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组胺球蛋白(Histaglobine)治疗慢性荨麻疹、湿疹等,迄今国内外仅见零散报道,应用不广,由于临床上查明致敏源常有困难,投予抗组胺药等,仅对部分病人有效。因此针对发病机理,探讨有效药物十分必要。本文治疗78例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一、药物组成、适应证及禁忌证 本剂主要成分:(一)丙种球蛋白12毫克;(二)盐酸组织胺的含量,因各国使用剂量不一致。本文选了两组;A组每支含0.15微克;B组含0.15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门诊及住院病人200例,随机分对照组(Ⅰ组)50例、阿司匹林(Ⅱ组)50例、辛伐他丁组(Ⅲ组)50例、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Ⅳ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平喘、抗炎治疗,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外加用100mg qd治疗,辛伐他丁组常规治疗外加用40mg qn治疗,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外加用辛伐他丁40mg qd、阿司匹林100mg qd,同时对照组加用安慰剂。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疗程2月)肺功能(FEV1、FEVI/FVC%)、肺动脉收缩压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情况。结论辛伐他丁组及辛伐他丁联合阿司匹林组治疗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使用相比,联合应用对改善肺动脉高压更明显;二组肺功能下降较对照组更缓慢(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的肝硬化患者在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形式与引发病情的感染因素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为防止乙肝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所医治的11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将其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者78例,对于肝硬化患者在医院感染的临床护理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对照分析,观察。结果 11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有40例是在医院中发生感染的,感染率达到33.91%。非感染为78例。其中,在感染组中,有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0%,在非感染组中,有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56%,两组进行对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感染的乙肝肝炎患者的病死率高于非感染的患者,所以我们要针对医院感染分析有效的解决策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老年男性外阴部皮肤病调查和病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男性外阴部罹患皮肤性病的病种,文献未见报道。为弄清其患病率及病种,我们作了些调查。兹将我们资料简要介绍。资料来源及调查方法普查老年皮肤病时,把男性外阴区疾患单列,择定其耻部、阴茎、阴囊、腹股沟、肛周、臀缝及尾部等为观察区。1986年6月~1989年5月普查我科住院病人并随机检查门诊病人各200例,发现162人该区患病。登记干部体检的普查数及所发现的病例,普查至968人时,已积累病人238例,共计检查1368人,检出病人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品保鲜袋用于男性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72例小便不能自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次性尿套外接尿袋组86例及保鲜袋组86例。观察泌尿系感染、阴茎皮肤水肿、尿液外漏、皮肤湿疹、家属满意度、护理效果6个方面的情况。结果:保鲜袋组接尿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尿套外接尿袋组。结论:保鲜袋接尿法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节省人力、物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方便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