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 评估危重症清醒患者对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满意度情况,探讨如何有效提升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所有符合条件的危重症清醒患者,在转出ICU前采用自行设计的危重症清醒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信、效度及调查结果.结果 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1,折半信度为0.887,结构效度KMO(MSA)值为0.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对病房灯光和噪音控制的不满意度分别为12.3%和16.3%,对共同探讨康复计划不满意度为19.7%,对疼痛、抑郁、焦虑的关注不满意度分别为16.3%、12.6%、13.9%,对亲属探视时间的弹性安排和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不满意度分别为17.4%和16.9%.结论 危重症清醒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及时地为患者生理、病理和心理上的要求提供依据,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增进医护患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护理记录是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它不仅能反映护理质量的好坏,而且还是重要的法律文书.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护理书写中的每个字、每个符号都代表了一份法律责任,每句话都可能作为法律依据[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进脑梗塞患者下床系统性的干预指引的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衣、食、住、行制订脑梗塞患者下床系统性的干预指引(包括图片、文字、录像),使患者、家属、临床护士掌握脑梗塞患者下床时机和下床技巧,避免下床并发症的发生.并选用开展实施系统性干预指引前1年(2010年)与开展系统性干预指引后1年(2012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2012年与2010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相比,发病3d下床(37.6%vs.1.8%)与发病5d下床(89.8% vs.11.4%)百分比明显提高,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足下垂、肌肉萎缩、便秘的比例明显降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系统性的干预指引能有效促进脑梗塞患者下床.  相似文献   
6.
7.
现将我校7年来1万多名新生接种卡介苗发生1例硬红斑报告如下. 患者女,18岁入学后于1985年10月中旬按免疫接种计划,先行“OT”试验,阴性后在左臂三角肌外缘皮内注射法接种卡介苗0.1 m l,当时无不良反应,72小时后患者感疲乏,体温38℃,见双小腿屈面中下1/3处散在圆形硬性紫红色斑,行走时稍有胀痛感,即来院就诊.既往素健,无明显结核病史,无过敏史.体检:全  相似文献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俯卧位通气的原理、实施方法和护理,为ICU护士实施俯卧位通气提供理论、实践支持。[方法]对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实施了俯卧位通气,并以此为基础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给予病人精心的护理。[结果]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4例病人俯卧位通气后氧合明显改善,其中3例最终撤离呼吸机,1例因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ICU护士在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中,要懂得安全有效地转换病人的体位,提供适当的护理,尽早发现及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应用腹内压监测(IAP)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空肠营养并发症的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0例,按照创伤评分选出为严重多发伤患者(观察组)和轻度多发伤患者(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腹内压监测,观察组根据监测的腹内压来调节肠内营养,对照组按照常规观察指导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腹内压水平、病死率、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腹内压升高患者的MODS评分、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IAP测量值、病死率、发生脏器功能障碍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时,患者的腹围较前出现明显变化;腹胀程度越严重,腹围变化越大;而患者腹胀、腹泻出现前后的腹内压差值及及平均值也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内压监测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空肠营养并发症的观察有临床指导意义,可以有效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为危重患者带来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