%CI=1.248~2.148)、电子游戏成瘾(OR=3.732,95% CI=2.984~ 4.668)、赌博(OR=1.595,95%CI=1.264~2.012)等负性行为以及孤独(OR=1.856,95%CI=1.358~2.538)、因学习问题而感到不愉快(OR=1.856,95%CI=1.358~2.538)、因伤心欲绝而停止日常活动(OR=2.182,95%CI=1.693~2.812)等负性心理活动均会增加网络成瘾的风险.结论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受到多种行为及心理因素影响,相关预防措施及教育宣传工作需及早开展.  相似文献   
5.
了解汕头市中小学生不同暴力角色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情况,为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校园暴力干预措施和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汕头市5 435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暴力角色(施暴者、受害者、施暴-受害者、既不是施暴者又不是受害者)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情况.结果 男生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得分(19.13±4.447)低于女生(20.37±3.414);不同年级学生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62,P>0.05),但以初中生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得分最低,且暴力行为检出率最高;不同暴力角色中,施暴-受害者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最差,其次为受害者(F=7.524,P<0.01);进一步对性别进行分层,女生不同暴力角色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17,P>0.05);男生不同暴力角色对校园施暴行为认知得分由低到高排序依次为施暴-受害者、受害者、施暴者以及既不是施暴者又不是受害者(F=16.520,P<0.01).结论 男生及施暴-受害者对校园施暴行为的认知情况较差.应给予他们更多关注,采取合理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1996年日内瓦世界卫生大会(WHA)正式通过了WHA-49.25号决议,将暴力定义为“暴力是指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力剥夺的一类行为”,严正指出暴力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每年全世界有160多万人因他杀或自杀而死亡.暴力是世界上15~44岁人群的重要死因,因暴力导致的死亡占男性死亡总数的14%,女性的7%[2].2014年全球预防暴力状况报告指出,暴力不但会导致受害者遭受生理、精神和行为健康、性和生殖卫生、慢性病等严重后果,而且还对卫生和刑法系统、社会和福利服务以及社区经济生活造成严重负担[3].暴力根据施暴者的特征可以分为自我暴力、人际间暴力、集体暴力3种类型[4].校园暴力属于人际间暴力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了解深圳市青少年学生成瘾物质使用情况,分析学生物质成瘾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成瘾物质使用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20所大中学校的5 049名学生,调查其成瘾物质使用的情况.采用x2检验和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探索大中学生成瘾物质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曾经使用成瘾物质的学生有215名(4.3%),其中止咳药水、吸入性有机溶剂人次占2.0%,镇静剂占0.6%,盐酸曲马多0.5%;吸食大麻、冰毒、鸦片、可卡因、海洛因人次均占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成瘾物质的危险因素有学段(OR=1.400,95%CI=1.139~ 1.721)、打架(OR=1.634,95%CI=1.160~2.303)、孤独(OR=1.670,95%CI=1.131~ 2.466)、自伤(OR=2.584,95%CI=1.818~3.672)以及遭受暴力(OR=4.712,95%CI=1.676~13.251).结论 青少年学生仍存在使用成瘾物质的现象,有必要开展针对成瘾物质危害的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了解公办与民办学校中小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4 237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收集和整理的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公办学校中,性别、年级、家庭关系、学习成绩、玩网络游戏是遭受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性别、年级、独生子女、家庭关系、母亲吸烟、本人饮酒是施加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性别、年级、家庭关系、母亲吸烟、本人饮酒是遭受/施加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在民办学校中,性别、户籍所在地、家庭关系、上学单程时间、本人吸烟是遭受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家庭关系、父母外地工作、本人吸烟、本人饮酒是施加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家庭关系、本人吸烟、玩网络游戏是遭受/施加校园暴力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公办与民办学校中小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均受到个体、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要从多个层面来采取措施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信行及其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2月18日—3月11日期间,利用自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信行问卷及抑郁—焦虑—压力(DASS-21)量表,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调查中学生对疫情防控的知信行及其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前入路和常规入路右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7例肝癌病人的病历资料。所有病人均行右半肝切除术,其中男性39例(58.2%),女性28例(41.8%),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前入路组(n=32)和常规入路组(n=35),比较两组病人的出血量、血管副损伤发生率、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小肝综合征、胆漏)发生率、术后1 d肝功能、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根治率、无瘤生存时间、术后1年和2年生存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入路组的肝门阻断时间短,术后1 d肝功能异常程度低,根治率高,无瘤生存时间长,术后1、2年生存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血管副损伤发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肝切除术较常规入路肝切除能使肝癌患者获益更多,根据医生熟练程度可作为右半肝切除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