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Kartagener综合征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例经临床及CT或MSCT检查确诊的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结合文献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例患者中,2例为完全型,1例为不完全型,3例均为镜像性全内脏转位,均有右位心,肝脏、脾脏及肺均发生转位,右肺或左肺发现轻度支气管扩张,2例双侧上颌窦炎及筛窦炎,1例并鼻腔息肉,1例不完全型无鼻窦炎。结论:CT或MSCT检查是临床确诊Kartagener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乡  黄平波 《针刺研究》1997,22(4):295-295
采用选择性阻断无髓C纤维的神经毒辣椒素(Cap)施于支配“足三里”的大鼠腓总神经干上,观察到1%Cap可使C复合动作电位明显减小,于给药后0、5、15、30和45分钟时分别为给药前C波波幅的68.3%。59.3%、56.9%。56.80和55.4%,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n=9)。但C波并未完全消失。1.5%Cap对C纤维的阻断效应于5分时较强为46.3%,15和30分时分别为54.5%和53%,与1%Cap的接近。延长1.5%Cap作用时间到24小时后,6例实验中4例C波减小,2例完全消失。在Cap处理前,电针“足三里”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于针后0、15、20和30分对中缝大核(NRM)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n=7)。但在1.5%Cap作用腓总神经30分C波被部分阻断的情况下,电针“足三里”虽仍能使痛反应减小,但镇痛效应已大大削弱,无统计学意义。在一例腓总神经的C波几乎完全消失的情况下,电针该侧“足三里”对痛反应已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电针对侧“足三里”仍有明显的镇痛效应。结果表明传入C纤维在穴位针刺引起镇痛效应中起重要作用,绝非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3.
PACS/RIS系统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适合院情的PACS/RIS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案.方法 将所有影像检查设备连接成DICOM网络,将DICOM服务器与各图像浏览与诊断终端连接,构成PACS/RIS网络.结果 成功实现了影像科室的数字化,实现了资源共享,极大方便了医疗、教学和科研.部分不足之处,要逐步完善、提高.结论 一个先进的PACS/RIS应该经济、实用、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维护方便;要便于医院发展.各医院要根据各自的院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实施方案与步骤,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4.
达乌尔黄鼠是冬眠型的啮齿类动物。L-谷氨酸(L-Glu)对皮层神经元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只有了解了在常温下黄鼠皮层神经元对L-Glu的反应特点才能进一步考察它在体温变化情况下的变化特点。 用三管微电极微电泳方法记录用脲酯麻醉的黄鼠皮层体觉区神经元对L-Glu的兴奋反应。分别以30毫微安(nA)电泳15秒。60nA(15秒)、90nA(15秒)、120hA(15秒)四种  相似文献   
5.
肺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动静脉瘘(PAVM)的介入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7例经影像学明确诊断的PAVM采用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即时造影复查栓塞效果。栓塞材料使用弹簧钢圈、无水乙醇或明胶海绵。术后随访1~5年。结果 7例PAVM中简单型4例,复杂型3例;发现病变(畸形血管团)16处(16/7),供血动脉23支(23/7),其中1支(1/23/7)为支气管动脉参与供血。栓塞全部靶血管(23/23),其中使用弹簧钢圈者17支(17/23),无水乙醇加明胶海绵条者4支(4/23),单纯使用无水乙醇者2支(2/23)。栓塞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者分别为14%(1/7)和86%(6/7),血氧饱和度升高至96%.100%,无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住院及随访期内无PAVM复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例HHT并发鼻衄者经上颌及面动脉栓塞治疗后痊愈。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PAVM简便安全、疗效可靠,应作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胃间质瘤钡餐造影检查和CT的对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消化道钡餐造影、常规CT及MSCT对胃间质瘤(GSTs)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5例经病理证实的GSTs均行钡餐造影,10例行常规CT检查,5例行MSCT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病灶位于胃体部8例,胃底部5例,胃窦角切迹处2例。影像学检查的15例GSTs中,良性8例,直径均<5cm,边界清,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恶性或潜在恶性7例,直径均>5cm,肿块内均见不规则的坏死区,5例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2例伴远处转移。