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额肌瓣在眼部整形中不同部位的应用及其修复效果。方法:设计额肌瓣用于矫正眶上壁及上睑塌陷16例,眼眶内容剜除充填14例,外伤性鞍鼻18例。结果:应用额肌瓣整形48例全部成功。结论:带血管蒂额肌瓣可用于眼部整形修复,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7同源物1(B7-H1)分子在同种小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赦免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以C57BL/6小鼠为供者,Balb/c小鼠为受者,制备同种小鼠角膜移植.实验分为3组,(1)存活组为术后移植角膜长期存活(>50d)的受鼠,术后满8周(术后56 d)时取受鼠的移植角膜样本,备检;(2)排斥组为术后50d内发生排斥反应的小鼠,排斥组在判定发生排斥反应时取移植角膜样本,备检;(3)以正常C57BL/6小鼠的角膜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对各组受鼠移植角膜组织内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B7-H1 mRNA的表达与移植角膜的存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组和存活组小鼠的移植角膜上皮和内皮层均高度表达B7-H1蛋白,排斥组小鼠移植角膜上皮和内皮层B7-H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存活组、正常组和排斥组受鼠移植角膜组织内B7 H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0.0±11.5、44.7±10.8和6.9±12.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1.164,P<0.01).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移植角膜内B7-H1 mRNA表达的高低与移植角膜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 B7-H1分子可能介导了同种小鼠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赦免反应,是维持移植角膜免疫耐受状态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颅脑外伤合并动眼神经麻痹42例患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注射,颞侧皮下注射,2mL/次,1次/d,共14d1疗程;辅助高压氧,1次/d,10d1疗程。结果:治愈:复视、眼睑下垂消失,眼球活动恢复良好,眼位正,瞳孔恢复12例;好转:复视、眼睑下垂好转,眼球活动障碍改善,眼位不正,瞳孔部分恢复29例;无效: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变1例。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外伤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宫内窘迫新生儿视网膜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新生儿发生视网膜出血的形态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对90例宫内窘迫新生儿在生后72h内散瞳做眼底检查,记录视网膜出血形态及特征;分别统计胎儿性别、分娩方式、有无脐带绕颈、产程情况、母体健康状况下,各自的视网膜出血率。结果:90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中视网膜出血28例34眼(31%)。出血部位以后极部视乳头表面及其周围多见,几乎全为视网膜浅层出血,形态呈点片状、线状、团状及火焰状。宫内窘迫新生儿采取顺产时发生视网膜出血的风险是剖宫产的14.3倍(P=0.003);孕妇合并并发症时,其出血的风险是没有并发症的30倍(P=0.006);产程延长时出血的风险是产程正常的9.3倍(P=0.014)。结论:宫内窘迫新生儿易发生视网膜出血,母体合并并发症、产程延长是增加宫内窘迫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风险因素,而采取剖宫产可明显降低其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同种异体小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及免疫赦免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角膜移植及同种异体小鼠角膜移植实验模型。观察原位移植与同种异体移植术后角膜植片发生排斥的情况,对比两种移植术后植片的存活率,了解小鼠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与免疫赦免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小鼠原位角膜移植术后植片100%存活;同种异体小鼠角膜移植术后存活率为25%。结论:小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并非绝对,免疫赦免在角膜移植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带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新方法。方法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患者21例,共24只眼,其中第1次术后复发者18例21只眼,第2次术后复发者3例3只眼。方法以带蒂角膜缘干细胞修复胬肉切除后角膜缘暴露区,同时以结膜蒂完全覆盖巩膜暴露区。结果术后第1天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轻,角膜上皮完全覆盖胬肉切除后角膜上皮缺损区。24只术眼追踪1 ̄3年无复发,局部球结膜平坦,无明显瘢痕。结论带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以加快胬肉切除术后角膜创面上皮的修复,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H3在小鼠角膜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角膜移植免疫赦免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角膜移植实验模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取8只未行角膜移植的BALB/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取8只BALB/c小鼠作为自体角膜移植组,最后30只BALB/c小鼠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按Sonoda法观察小鼠角膜移植后的存活率,8周内植片混浊评分≥2分判定为排斥组,8周时未达到2分的认为是存活组;各组各取3只眼球,HE染色后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行B7-H3分子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各取5只眼角膜,行荧光定量PCR检测B7-H3分子mRNA的表达情况.各组角膜组织中的B7-H3 mRNA表达差异倍数比较采用设计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组间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并未完全排斥,30只小鼠中有9只存活,21只排斥,移植存活率为30%;自体角膜移植组移植存活率为100%;免疫组织化学表明B7-H3分子在正常对照组和自体角膜移植组的角膜上皮、内皮细胞和虹膜睫状体中均有表达,在存活组中的表达明显增加,而在排斥组中的表达明显减少;qPCR检测在正常对照组(4.30±0.023)和自体角膜移植组(4.33±0.031)中均可以检测出B7-H3分子mRNA的表达;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组B7-H3分子的mRNA表达程度(3.89±0.037)明显下降;但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存活组中B7-H3分子的mRNA表达(5.04±0.058)明显增加;将各组B7-H3 mRNA的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F =429.546),再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除了正常对照组与自体角膜移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87)之外,正常对照组与存活组及排斥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0.003)结论 B7-H3分子在促进角膜移植的免疫赦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可能是维持移植角膜免疫耐受状态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晓环 《器官移植》2011,2(1):55-57
在所有器官移植中,角膜移植成功率最高。尽管如此,免疫排斥仍是导致角膜移植片失败的最常见原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T淋巴细胞的激活通常需要两个信号刺激:一个是T淋巴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淋巴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递呈的抗原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