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眼科学   2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o evaluate the inhibiting effect of Homoharringtonine (HHT) on the corneal haze after excimer las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 in rabbits. 18 healthy rabbits which underwent PRK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 B and C). The refractive degree of ablation was - 10.0DS in each group. Group A was locally treated with a piece of filter paper soaked with 1 mg/ mL HHT for 5 min, and then the entire cornea was repeatedly irrigated with balance solution; Group B was dropped with 0.1 mg/mL HHT after PRK for 3 months; Group C was the control group, Corneal haze, histopathology, response, ect.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rneal haze was significantly less in group A, whi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 was insignificant. Keratocytes and fibrocytes in corneal stroma were more active up to 3 months in group B and group C, Intraoperative use of topical HHT can reduce corneal haze after PRK in rabbits.  相似文献   
2.
1977年以来,我们采用板层角巩膜移植治疗5例烧伤所致的睑球粘连及假性翼状胬肉,术后随访7月~1年,3例移植片透明愈着,视力提高;4例舅状胬肉及粘连无复发,1例失败。初步感到本术无论对防止翼状胬肉及粘连复发,或对提高视力都较之一般所用的粘连分离及粘膜移植手术优越。  相似文献   
3.
髓上皮瘤是一种发生于睫状体无色素上皮的先天性肿瘤。此瘤临床上较少见,早期难与视网膜母细胞瘤鉴别。我院在1956~1976年内经组织病理证实的住院肿瘤病人中,有睫状体髓上皮瘤2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潜伏期短、发病急,传染性强的传染病,近20年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现巳证实肠道病毒70型和阿萨奇A24型变异株是其主要病原。70年代初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巳传播到我国,曾多次在我国引起流行,但主要病原为肠道病毒70型(EV70)。l988年我国又发生大流行,我们作了病原学研究,证实为柯萨奇A24型变异株(CA24V)引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我院对213例(418眼)近视眼行PRK术(切削直径为6mm)后追踪半年以上,其中轻度近视75眼、中度近视137眼、高度近视206眼。病人于术前、术后1月、3月、6月应用进口Goldmann压平眼压计分别于角膜中央及颞侧周边(术后为颞侧非手术区)测量眼压,结果发现轻、中度近视眼组各阶段两区域测量眼压值基本相同;高度近视术后三阶段手术区眼压测量值(mmHg)分别为14.07±3.42、15.22±2.94、14.94±2.76,非手术区测量值分别为15.55±3.67、15.67±2.13、15.12±3.03,手术区似乎稍低,但统计学显示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这与国外报道的中、高度近视PRK术后手术区眼压测量值低于非手术区2~3mmHg的结论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诺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991年4月~12月,我科应用0.3%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33例,细菌性角膜炎30例,同时用0.25%氯霉素滴眼液设置对照组,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32例,细菌性角膜炎30例。治疗组两种疾病的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诺氟沙星滴眼液还在抗菌谱、细菌敏感率、最低抑菌浓度、细菌转阴率等方面也优于现用的氯霉素眼药水,且副作用少,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张明昌)(魏厚仁)(麦才铿)(凡郑军)(曾水清)(胡义珍)(胡燕华)IntraoperativeUseofMitomycininTrabeculectomyZHANGMingchang;WEIHouren;MAICaikeng;FANZhengju...  相似文献   
9.
应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眼科邀请,德国波恩大学眼科研究所Hockwin教授及日本金沢医科大学高桥信夫教授于1995年5月21~24日来汉访问.他们参观了同济医大及协和医院眼科病房、实验室.进行了学术讲座,Hockwin教授主讲“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他强调老年性白内障是多种病理因素的结果.并说紫外线对人类晶体的危害不容忽视.他介绍了国外采用眼前段摄影分析装置,三维空间图像可获得立体成像感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近视眼的杯盘比值与一般人的差异,本文观察了725例正常眼者及234例近视患者的视盘形态,发现正常眼杯盘比(横)≥0.6者为3.6%,杯盘比(竖)≥0.6者为3.1%,竖>横者为2.5%,两眼差>0.1者(横)(竖)分别为2.3%及2.0%,男性杯盘比值≥0.6眼数之比率大于女性,未发现大凹陷有随年龄增高而有规律地增加的现象。根据对檐盘比(即视盘边檐宽度与视盘直径之比值)的统计提出是否可将上下方的檐盘比也作为认识青光眼杯的指标之一,而以<0.2作为筛选标准。比较近视眼者与正常人有关杯盘比之数值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