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代医家对“酒客病”的认识,有“酒客病”“酒客病中风”“酒家病”“酒家病中风”等:“酒客病”指“偶尔过饮而病”,其症状似太阳中风证,不可误服桂枝汤;“酒客病中风”即过饮之人病太阳中风,其治暂不宜用桂枝汤,而后可予甘药随证调治;“酒家病”为平素饮酒所生病,多为湿热内蕴而致气血营卫失调,不宜用甘药,但若酒病伤中,当需变通运用甘药调中;“酒家病中风”为平素饮酒之人病太阳中风,当随证治之,有时并不禁用桂枝汤。“客”有自外而至,或不久居之意,“家”的意思为寄身之所,“酒家”可译为平素饮酒而生病之人,“酒客”可解释为饮酒不加节制,酒后失于调护,发为“酒客病”。因此,“酒客病”为“偶尔过饮而病”之意。  相似文献   
2.
叶天士辨病疗疾注重气味理论,用药精简效宏。通过研读叶天士著述,探寻叶天士对于气味理论治病的思想认识。指出叶天士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理念,用药当参天地四时生气的变迁;依于阴阳偏离致病理论,指出攻病必藉药气之偏,以转偏就和,并谨仿昔贤制方理法,认为阳伤取药之气,阴伤取药之味;阐释《黄帝内经》药用气味配伍之意,指出药用气味遵循五行生克之理,攻病克制取药以偏胜,补虚益体须气味相生等。把握叶天士药用气味理论治病思想,方可更好地研读和理解叶天士医案原意。  相似文献   
3.
叶天士辨治温病时注重对淡味配伍的运用.通过全面梳理叶天士著述对淡味的阐述,揭示淡味治疗温病的作用机制,认为淡味不仅渗利湿邪,广泛运用于温病中挟有湿邪的治疗;而且淡味具有通泄气机的作用,从而治疗上焦邪郁气闭者.总结淡味配伍在温病治疗中的具体运用:轻清淡渗宣气、淡渗佐以苦温、淡渗佐以微辛以及芳香淡渗利湿等配伍规律.并揭示运用淡味配伍辨治温病规律,所论主病多在上焦、具体配伍辨别卫气营血层次、体虚挟邪活用轻淡、重视流动气机等.  相似文献   
4.
《灵枢》原文记载的膏人、脂人、肉人"三形人"分类对中医体质分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灵枢》原文及其重要注本明确《灵枢》原文所载分类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人体小腿部位的解剖学特异性、小腿部位生理代谢的特异性、下肢肌肉脂肪量与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3个方面探索该种分类方法之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逍遥舒坤汤对SPID大鼠模型盆腔形态学及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将8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模型组、用药低、中、高浓度组各20只。除空白组,其余各组大鼠在前期施加疲劳+饥饿诱因的基础上,借助无创经阴上行感染法建立SPID大鼠模型,其中用药组分别予逍遥舒坤汤不同浓度灌胃,模型组则予等量饮用水灌胃,观察比较各组大鼠盆腔结缔组织形态学及病理学变化。结果较模型组,用药后各组大鼠的盆腔结缔组织粘连、增生及积液等大体形态均得到显著改善;各用药组盆腔结缔组织均较模型组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间质细胞及腺体数目增加,组织分界趋于清晰,组织趋向正常;用药后各组大鼠盆腔粘连积分及镜下炎症积分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用药高剂量组对盆腔结缔组织的大体形态及病理形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低、中剂量组。结论逍遥舒坤汤可从盆腔结缔组织形态学及病理学方面治疗SPID,改善组织的炎性浸润状态。  相似文献   
6.
芍药为张仲景所撰写《伤寒杂病论》中重要药物。然而自古至今,对张仲景所用经方中芍药之赤、白所属存在争论,对理解与运用相关经方造成困惑。从芍药药物文献角度进行分析,张仲景时代芍药尚无赤白之分,属当今之赤芍。芍药因野生、栽培或生长环境等不同,在一般功效的基础上,稍有“白补赤泻”之别,尤其推崇“色白多脂肉”者,此为后世注重白芍的重要原因。但古代芍药之白、赤区分,与近代以来因加工炮制鉴别的方法不同,从本质来说,古人所注重之白芍仍属当今赤芍的范畴。故根据张仲景原义,结合芍药加工炮制的演化,指出运用仲景经方时,若病证性质不虚者,均主以运用赤芍;其不耐赤芍开泄者则用白芍;若强调补益阴血作用者,宜用白芍。  相似文献   
7.
叶天士谨遵经旨,谙熟经方,提出"元气有伤当与甘药"理论,此理论实渊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炙甘草汤、小建中汤、麦门冬汤等方是该理论在临床的具体运用。叶天士所论"元气有伤"主要包括气阴两伤,尤其是肝肾阴涸、肺胃津亏和阴阳内损、营卫俱虚而失和者。治疗方法具体为固护阴液,甘寒除热,效法炙甘草汤;调和阴阳,补益营卫,推崇黄芪建中汤法;补养胃阴,培土生金,治仿麦门冬汤。阐释叶天士"元气有伤当与甘药"理论,可深入理解《黄帝内经》经义,并为拓展运用仲景经方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五苓散所主之证既非脱水,也不仅是下焦膀胱蓄水和单纯的胃脘停饮。五苓散的适应证涉及胃肠之"游溢精气"功能、脾的升清布散水津功能、肺的输布肃降功能以及三焦水道的通调功能。五苓散可健运中焦、助脾散精、促进肺的布散,使津液得以濡润;并通利三焦水道,排出停滞废水,使其能够下输于膀胱。故五苓散对整个水液代谢过程具有促进与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系统论、系统论思想与健康管理、中医健康管理的内涵,发现健康管理和中医健康管理契合于系统论思想.而当前诸多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并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宗旨,故试就以系统论方法探讨构建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中医健康管理体系综合服务平台,从民众积极参与和监督、健康影响因素综合治理、医疗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健康信息系统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下肢脂肪量对膏人、脂人、肉人的辅助判别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纳入样本进行统计学研究,以下肢脂肪量作为基本研究指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约登指数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计算各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采用右侧下肢脂肪量辅助诊断脂人、膏人、肉人的界值分别是2.05,2.25和3.05,据此将右侧下肢脂肪量分为由小到大的4个区间,分别对应脂人、众人、膏人、肉人。采用该方法诊断膏人、脂人、肉人的灵敏度均在67%以上,特异性均在74%以上,诊断效率在72%以上;确诊率从37.4%提高到83.1%。结论:采用下肢脂肪量辅助诊断"膏脂肉人"与望诊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以较好地对难以得出定性诊断结果的人群实现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