5例MSCT检查中4例动脉期扫描时可见到肿块边缘及实质内散在点状、条状强化血管影,门脉期肿块实质成分持续强化。多平面重建(MPR)结合MSCTA能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和供血动脉。钡餐检查中腔内型和腔内外型11例,表现为局部黏膜皱襞隆起,腔内见圆形或类圆形充盈缺损,与正常胃壁分界清楚。7例肿块黏膜面见小龛影。4例腔外型中仅1例显示胃腔受压变形,余3例未见异常。结论:钡餐造影作为GSTs的首选方法,对腔内型和腔内外型肿块的诊断有价值,而对腔外型的诊断有限。CT特别是MSCT多期动态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和血管成像(MSCTA)对GSTs的准确定位及病灶的定性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以及与组织病理学联系。方法:7例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局限型,病理为透明血管型,2例弥漫型为浆细胞型;局限型CT表现为单发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影,边缘轮廓清,增强后肿块呈明显均匀持续强化,强化幅度接近主动脉强化幅度;弥漫型CT表现为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密度欠均,边界欠清,周围脂肪层模糊,增强后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1例部分结节呈不完全环形强化。结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密切相关,局限型(透明血管型)术前可以明确诊断,弥漫型(浆细胞型)无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将39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ⅢB~Ⅳ期NSCLC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纽(19例)采用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对肿瘤区域以及累及淋巴结区域进行放疗,总剂量DT60~76Gy/30~38次,共6~8周。化疗方案:多西他赛60mg/m^2第1天,顺铂30mg/m^2第1~3天,21d为1个周期,共3~4个周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15mg/d,第1~14天连续给药,与化疗同步进行。按照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参考KPS评分以及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按照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RR)分别为84.2%和50.0%(P〈0.05),临床受益率(CBR)分别为94.7%和70.0%(P〈0.05);QoL改善稳定率为94.7%(18/19)和90.0%(18/20)(P〉0.05);在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乏力、心律失常、过敏,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5.8%和10.0%(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有所提高,不良反应轻,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黄平波 《当代医学》2009,15(25):88-89
目的探讨MBCT后处理重建在肺内小结节定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进行容积扫描,然后在工作站上对病灶数据进行后处理,采MPR和VR技术重建出不同平面的MPR图像及3D图像,以更好地显示病变特征。依据所建图像对病灶性质进行分析,再与横断面图像和病理所见进行对照分析,探讨MPR及VR技术在肺内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螺旋CT薄层扫描后处理重建能显示常规扫描不能显示的部分细小钙化、毛刺征、空泡征、棘状突起及脂肪等,而后处理重建能更多的显示病变征象,尤其瘤-肺界面及肿瘤邻近结构的形态学改变。结论对于sSPN,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表面重建技术比常规扫描能显示更多细微CT征象,能直观地三维显示肺结节的异常的立体形态学特征,确定结节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及血管类型,以及相邻胸膜内外侧面的形态改变和结节与周围支气管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助于sSPN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LFTP)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FTP均行CT检查,其中3例MR I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9例为良性,1例为恶性。CT表现为单发的附着于胸膜表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胸膜肿块帽征”是定位胸膜肿块的特征性表现;胸膜肿块与邻近胸膜夹角呈锐角或钝角,其与肿块大小及形态有关。MR I表现T1W I及T2W I为低或中等信号,肿块信号不均,1例巨大LFTP T2W I为混杂信号散乱交错分布,巨大胸膜肿块内侧瘤蒂与心包相连。结论CT是LFTP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MR I对较大胸膜肿块的定位及内部特征的显示优于CT。胸膜肿块瘤蒂的显示对LFTP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