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缺铁性贫血(IDA)约占全部贫血病例的70%,骨髓可染铁(简称可染铁)、铁粒幼红细胞(SB)、血清铁蛋白(SF)、铁剂治后的网织红细胞反应(RCR)等,对IDA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临床所见,以上指标有些问题尚需商榷,本文结合44例临床与实验室资料讨论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44例IDA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17~64岁,农民25例,工人17例,干部2例。致病原因钩虫病25例、功能性月经过多8例、子宫肌瘤4例、痔出  相似文献   
2.
疟疾在我国是限期要消灭的传染病,但是1966~1976年的十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灭疟工作近于停顿,不少接近消灭的地区,复又流行,新病例不断发生,对农民健康危害极大,本着要认真总结经验,有必要把我国过去药物防治方面的主要研究成就加以总结,以供今后工作的借鉴。为了便于总结,先简化以下名词。乙嘧指乙胺嘧啶;氯喹指氯化喹啉;佰喹指佰氨喹啉;周磺指周效磺胺;“防疟片1号”、“防疟片2号”、“防疟片3号”简称1号片,2号片、3号片。一、疟疾的预防服药五十年代,我国就开始采用“乙嘧”预防服药,黄氏等报告用本药50~100毫克,预防间日疟的完全抑制期为14~20天,据此,则应每2~3周服药一次直至整个流行季节。杨氏用本药50毫克每两周一次预防服药对控制间日疟、恶性疟作了观察,他选择某大队全部人口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灭虫宁、驱虫净各5片顿服治疗钩虫病(即二“5”法),我们发现该法钩虫卵阴转率低,因此在二“5”法基础上加用海群生5片(即三“5”法)顿服,证明疗效优良而且安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氯霉素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急、慢性再障病例数已相当可观,但引起纯红再障尚少,现报告一例如下。张××,女,19岁,住院号42045。因进行性皮肤粘膜苍白,心悸,乏力、纳减半年余,于82.1.30入院。 81年7月上旬,因畏寒、发热,不规则腹痛、解粘液脓血便每日十余次,拟诊急性菌痢、服氯霉素和土霉素各一天而“痊愈”。自此开始精神萎靡、苍白、乏力、头昏、心悸,纳减。不能参加农活。病后第一个月继发闭经。因症状加剧而于同年11月入地区×院,按缺铁性贫血治疗。经给予铁剂、VB_12,输血等历时40余天治疗.临床和血象无改善而出院,后转入我院求治。体检:发育欠佳,体形瘦小,头颅无畸形皮肤苍黄,粘膜苍白,巩膜不黄,无出血  相似文献   
5.
现将近3~4年来国内有关阿米巴肝脓肿方面的部分文献综合报道如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约有33.1~71%既往有肯定的何米巴痢疾史,而肝脓肿约为阿米巴痢疾患者的6.4~34.8%。本病可发生于患阿米巴痢疾后数年以至数十年之后。推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阿米巴痢疾的经过迁延隐伏,另一方面肝脓肿的形成也可十分隐伏,甚至在数十年后才发病,尤其在较广泛应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并发低血糖昏迷较少见,国内报告约16例,兹报告3例如下。例1 男,31岁,船工,1957年12月4日突发昏迷12小时就诊。入院前3个月感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消瘦。检查神智恍惚,消瘦,巩膜微黄。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聚合不能。肝脾皆肋下3指质硬,结节感不明显。腹隆起,有轻度移动性浊音。无病理反射。血、尿、粪检验正常,血小板6万,黄胆指数7单位,凡登白直接反应阳性,射浊10单位,血糖0~45毫克,糖耐量试验空腹31毫克,服糖以后分别为145、159、84、23毫克。尿三胆仅尿  相似文献   
7.
阿米巴肝脓肿(下称本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很不典型甚至“奇特”,不少病例经过迁延、穿破,并发症又多,从而极大地防碍了对本病的确诊,尤其在门诊及基层单位,由于医师缺乏对本病的完整知识从而误诊、误治十分常见,因此,认真总结基层、门诊,入院初期的误诊教训仍然是很有意义的课题。现就我们收集的46个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便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1978年1月至1985年6月共做骶麻92例,男性65例,女性27例,年龄4~72岁,其中3例发生利多卡因、地卡因毒性反应,占3.26%,经及时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幼红幼粒细胞性贫血,又谓骨髓病性贫血,其标志是除贫血外,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它可由骨髓纤维化或硬化、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结核、骨髓转移癌等引起,但骨髓转移癌是引起这种贫血最多见的原因,然而讨论骨髓转移癌致这一贫血的文献又不多见,临床上对这种贫血易并发DIC等一些问题尚未引起重视,现报告6例如下。临床概况与化验结果见表1、2。典型病例女,36岁,贫血、发热2个月,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