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可发生紫绀低氧血症早被人所知,1988年Eriksson等将肝硬化患者伴有肺内分流和肺内灌注障碍引起的低氧血症命名为功能性"肝肺综合征"[1].本文就23例肝肺综合征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26例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分析两者对患者临床病情程度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和对照组(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中、轻度患者(P〈0.05),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中、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凝血酶原时间变化存负相关,与纤维蛋白原存在正相关。结论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测对判断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及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海南海岛76例60岁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回顾性病因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消化性溃疡44例,占57.8%。胃癌9例,上11.」8%,食道静脉曲张7例,沾9.2%,慢性胃炎6例,占7.8%,急性胃粘膜商变占5.2%,肝癌胃转移1例,占1.3%。病涸未明5例。在消化性溃疡中以胃溃疡最多。对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除考虑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外,还要注意到消化性溃疡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贝络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9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贝络纳组 4 8例 ,饭前 15min口服 5mg·tid ,吗丁啉组 4 6例 ,饭前 15min口服 10mg,tid。疗程均为 2 8d。结果 :贝络纳组显效率 72 9% ,总有效率为 91 6% ,明显高于吗丁啉组。上腹胀、嗳气、早饱、上腹痛和纳差等症状的缓解率分别为 90 9%、83 3 %、87 8%、83 3 %和 88 8% ,均明显高于吗丁啉组。结论 :贝络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大肠息肉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大肠疾病占有重要位置。有关小儿大肠息肉的分析各地均有报道,有一定地区差异。海南省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气候。其生态环境也和大陆有观显差异。因而分析其小儿大肠息肉有其特殊意义。本文就海南132例小儿大肠息肉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海南地区小儿大肠息肉的发生部位、组织类型分布规规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例克罗恩病合并PS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患者因"反复腹痛便血12年,伴黄疸、发热6年,加重1年"入院.诊断为克罗恩病合并PSC.给予护肝、降黄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好转,出院继续上述治疗,3个月后随访,病情尚稳定.结论 克罗恩病合并PSC较少见,早期症状不明显,PSC会发展为肝衰竭且可并发胆管癌故患者应尽早行肿瘤标志物、肝脏和肠道影像学及肝穿刺检查.该病的疗效不佳,需要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消化系统受累并不少见,但报道不多。我院自1991年至93年收治的65例SIE病人中,29例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占总例数的44.6%。本文着重讨论SLE的消化系统表现。1·临床报道1·1诊断标准:全组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SLE诊断标准。1·2一般资料:65例SLE患者中,伴有消化系统症状29例。29例中女26例,男3例,年龄11~69岁。其中以18~35岁多见。1·3消化系统症状:1.3.l食欲不振:26例.占4O%。在早中晚期均可出现,为S…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5-LOX、PPARγ和NF-kB P65在UC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UC内镜活检标本和26例正常对照组织中5-LOX、PPARγ和NF-kB P65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织5-LOX、NF-κB P65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P<0.05);PPARγ在UC组织表达低于正常对照(P<0.05)。5-LOX、NF-kB P65表达与病理分级相关;PPARγ表达与病理分级负相关。5-LOX与NF-kB P65表达正相关,5-LOX、NF-kB P65与PPARγ蛋白表达负相关。结论:5-LOX可能通过作用于PPARγ-NF-κB p65信号通路影响UC炎症的发生发展,在UC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消化道血管瘤(肝血管瘤也属于消化道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对分析我院收治一例(特殊小肠血管瘤)及1989-2010年国内外报道的小肠血管瘤的发病部位、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小肠血管瘤以空肠段、回肠段受累多见,多部位受累次之。病理多为海绵状血管瘤,其次为毛细血管瘤,而混合型血管瘤及淋巴血管混合瘤较少见。临床表现大部分表现为反复解黑便、贫血,而肠套叠、失血性休克、肠梗阻较少见。内科确诊较困难。基本上都为手术治疗中确诊且需要手术治疗。结论消化道(小肠)血管瘤好发于回肠及空肠,且以多发性常见。本病以无痛性反复解黑便为主要特点。术前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病灶为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