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对照组患者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进行内科治疗和常规的医学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积极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和随访护理等。在患者出院之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与护理后血压水平、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疾病的了解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血压明显降低且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高血压治疗有效率、服药的依从性和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显著比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小(P<0.01)。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健康感觉、睡眠质量、躯体感觉、认知功能和生活满足感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1)。结论优化护理干预可以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改善,有助于提高老年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 14例中青年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 ,探讨中青年猝死的临床特点 ,总结中青年猝死的病因构成与老年人不同之外 ,以提高其预防水平及抢救成功率。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 ,从症状体征出现后 6 - 2 4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Suddendeath) ,患者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的 4 5岁 ,男性 10例、女性 4例 ,男女之比是 2 .5 :1。1.2 发病与猝死时间 白天发病 9例 ,其中上午发病 6例 ,下午发病 3例 ,夜间发病 5例。发病后 1小时内猝死者5例 ,1小时以上猝死者 9例。1.3 发病前诱因分析  5例曾饮酒过量 ,1例曾进高糖饮…  相似文献   
3.
老年内科急诊抢救4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强对老年内科危重症的认识,是搞好老年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近二年多来救治的老年内科急诊病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985年6月至1988年3月期间的我科内科急诊留观病历4533份,就其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抢救病例425例(473例次)进行分析。每例患者至少具备下列情况之一:(1)呼吸心搏骤停、休克、心功能衰竭、心绞痛、重症高血压及严重心律失常;(2)昏迷、昏厥、惊厥及急性瘫痪;(3)呼吸衰竭、严重呼吸困难及中等量以上的咯血;(4)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4.
黄桂芝  郝爱华 《医药导报》2013,32(10):1296-1300
目的 合成转铁蛋白 (TF)修饰的胆固醇-聚乙二醇(PEG)纳米药物载体,研究其对C6细胞的摄取和增殖的影响. 方法 制备包裹柔红霉素(DNR)的载药纳米体系,测定其药物包裹率与药物释放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和竞争性试验研究C6细胞对材料的摄取,通过C6细胞增殖分析研究载药材料对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 制备粒径<100 nm的纳米药物载体体系,其药物包裹率>92%,72 h内胆固醇-PEG的药物释放为(25.25±0.52)%,胆固醇-PEG-TF 的药物释放率为(27.36±0.54)%. 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显示,游离DNR的几何平均荧光强度为5.55,而胆固醇-PEG包裹DNR为6.49,胆固醇-PEG-TF 包裹DNR为9.51. 预先加入TF处理 30 min后,胆固醇-PEG-TF包裹DNR几何平均荧光强度为6.29,而直接用胆固醇-PEG-TF包裹DNR的几何平均荧光强度为8.69. 游离、胆固醇-PEG和胆固醇-PEG-TF中DNR对C6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值分别为(2.62±0.09),(6.56±0.55),(1.89±0.01) μmol.L-1. 结论 用TF修饰的胆固醇-PEG纳米药物载体被C6细胞摄取显著提高,有效抑制C6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一种靶向治疗脑部肿瘤的纳米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气流受阻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现有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急性发作期症状.消咳喘胶囊的主要成分为中药满山红,具有抗炎、镇咳之功效.研究证实,吸入噻托溴铵可降低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缓COPD疾病进展[1].为此,我们选择82例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咳喘胶囊、联合吸入噻托溴铵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单纯的西药应用及单纯应用中药越来越少,西药使用过程中配伍中药的治疗方法越来越被广泛用于临床.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用量和毒副作用.相反,在西药应用中,不合理的中药配伍反而会降低疗效,甚至会增加毒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使用西药过程中应避免不合理的中药配伍,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 ,老年人眩晕及平衡障碍发生率在不断增高 ,现对 10 0例老年人及老年前期眩晕的常见病因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 45~ 78岁 ,平均 6 1.5岁 ,45~ 5 9岁为老年前期组共 39例 ,6 0岁以上为老年组共 6 1例 ,男 81例 ,女 19例。眩晕的性质 :中枢性眩晕 98例 ,周围性眩晕 2例 ,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占 91%。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除有眩晕症状外 ,多数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 ,老年组高血压者 45例 ,其中合并肢体麻木、颜面及口唇麻木、轻瘫偏瘫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 2 3例 ,有颈椎病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1~2L/min、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8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为1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02)增加,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65%),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丹参冻干粉治疗AECOPD疗效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谢锐  陈光华  黄桂芝 《广东医学》2014,(16):2643-2644
目的:了解加温灌洗液及充气式加温等护理干预措施对肩关节镜手术后患者体温及热舒适性的影响。方法将72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充气加温组及液体加温组,每组各24例,各组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维持患者体温。观察记录各组患者的体温、热舒适评分、低体温及寒战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低体温17例及寒战7例,而充气加温组发生低体温5例及寒战2例,液体加温组发生低体温4例及寒战1例,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充气加温组与液体加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充气加温组的热舒适评分(4.72±0.55)最高,液体加温组(4.13±0.72)次之,对照组评分(2.43±0.63)最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气加温法和加温灌洗液对维持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体温都有较好的效果,但充气加温法的热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1~2L/min、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8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组经丹参冻干粉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同时加用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