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咬指甲是儿童期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刻板性运动障碍。为了解学龄前儿童咬指甲行为的发生率,探讨与其身心疾病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我院采用问卷形式对57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主要采用心脏听诊和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仑区内2008-2010年出生的本地和外地户籍11317名婴儿的CHD患病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婴儿CHD患病率为10.78‰,本地户籍婴儿患病率为7.63‰,外地户籍婴儿患病率为13.76‰;CHD类型构成前3位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8.85% CHD婴儿在新生儿期确诊,35.24%在1岁内有自行闭合现象,10.17%在1岁内死亡,36.89%曾合并新生儿疾病,9.84%伴有心外畸形;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母亲高龄生育、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家务者婴儿患病率较高.结论 本地户籍婴儿CHD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外地户籍婴儿CHD患病率高于本地人口婴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焦虑情绪与其婴儿的喂养方式、气质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4个月,1岁婴儿气质问卷对本院558名孕晚期孕妇及其月龄6个月的婴儿进行心理测试,并调查分析孕妇的社会人口学因素、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及婴儿喂养方式与其孕晚期焦虑情绪的关系。结果孕晚期孕妇有焦虑情绪者129名.发生率为23.12%,其中轻度、中度及重度焦虑情绪分别占45.74%、37.21%和17.05%,焦虑情绪的发生与孕妇的职业、学历、孕晚期重度高危因素及剖宫产有关.母亲孕晚期有中、重度焦虑情绪者其婴儿人工喂养率升高,气质类型中难养型、启动缓慢型增多。结论重视孕晚期孕妇的心理保健.及时调适孕妇的不良情绪.有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灵益胶囊在健康人体的耐受性,采用与安慰剂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征集36名健康自愿受试者,随机分为6组,接受灵益胶囊和安慰剂的单剂量空胜利顿服,结果发现灵益胶囊的安全单剂量范围为1.6-6.4克,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等大部分为轻度不良反应,少部分为中度反应,无需处理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本地区城乡结合区域6个月内婴儿抚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6个月内婴儿特点,自编调查表,经预调查修正后,由儿保人员在保健门诊工作中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1294名6个月婴儿的抚养方式调查,发现本地区城乡结合区域46.52%的6个月内婴儿为父母抚养,28.21%为全家抚养,24.19%为隔代抚养,1.08%为保姆抚养,其中2.47%的婴儿从新生儿期开始隔代抚养。本地户口6个月内婴儿以全家抚养和隔代抚养为主,外地户口婴儿以父母抚养为主。母亲年龄轻、文化程度低者多选择自己抚养婴儿,母亲年龄大、文化程度高、就业机会多者主要依赖祖辈抚养婴儿。结论:婴儿早期若非主要由父母抚养,会影响母婴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不利于婴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1131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家庭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导致儿童发生心理行为问题日趋突出。而学龄前期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若发现孩子有某些心理发育问题,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教育,就能完全恢复正常,若错过了这一关键期,有可能造成孩子终生的心理异常。因此,儿童心理行为的咨询和保健已成为儿童保健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父母和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为此,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四家幼儿园113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心理行为状况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调查内容根据幼儿多动、进食问…  相似文献   
8.
1病例简介患儿,男,15岁,学生。因胃部不适、四肢抖动、全身发麻反复发作伴视力、听力逐渐下降两年来院诊治。患儿于2003年9月因英语成绩差由母亲做主重读初一。2004年9月升初二后感学习压力大,渐出现胃部不适,需反复随地吐唾沫后才能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城乡结合区域婴儿爬行动作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探讨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婴儿特点,自编调查表,经预调查修正后,由儿保人员在保健门诊工作中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1 350名婴儿爬行动作发育情况调查,发现该地区74.44%婴儿12个月内已掌握了手膝爬行,34.59%婴儿在月龄8个月时掌握手膝爬,婴儿最早在5个月时掌握手膝爬。男女婴儿掌握手膝爬的月龄无差异。婴儿爬行动作发育与父母的年龄、职业、母亲受教育程度、孕次、养育者、出生季节有关,与婴儿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及父亲的文化程度关系不大。结论:婴儿爬行动作发育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父母生育年龄延迟和隔代抚养对婴儿爬行动作发育有负面影响,应将婴儿爬行动作发育作为儿童保健工作中重点检查和指导项目,以促进婴儿期感觉统合练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