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家兔肝硬化模型,成模后以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40μg/kg)灌胃形成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解毒灌肠液保留灌肠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以生理盐水、乳果糖、头孢克肟进行保留灌肠,每组10只动物,观察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家兔的肝功能、血氨、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结肠及肝组织病理的影响。结果:解毒灌肠液组家兔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Endotoxin,ET)、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由大黄、金银花、丹参等组成的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保护肠道屏障作用,改善微循环,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降低机体的内毒素水平,从而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阻断内毒素血症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者的证候学特点,阐述其病因病机,总结出符合临床实际的分期辨证模式。方法以卫生部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手足口病的中医学基本病因性质是温热挟湿,以温热为主;(2)普通病例的病程的第1阶段患者表证期的中医证候主要归类为温热挟湿,郁阻肺卫证;(3)普通病例的病程的的第二阶段,处于里证期,中医证候主要归类为肺脾湿热证和湿热郁蒸;(4)重症病例中医证候主要归类为热毒动风型和肺热津伤型,手足口病病机演变中风动是病情的转折点;(5)温热挟湿、郁阻肺卫证顺传肺脾,逆传心肝;(6)温热挟湿、郁阻肺卫证组与肺脾湿热证组和湿热郁蒸证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之间有差异。结论手足口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医化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赵玲  黄小正  孙芳侠 《陕西中医》2002,23(7):582-583
目的 :总结应用中医化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清热化湿 ,健脾化湿 ,温中化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 0 0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7.67% ,两组疗效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提示 :本方法治疗本病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近年来,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资料表明各型肝病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重型肝炎58%~100%,肝硬化79%~92%,慢性肝炎50%~58%,急性肝炎16%~43%。虽对各型肝病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率报道不一,但肝病存在程度不等的肠源性内毒血症已得到公认,其可加重肝损害及促发各种并发症并与肝病互为因果。为此,广大中西医学者在探讨内毒素所致肝损伤机理以及寻找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西医药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肝清冲剂对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肝炎模型的影响。方法:60只雌雄各半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1g/kg),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实验组给予改良的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以全价营养颗粒饲料喂养,各治疗组从喂养8周后灌服药物,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1ml/100g,正常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8周末处死实验动物。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各组大鼠肝组织HE染色肝细胞脂肪变性分级比较,各组大鼠肝组织苏丹红染色脂滴半定量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大鼠肝组织TC、TG浓度和血清TC、TG含量,血清ALT、AST活性均比正常组明显增高,同时伴典型的脂肪性肝炎的组织改变。脂肝清冲剂治疗后大鼠肝组织TC、TG浓度和血清TC、TG含量以及反映肝脏炎症的血清ALT、AST活性均明显下降,大鼠的体重和肝重均有所下降,明显低于正常组,中药治疗组的肝细胞变性分级程度轻于模型组,虽然中药组肝组织HE染色肝细胞脂肪变性分级较西药组无显著性差异,但经过苏丹红染色的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大鼠肝脏油红染色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显著。结论:脂肝清冲剂能通过减少体重和肝重、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肝功能,降低肝脏的脂质沉积有效地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肝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解毒灌肠液对重症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运用解毒灌肠液 (大黄、赤芍、银花、枳实等 )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重症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 40例 ,并与单纯应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重症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变合并内毒素血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在综合疗效方面 P<0 .0 1 ,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 P<0 .0 5 ,降低内毒素方面 P<0 .0 5。提示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 ,通里攻下 ,活血化瘀作用 ,能够缓减临床症状 ,降低内毒素 ,改善肝功能 ,减少并发症 ,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薛泱洪主任医师治疗肝炎肝硬变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薛泱洪主任医师系1997年经陕西省卫生厅和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陕西省名老中医学术指导老师”之一,治疗肝病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肝炎肝硬变这一目前仍感棘手的顽疾,治疗独具特色。薛主任将肝硬变的治疗分为早中期与晚期两个阶段进行论治,每个阶段的治疗又强调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笔者有幸随薛泱洪主任医师学习,现将此经验介绍如下。 1早中期肝硬变治疗此阶段多系早期或中期肝硬变无明显的胸腹水及其它并发症。薛主任认为本病多因黄疸、胁痛迁延不愈、情志郁结、饮酒过多、饮食不节等,最终造成肝脾肾俱损,血瘀气…  相似文献   
8.
脂肝清冲剂治疗非酒精性慢性脂肪性肝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组方对非酒精性慢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脂肝清冲剂(黄芪、杜仲、山萸肉、当归、醋柴胡等)治疗非酒精性慢性脂肪性肝炎患者30例,并与应用西药凯西莱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P<0.05;改善肝功能、改善血脂方面P<0.01,B超检查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的改善P<0.05。结论:本方具有补肾健脾、疏肝消瘀、祛湿化痰作用,能够缓减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9.
黄保中(1932—),男,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从事中医临床近60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证思辨特点及诊疗  相似文献   
10.
马羽萍  黄小正  赵玲  罗改云 《陕西中医》2011,32(9):1118-1119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变疗效。方法:运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结合综合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变并与阿德福韦酯胶囊结合综合疗法组对照。结果:两组治疗在病毒复制指标方面P<0.01,两组在治疗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的改善方面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结合综合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的作用优于阿德福韦酯胶囊结合综合疗法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