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对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80例单胎初产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200例和对照组180例,研究组采用改良截石位方式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方式分娩,分别统计两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血栓栓塞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0.50%,对照组为2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轻度栓塞发生率为85.71%、中重度为14.29%,对照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轻度栓塞发生率为48.65%、中重度为51.35%,两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重度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截石位为降低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减轻血栓栓塞程度开辟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对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序贯法外周静脉留置术在产后出血患者抢救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5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序贯法组66例和传统法组59例,序贯法组采用序贯法外周静脉留置术,传统法组采用传统的留置针静脉穿刺法,2组患者均选择桡静脉作为穿刺部位,以第1次穿刺即可见回血为穿刺成功的观察指标,分别统计2组患者穿刺成功的例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序贯法组穿刺成功率为65.15%,传统法组穿刺成功率为33.90%,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序贯法可明显地提高产后出血患者静脉留置术的成功率,为抢救产后出血患者快速建立静脉留置通道开拓了一种新途径,对提高产后出血的治愈,挽救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林秋琼  黄宇松  杨雯 《现代护理》2007,13(20):1907-1908
目的探讨产妇体位干预对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8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16例和对照组492例,干预组按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体位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按常规护理,不作体位指导,统计2组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及病情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为9.30%,对照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为16.2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体位干预可明显地降低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及减轻病情程度,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对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80例单胎初产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200例和对照组180例,研究组采用改良截石位方式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方式分娩,分别统计两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血栓栓塞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0.50%,对照组为2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轻度栓塞发生率为85.71%、中重度为14.29%,对照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轻度栓塞发生率为48.65%、中重度为51.35%,两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重度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截石位为降低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减轻血栓栓塞程度开辟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对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高征产妇截石位分娩后双下肢不同放法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作用。方法:将93例采用传统截石位分娩的妊高征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于分娩后由截石位转变为平卧位时,先缓慢平放一侧下肢,3min后再放另一侧下肢,对照组则同时平放双下肢,分别观察记录两组产后双下肢平放前、后血压变化的情况以及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双下肢平放前、后血压下降的程度较小,对照组血压下降的程度较大,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6.25%,而对照组占22.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征产妇截石位分娩后,由截石位转变为平卧位时,采用下肢单腿缓慢平放法可使血压变化平稳,有效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产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该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对较严重新生儿黄疸如未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有可能发展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主要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从而严重影响新生儿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采用蓝光疗法加静脉输液输白蛋白,口服鲁米那、退黄中药等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舒适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及窒息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舒适组532例和对照组474例,舒适组按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舒适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只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窒息程度。结果:舒适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9.02%,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6.03%,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舒适组轻度窒息率为81.25%、中重度窒息率为18.75%;对照组分别为56.58%、43.4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分娩过程中舒适护理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减轻窒息程度。  相似文献   
10.
黄宇松  林凤若  许素莲  杨雯 《现代护理》2007,13(20):1902-1903
目的探讨序贯法外周静脉留置术在产后出血患者抢救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5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序贯法组66例和传统法组59例,序贯法组采用序贯法外周静脉留置术,传统法组采用传统的留置针静脉穿刺法,2组患者均选择桡静脉作为穿刺部位,以第1次穿刺即可见回血为穿刺成功的观察指标,分别统计2组患者穿刺成功的例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序贯法组穿刺成功率为65.15%,传统法组穿刺成功率为33.90%,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序贯法可明显地提高产后出血患者静脉留置术的成功率,为抢救产后出血患者快速建立静脉留置通道开拓了一种新途径,对提高产后出血的治愈,挽救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